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謝導秀

謝導秀
謝導秀
英文名 Mian Guo
出生 1940年2月
廣東梅縣
國籍 中國
籍貫 廣東梅縣
職業 當代古琴大師、嶺南派第八代傳人
知名作品 專輯《絕》
《古琴夢》
演奏《碧澗流泉》
《水東遊》
《神化引》等。

(1940年2月25日–2019年02月20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周溪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古琴藝術傳承人。嶺南古琴藝術的當代大師、嶺南派第八代傳人。曾任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州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廣州市海珠區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廣東古琴研究會會長、星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客座教師。謝導秀病逝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享年79歲[1]

目錄

人物簡歷

謝導秀,1940年2月25日,出生於廣東省梅縣周溪村。嶺南古琴藝術的當代大師、嶺南派第八代傳人。現為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州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廣州市海珠區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廣東古琴研究會會長、星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客座教師。

謝導秀自幼受客家文化的影響,特別喜愛客家山歌、鬧八音等民間音樂形式,五歲就能敲打客家鑼鼓點套路。1953年8月2日,他隨父母遷居廣州,入讀廣州市第十七中學,後又學習二胡、揚琴、笛子等民族樂器,是當時學校民族樂隊的主力。

1960年8月,他考入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即現今的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著名嶺南古琴一代宗師楊新倫,開始了後來數十年的古琴藝術生涯。1960年10月,他與黃金城合作的琴簫合奏《關山月》首次登上廣東電視台直播,並多次參加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舉辦的古琴音樂欣賞會演出。他與楊新倫先生、關慶耀同學師生三人齊奏《漁樵問答》參加了首屆羊城音樂花會和廣州音專民族音樂會演出。   

1963年,謝導秀從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畢業後,旋即以繼承和發展嶺南派古琴藝術作為畢生奮鬥的事業,立意將本門琴藝日益發揚光大。因此早在1975年,謝導秀便與其師楊新倫共同着手對嶺南琴曲《古崗遺譜》進行重新整理與記錄,並將之編印成冊,以便推廣流傳。

1980年12月,在廣東省音協的支持下,他與楊新倫莫尚德一道成立了廣東古琴研究會,謝導秀擔任該會秘書長,進行實際的古琴藝術推廣工作,如組織定期雅集,交流琴藝心得。八十年代中末期,又有伍翠群、陳磊、陳瑞明加入古琴學習的行列,到後來先後有一百多人學習嶺南古琴,有些還專程從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遠道而來。古琴學生高欲生、伍翠群、謝東笑、李潔婷、林敏君等均在全國古琴比賽中獲獎。二十多年來,他多次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舉辦古琴音樂會,為承傳和弘揚古琴作出了實際的貢獻[2]。  

自廣東古琴研究會成立後,謝導秀帶着他的古琴(「中和」、「谷響」等)踏遍大江南北,藉着不斷的演奏機會傳播嶺南琴藝。他曾多次接受廣東電視台、廣州電視台、江蘇無錫市電視台等媒體採訪,並在「名家談名曲」 專欄中介紹嶺南琴曲。

1983年5月,他赴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古琴打譜會,在會上演奏嶺南代表性曲目《碧澗流泉》向中央首長匯報,中國中央電台作實況錄音並在調頻台作全球性播出。

1990年,楊新倫謝世,廣東古琴研究會會長的重責大任自此落在謝導秀肩上。為使嶺南派古琴後繼有人,謝導秀極其重視後進的培養,其自家所設琴壇的門生中,有七旬老者,亦有九歲童稚;有來自中國境內各藝術院校學生或專業文藝團體演奏員,更有遠自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慕名而來的習琴者數十人。

1993年12月,為紀念嶺南派古琴宗師楊新倫95周年誕辰,特別在廣東省群眾藝術館舉辦「謝導秀師生古琴音樂會」,在廣東琴壇掀起了強烈迴響,獲得空前的成功。

1994年10月19曰,謝導秀應邀與西安琴家李明忠、香港琴家唐健垣三人在香港大會堂舉行「高山流水古琴吟」音樂會,席間他演奏了《碧澗流泉》、《神化引》、《鷗鷺忘機》、《烏夜啼》等琴曲,博得佳評如潮,盛況空前的音樂會使得香港各大報刊紛紛發表專刊與評論性文章,蔚為一時熱門話題。為使更多人能接觸到古琴那優美的音韻,謝導秀還相繼在海內外前後共出版有五張古琴音樂專輯。   

藝術成就

謝導秀1963年畢業於廣州音專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嶺南派琴家楊新倫,繼承了嶺南派爽朗、明快、剛健的演奏風格。謝氏多年來致力於教學和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跟隨著名嶺南古琴一代宗師楊新倫先生積極推動廣東的古琴藝術研究。

謝導秀作為嶺南派第八代傳人,一直以繼承和發展嶺南派古琴藝術,立意將嶺南派琴藝發揚光大。1975年,與其師楊新倫先生共同着手整理了南宋皇室遺留在新會縣的琴譜《古崗遺譜》,並編印成冊。以便推廣流傳,並為《雙鶴聽泉》《神化引》打譜。憑藉幾十年對嶺南古琴藝術的追求與熱愛,通過對琴譜琴曲和琴式琴名的收集整理與研究、表演展示及對外交流,培養出的新一代嶺南古琴愛好者,其中像陳磊、謝東笑等新一代的門徒已能獨當一面。謝導秀多次帶領徒弟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舉辦古琴音樂會,為傳承和弘揚古琴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通過幾十年來在琴壇上的藝術實踐,謝導秀的琴藝漸臻化境,不但技巧純熟,更將嶺南派剛健、爽朗、明快的特點由其專業的演繹中得到充分體現。

在致力於古琴的教學之餘,謝導秀還很重視嶺南古琴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帶領學生舉辦古琴專場音樂會,讓更多的人關注古琴藝術;堅持每月組織一次古琴雅集,為有興趣學習古琴的人提供一個集體交流的平台;每年清明時節組織琴人登山拜祭嶺南琴派一代宗師楊新倫,風雨不改從未間斷;在大佛寺開設了古琴興趣班。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琴素為中華文人修身之器,但也因其音高古而鮮有知音。90年代初期,有一種說法是全世界會彈古琴的人不到兩千,而那時受教於謝導秀的嶺南弟子已經有近百人了。除了精研古琴專業外,謝導秀還通曉古箏、二胡、簫、嗩吶、笛子、葫蘆絲等多種民族樂器。1994年10月應香港市政局邀請,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獨奏音樂會。

視頻

琳碧閣古琴集--《神化引》謝導秀

參考資料

  1. 中囯新聞網. 國家級非遺嶺南古琴藝術傳承人謝導秀2月20日病逝. 2019.02.25   [2024.02.27 ]. 
  2. 囯琴網. 謝導秀.   [2024-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