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赤腳僧

 

 

 

目錄

赤腳僧

石鐘山赤腳僧法名覺顯,他是湖口縣歷史上一位著名高僧。 因其不分冬夏,赤腳雲遊,人們就都叫他赤腳僧。 其生活年代在元朝明朝初,早年上廬山跟周顛仙修行,後赤腳雲遊四方。 最後在石鐘山岩洞落腳,傳說終於修成正果,飄然成仙。

與朱元璋結緣

赤腳僧與朱元璋結緣,正是通過周顛仙。 周顛不知何方人氏,幼患癲疾,在南昌城中行乞,因號周顛。 朱元璋打下南昌時,周顛一副顛相,謁於東華門,擁抱馬頭大呼:「告太平」! 朱元璋甚厭其煩,但仍念舊情,賜以燒酒。 周顛狂飲不醉。 周顛隨朱元璋到了金陵。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初,朱元璋欲西征陳友諒,問周顛是否可以。 周顛不假思索地說:「可以」! 朱元璋說:「彼已稱帝,今與之戰,豈不難乎」? 周顛抬頭仰視良久,穩首正容,把手一揮,果斷地說:「上面沒有他的。」 出征時,朱元璋帶上周顛。 周顛舉杖起舞,做壯士揮戈狀,以示勝兆。 行數日無風,諸軍牽船上駛,苦累不堪。 朱元璋問周顛:「怎麼沒風」? 周顛回答:「行則有風,無膽不行則無風」。 朱元璋繼續行軍,漸漸風起,越刮越猛。 戰船揚帆,藉助風勢,很快到了鄱陽湖口。 這時,周顛感到他再留在軍中也於事無補,又加上朱元璋也已很厭煩他了,於是,也不告辭就悄悄遁入廬山。 此後不久,赤腳僧就到了廬山,跟他修行。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赤腳僧受周顛委派赴金陵,入朝請報皇帝朱元璋,說「匡廬山中老人令我見天子言國祚」。 朱元璋不見。 赤腳僧痴痴守闕四年,終不得見,只好復歸廬山。 就在赤腳僧回來不久,朱元璋又心感其誠,賦詩寄之。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患熱疾甚危。 赤腳僧來到廬山竹隱寺,見天眼尊者坐於寺中。 少頃,一人披草衣而入。 赤腳僧問:「何人」? 天眼尊者開口說:「周顛也。 今人主作熱,顛持方藥來,汝當從速送與服之」。 赤腳僧從周顛手中接過藥,即刻動身,日夜兼程,奔赴金陵。入宮,跪進溫涼藥二片,溫涼石一塊,放在金盤裡碾碎,請朱元璋以水沖服。 當夜,朱元璋熱退病癒。 赤腳僧千里送藥,朱元璋甚是感激,親制《赤腳僧》詩。 詩云:「跣腳殷勤事有秋,苦空巔際孰為儔?愆銷屢世冤魂斷,幻脫當年孽海愁。 方廣昔聞仙委跡,天池今見佛來游。神憐黔首增吾壽,丹餌來臨久病瘳」。

修道業

赤腳僧從金陵回來後,最終看中了石鐘山潔淨深邃的岩洞。 深居洞中,修行悟道。 石鐘山臨湖的百尺危崖之下,有許許多多石洞。 入冬以後,湖水退去,洞門盡出。 洞內透漏玲瓏,光潔如璧,莫可言狀。 或左右旁通,上下數疊; 或平坦寬敞,可容千人。 蛇行過石峽,有天然石室三間。 中間一間較為寬敞,仿佛廳堂。 石壁上題「丹房」二字,還題有小詩,依稀可讀。 如「我來醉臥三千年,且喜塵世無人識」。 又如「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 左邊石室,滿地豬羊蹄甲,禽鳥翅爪,一片狼藉; 右邊石室則淨無纖塵。 石壁上有題詞,雖已模糊,但略可辨識。 乃「赤腳僧修行於此」八字。 近旁還留下了赤腳僧一首自嘲詩。 詩云:「借騎白鹿出廬山,自笑身閒心未閒。 跣足難尋乾淨土,紅塵游遍十年還」。 赤腳僧圓寂後,朱元璋特賜厚葬,並建白石塔。 塔的基石上,赫然刻有鎏金「御製」二字。    [1]

參考文獻

  1. 赤腳僧 知乎 - zhuanlan.zhihu.com/p...- 20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