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賴少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賴少其 (著名版畫 藝術家)
安徽美術家協會主席
出生 1915年
廣東普寧
國籍 中國
別名 齋號,木石齋
職業 版畫;國畫;書法藝術
知名於 新徽派版畫的主要創始人,有"藝壇聖哲"之稱,在日本被稱為"中國畫伯"。
知名作品 《王個簃和他的畫》
編譯《創作版畫雕刻法》


賴少其(1915年-2000年),廣東普寧市人,齋號,木石齋。他獨創的"以白壓黑"技法,成為新徽派版畫的主要創始人。解放後,歷任華東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板畫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美術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等。賴少其先生是傑出的革命文藝戰士,更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他長期兼任省美協、省書協主席,並為歷屆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協和書協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1996年被授予魯迅版畫獎

目錄

1個人履歷

2人物生平

3大家評論

4藝術創造

個人履歷

  • 賴少其 ,籍貫廣東普寧,中國當代畫壇領袖之一,有"藝壇聖哲"之稱,在日本被稱為"中國畫伯"。
  • 1915年生於廣東省普寧縣下市鄉(今普寧市池尾街道辦華市村)。
  • 賴少其1932年考入廣州市市立美術學校西畫系,1934年起致力於木刻創作。193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專科學校。
  • 1937年在廣東、廣西舉辦巡迴抗日木刻漫畫展覽
  • 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並被選為"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理事。
  • 1938年-39年任廣西桂林《工作與學 習》、《漫畫與木刻》抗戰刊物的編輯兼發行人。曾被魯迅譽為"最有戰鬥力的青年木刻家"。
  • 1939年10月參加新四軍,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捕,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在獄中堅貞不屈、頑強鬥爭,後越獄回到蘇北解放區。
  • 1942年-1948年先後歷任《蘇中報》副刊編輯、新四軍一師宣傳部文藝科長、四縱隊二十九團政治處副主任、四縱隊宣 傳部副部長、八縱隊宣傳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因創建"立功運動",被評為"幹部一等功臣"。
  • 1949年入華東大學,後在安徽省文聯賴少其創作室從事書畫創作。
  • 1949年7月,賴少其先生參加第一屆全國文 代會,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第一副團長,同年作為代表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為三野代表團秘書長。
  • 1949年10月後,歷任南京軍管會文藝處處長、中共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南京市文聯主席。
  • 1952年後,任中共華東局文委委員、華東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美協副主席、兼上海中國畫院 籌委會主任。
  • 1959年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
  • 1963年被選為安徽省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4月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 1986年調回廣州,在其"木石齋"專事書畫創作。增補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後續任第七屆委員。
  • 1987年10月被選為廣州市美協名譽主席,並任廣東畫院藝術顧問。
  • 1995年,賴少其率先將他創作的一批作品捐贈給籌建中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藝術博物院特設"賴少其藝術館"分期陳列其捐贈作品。

賴少其先生是傑出的革命文藝戰士,更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他長期兼任省美協、省書協主席,並為歷屆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 協和書協常務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杭州西泠印社會員。 在晚年重病期間,賴少其仍頑強地與疾病作抗爭,堅持寫字作畫,為藝術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人物生平

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參加魯迅倡導的木刻運動,是現代版畫研究會主要負責人之一。1934年為"現代版畫研究會"主要成員,編譯中國新興木刻史上第一個介紹版畫技法的書籍《創作版畫雕刻法》(上海形象出版社出版),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193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1938年1月,在武漢被選為"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理事,任桂林《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刊物編輯兼發行人,1939年10月,在皖南參加新四軍,1941年"皖南事變"中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10月,與邵宇從上饒 集中營越獄1943年1月,與曾菲在蘇中解放區結婚。曾任新四軍第一師政治部科長、第三野戰軍縱隊宣傳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南京市文聯主席,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教授,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省文聯主席、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中國美協常務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6年,年逾古稀的賴少其重回嶺南,定居廣州。對於這位1915年出生於廣東普寧農村的藝術家來說,從少年時在廣州從事新興木刻運動,投身民主解放、民族獨立革命,到建國前長期戎馬關山、顛沛流離、迴旋戰鬥於烈火硝煙,再到解放後亦官亦藝的9年徜徉海上、26年迷情黃山的漫漫人生之路,這一次的回歸故里,似乎又是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套人生故事,似乎宿命的圓圈將要鎖定這位清疏俊朗、同時又大病纏身的老人……儘管故鄉廣東的黨政領導人和美術界給予了賴少其以崇高的禮遇與照拂,儘管南國的溫暖和濕潤對老人的身體殊多裨益,儘管嶺南的"二高一陳"謝世後尚有關山月、黎雄才雙星照耀,但這一畫派較之清末和民國時的鼎盛早已風光不再……如此晚境,對於視繪事如生命的賴少其,難言必善。親朋好友中已有人隱隱擔憂,甚至預言賴少其將會在南國繽紛的木棉樹下,在喧鬧和嘈雜的包圍中,走完荒涼寂寞的人生逆旅。再加上當時社會上傳言,長期生活和工作在安徽的賴少其早已將江淮大地視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和第二故鄉,非常願意終老於彼。這裡有賴少其作於1991年的《黃山之夢》可為佐證。畫中題寫道,"老夫歸故里,日日夢黃山。夢中寫來苦,筆筆汗濕衫。"魂牽夢縈,其苦何堪。安徽對於賴少其已經不是故鄉勝似故鄉!然而當時身居安徽省政協副主席之位的賴少其連擴大一點自己畫室的願望也無法解決。一生大節錚錚、磊落大氣的賴少其雖然不會張揚計較這些瑣屑細末,但是也不難猜想,賴少其間或在咀嚼內心的悲喜時,一定不免有些失落的滋味。這一切都使賴少其的葉落歸根多少帶有一絲無可奈何的悲涼色彩。

大家評論

賴少其作品 原圖鏈接[1]

沈鵬

在賴少其身上,詩人的氣質與戰士氣質融洽無間,除了從全部經歷找出最有力的佐證,作品本身同樣顛撲不破。賴少其的大部分作品,不論採取何種構圖、筆法,發而為詩,真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且舉一首一九八0年五月登蓮花峰觀皖南事變故戰場寫的《憑弔》,詩人縱觀歷史,豪情激越,譜出一位親歷事變的勇士之歌:

一聲長嘯,寶刀出鞘,

一刀二刀,砍得崖裂峰轉瀑瀉山搖,

站在蓮花峰上,

遙瞰白雲滾滾,

蒼茫處,猶聞戰馬咆哮。

最可嘆,指揮失誤,

九千健兒誤入敵陣,此恨難消。

千古事,勝與敗,何必牢騷!

白髮蕭蕭,戰袍未銹,

站在雲霧上,

腳下群山俯伏,

耳聽萬松濤。

唐雲

少其先生的字,遠承黌寶子,黌龍顏,近法揚州八家裡的金冬心,方筆如削撥蒼穩的感覺,聯在一起,則有濃厚的簡札和石刻的味道,金石韻味十足。 所謂"文如其人"、"畫如其人",凡同少其先生有過交往的人都說,他的為人正如他的詩、書、畫一樣:天真、耿直、豪放。他對現實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對朋友肝膽相照,急公好義。特別是經歷了十年浩劫,許多畫家都深有體會地說:"疾風如勁草,老賴是個品格高尚的人!"他不喝酒,也不抽煙,平生嗜好的是:詩書畫。每逢談到最高興的問題,總是滔滔不絕,奔放的激情不可遏止。這,正是一個詩人兼畫家特有的氣質。

詩、書、畫之外,他還以木刻和書法功底入印。所刻白文印章很有漢印味道。被人譽之為"四絕"。他還頗富收藏,精鑑別,金冬心的書畫、陳老蓮的花卉,垢道人的冊頁等等,都是他的家藏之珍。

為了追求理想,少其先生堅持學習,數十年如一日,從不懈怠。六十五歲高齡,依舊豪情滿懷地背着畫囊,駕繚繞白雲,跨萬丈深谷,繼續勇攀黃山天梯。

師松齡

以"一木一石"的精神自勉,是賴少其先生用他近七十年的藝術生涯給我們後代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以"一木一石"的精神勵新志,繼承中國版畫傳統和創新的精神並在創作中賦予時代性的特色,深化民族審美觀的認識,必將會使"新徽派版畫藝術"更進一步地發揚光大。

趙朴初

少其是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的開創者之一。三十年代初,魯迅在上海積極倡導木刻藝術,他曾和李樺等人在廣州創立了"現代版畫研究會",創作了大量的木刻作品,魯迅先生曾將他們的作品介紹到日本發表,並譽之為"最有戰鬥力的青年木刻家"。當祖國民族處於危難之際,少其毅然攜筆從戎,投身於民族解放戰爭之中。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組織了一批中青年畫家,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創作了一批謳歌祖國建設的大型套色版畫,形成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藝術風格的"新徽派"。

謝稚柳

賴少其作品 原圖鏈接[2]

書法家、畫家、版畫家賴少其,幾十年來,一直是忙裡偷閒地度着他的藝術生涯。他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他的信仰與愛好。數十年來"鍥而不捨",他的藝術成就正是"求則得之"的。

賴少其的版畫,在技巧、風格上顯示了它的獨特性。他曾經刻過如六尺那樣大的版畫,這令人感到驚奇,單是這樣大,從版畫史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有幅版畫寫的是"淮北變江南",包含着富有意義的風景畫,它強烈地接近着中國繪畫的鋪陳結體,而在色調方面也結合了中國繪畫的着色法與色彩的運用,可以說是結合中國繪畫的形式,開創了版畫史上前所未有的面目。因此,它給人的藝術感受,是富有現實意義而帶有中國繪畫氣氛的別開生面的新穎風調。

周而復

早在三十年代,我就知道青年木刻家賴少其,他的作品為魯迅所賞識,並且諄諄對他教導:在版畫創作上怎麼繼承民族民間的優秀傳統,運用人民喜聞樂見的畫法,融合歐洲的新法,創作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版畫,要他"多看和練習"。魯迅對他寄予深切的希望。

上海解放,我第一次見到賴少其同志,給我的印象,是一位樸實敦厚的勤奮的版畫藝術家,他熱愛藝術,追求藝術。有一次,少其把他收藏的名畫一幅幅打開給我看,有陳老蓮金冬心程邃鄭板橋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他一往情深地向我介紹他臨的程邃山水冊頁,心情激動地指着畫冊上他所寫的題字給我看:"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為師也。"從這簡單的題字里,可以看出他對這位明末清初新安畫派著名畫家和篆刻家垢道人的傾倒的心情。他如醉如痴地精心臨摹了他所能找到的程邃山水真跡。我欣賞他的臨摹畫幅,如果事先不說明,的確"可以亂真"。他臨摹唐寅《匡廬三峽圖》,就花了三四個月之久的時間。我看到他的兩幅版畫作品,一是《淮海戰歌》,一是《金色的秋天》,基本上運用中國繪畫的鋪陳結體,吸收了中國繪畫傳統的表現方法,那畫面又充滿了時代的氣息,為版畫開闊了新的途徑。

范曾 我們要欣賞賴少其先生的畫,首先就得弄清楚從倪雲林到程邃、到黃賓虹這一條一肪相承的淵源關係。

我對文人畫可能有些天生的偏愛,可是我所指的文人畫決不是那些畫於南窗下不食人間煙火味的騷人剩墨。我喜歡境界高遠,氣質華美、韻味深邃的充滿詩情的作品。這樣的山水畫,為我們的心靈展開了另一個廣闊的天地。山水畫越帶有理想主義,就越能透露東方藝術的靈魂。在現代中國山水畫的畫壇上,賴少其先生我以為是在追求這一點的。

邵宇

賴少其畫室「木石齋」還原展示 原圖鏈接[3]

在長期的金戈鐵馬、炮火硝煙的戰爭生活中,煉就了賴少其一付戰士錚錚鐵骨;因而他的畫作,充滿了激盪的豪情,對祖國的土地山川,對生息勤奮、勞作其間的人民,是如此摯誠的熱愛着,從他筆下的松濤、雲雨、瀑瀉中,聽到了作者熱烈呼跳的心聲。

他在學習傳統上,是很下一番功夫的。程邃的"乾裂秋風,潤含春雨"情趣,戴本孝的取法《枯淡》的蒼勁的特色,都被他溶於一爐,創造了既純厚穩健工緞,又灑脫奔放暢朗的繪畫風格。

他的書法,行書學王羲之《蘭亭》,隸書遠承黌寶子黌龍顏,近法楊州八怪金冬心,方筆如削,峭拔蒼勁,具有濃厚的簡扎與石刻韻味。登泰山後,榜書學北齊經石峪,由方轉圓。

因為他早年從事木刻,所以他的治印也很獨到,刻刀鍥處,朴若漢印,勁如松柏,頑石可為嘆服。

他也是詩人,特別是他的題畫詩,意濃、情美、境深,詩中有畫、蘊涵樂律與生機,我們觀其新出版《自書詩》可知。

他把詩、書、畫、印溶為一體,得心應手的盡情謳歌他所鍾愛的祖國、人民和可愛的應愛的一切。

儘管如此,他對藝術創作的技藝,仍在執意探求;他以七十歲的高齡,依舊豪情滿懷的背着畫囊,駕繚繞白雲,跨萬丈深谷,繼續與黃山為伍,而攀天梯如故。

梅墨生

縱觀賴少其的生平與藝術道路,恰恰是一個從革命戰士、軍人而變為文藝領導者、學者、藝術家的演變過程。因為他是戰士,在他的藝術里便涌動着一股熱烈的豪情和氣勢;又因為他是學者,在他的藝術里便不乏一種冷靜的理性;但他更是一個詩人氣質的藝術家,愛國愛民,愛自然愛生活,對萬事萬物和一草一木都極具真情愛情和深情,因而他的藝術又那麼富於情趣、飽滿、熱烈、大方、厚重、奇崛。賴少其一生銘記着魯迅的教誨:"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這一木一石呢?"因此,他將畫室名為"一木一石之齋",用以自勵,後易名為"木石齋",那方朱文印便常常出現在他的畫作上。其實,"木石齋"的齋號,很有象徵意味:木者,生機粲然、奇崛蓬勃之意也;石者,巋然不動,質樸沉重之意也。賴少其的中國畫,誰雲不然!

藝術創造

毛主席版畫

在歷史與現實中,常常會有一些以煊赫的家世和富貴的資財而自傲於世的人,但如果剝去他們的光環,便不難發現其內心的傖俗。而一個真正精神充盈的人,無論其出身如何卑微、生活如何清貧、境遇如何寂寥,我們也終會發現他的氣質華美與高貴,而燭照其英雄本色的點點薪火,往往便是他們拼盡生命全力耕耘於茲的詩文書畫。或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工部之史詩,或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之文章,或如徐青藤垢道人黃賓虹諸人"墨點無有淚點多"之繪畫。

賴少其的全面修養和多才多藝在當代畫壇是公認的,在詩文、版畫、書法、篆刻甚至油畫等方面皆極有成就。然而,今天看來,這些只不過是賴少其藝術道路上漸行漸遠、漸登漸高的一個個台階。而最能代表其成就的,無疑是他在中國畫領域的非凡創造。

賴少其藝術館

2005年12月21日,位於合肥市政務區石台路與休寧路交叉口南200米的賴少其藝術館正式開館。

展品按賴少其一生藝術風格的演變歷程進行陳列,全面展現了賴少其一生的藝術發展軌跡,主要分為"版畫時期"、"黃山時期"、"丙寅變法時期"、"八十歲以後"四大部分,展廳採取了具有嶺南地方建築特色的"西關大屋"的風格進行裝飾,並以一牌坊虛擬賴少其的畫室--木石齋,以"木石"象徵賴少其一生從版畫到國畫的藝術歷程,以及其質樸堅實的藝術風格。

賴少其書法

賴少其在少年時代,就開始學鄭板橋的法帖,後來把興趣和精力專注在二王的行書上,一絲不苟地反覆臨習《蘭亭序》,對王羲之書法的點畫,字的結體、章法、神韻都一一把握,瞭然於心。賴少其學習《蘭亭序》三十年沒有間斷,臨摹千遍以上。楷書學歐陽詢,又醉心金農,心追手摹漆書二十年,終成自己風格。他用金農的"漆書"來題畫,十分和諧。"漆書"具有賴少其審美情趣中的"拙"和"朴"。金農"漆書"方筆如削,既天真可愛,笨得高雅,又富有金石味,襯托出其畫的磅礴氣勢。

賴少其說:"我寫金農是為題畫需要,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總要有個過程,我臨金農並不是以像為止。"他要對金農的"漆書"進行創新,於是又認真地研究鄧石如和伊秉綬的書法,他感到伊秉綬的隸書有裝飾美,但嫌其過於刻意,又認為鄧石如的隸書較為厚重,兩方面擇善而從,融合於金農的"漆書"中。這一糅合,使賴少其書法以金農的書法為主體,化入伊秉綬的某些筆法,方筆取勁利,轉折處參以圓渾,大至擘窠板書,小至蠅頭真書,無不透露出雄厚的力感。他的漆書端莊凝重,富有金石味;行草則流走自然,在風華婉轉中顯露出藝術上的天真和淳厚,體現着拙和朴的美。它"既有金農用筆蒼勁、率意的古拙味,也有鄧石如以重為巧,筆力精絕的力度,還有伊秉綬的裝飾美。"這些都巧妙地熔於一爐,形成了賴少其樸拙奇崛、圓勁渾厚、瀟灑飄逸的書法風格。

賴少其篆刻

賴少其早年參加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雕刻受原蘇聯、德國凱綏·珂勒惠支等影響,創作大量抗日救亡版畫作品,在民族鬥爭的磨練中技法更為純熟。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賴少其在上海主持華東美協工作期間,與黃賓虹、傅抱石、朱屺瞻、潘天壽、謝稚柳、吳湖帆、陸儼少、沙孟海、林散之等一批老書畫藝術家們交往密切。一代大師們對金石都有深刻地研究,黃賓虹先生收集古印一千多方,也精於刻印和善於以印入書;如唐雲王個簃來楚生白蕉錢君陶等本身就是治印高手;他的一位好友、柳亞子外甥徐孝穆,是我國著名竹刻大師,所刻竹、壺、硯、印,皆為神妙極品;賴少其欣賞之中得到甚多教益和啟迪。


安徽篆刻具有悠久的歷史,明清時期即開創了輝煌的業績,徽派篆刻書法藝術對全國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五十年代末,賴少其到安徽後,研究程邃、鄧石如的古徽派篆刻書畫藝術,又深入了解徽州藝人所創作的木雕、磚雕和石雕等藝術,為勞動人民精雕細刻並又華美的圖案文字而感嘆和讚賞。

賴少其淵博的學識、深厚的修養、奮鬥的經歷、高尚的人品,更重要是他學而不倦、精益求精的認真態度,從版畫、雕刻的堅實根基,跨越到更廣泛的金石書畫藝術之海,取得了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他創作數百方篆刻作品,將其中135方自編"無逸室印存",邊用書法注釋,親手製作的此印譜冊頁古典高雅。他篆刻的畫面,虛實開合,蒼潤拙樸,體現靈悟的才氣和勤勉的功力,必然達到極高的境界。

賴少其的篆刻以格言、詩文、警句、人名為主,構圖、篆法則根據內容而設計,吸收中西結構平衡、黃金分割等畫法因素,結合傳統的書法、篆刻技法。無論一面印還是多面印,方寸中巧妙布陳,構思既定,即走刀如筆,不加修飾,朱、白文線條奔放生動,配以健康、幽默、啟示的篆文,作品自然成趣。所刻印章雄健清新,而又不失古樸渾厚,印風獨具秦漢韻味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賴少其曾於1979年在《文匯報》撰文"王個簃和他的畫",1989年在黃賓虹研究論文集---《墨海煙雲》評寫"黃賓虹先生的為人和作畫",1993年又在《書法之友》發表"論鄧石如"。此外,還有 "'套版簡帖'引子"、"徐孝穆的竹刻藝術"等多篇文章,不僅是評論藝術大師們的傑出成就,而且對篆刻書法也作了概況論述。他獨具慧眼,認為觀察"百家",取百家之長,豐富自己,才能有所繼承和創新。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