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蜀蘋婆
西蜀蘋婆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西蜀蘋婆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錦葵目

科:梧桐科

屬:蘋婆屬

分布區域:貴州、四川南部,錫金,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


西蜀蘋婆,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色;嫩枝略被短柔毛,葉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23厘米,寬2.5—7.5厘米。 [1]

目錄

形態特徵

頂端鈍狀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幼時略有毛,後全脫淨;側脈9—10對,在近葉緣處不明顯連結;葉柄長2.5—3.5厘米,兩端均膨大;托 葉鑽狀,略被毛,早落。花排成總狀花序,稀為有數個短分枝的圓錐花序,腋生,長5—7厘米,遠比葉短,具少數花,被稀疏的星狀短柔毛;花梗柔弱,長5—8毫米;花紅色;萼鐘形,5深裂幾至基部,長7毫米,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5毫米,向外張開,遠比萼簡長,外面 被稀疏的短柔毛;雄花的雄蕊柄彎曲,無毛;兩性花的子房圓球形,密被微柔毛。蓇葖果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約7厘米,頂端有喙 ,外面密被紅色的粗糙短毛,每果內有種子4—8個。種子卵圓形,黑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2000米的山坡密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西雙版納。 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南部等地。

主要價值

【來 源】:為梧桐科植物西蜀蘋婆的樹皮。
【功 效】:強腰接骨。
【主 治】:治骨折。
【性味歸經】:甘,平。入腎、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 12一18克,水煎服。
【拉丁名】:Sterculia lanceaetolia Roxb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藥化學成分】:樹皮含有羽扇酮、B一谷甾醇、蘋婆甙(Ster-culoside)。


參考來源

  1. 西蜀蘋婆概述(附圖),植物通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