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超強颱風蘇力

超強颱風蘇力英語:Typhoon Soulik,國際編號:13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3,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1]第七個被命名的風暴。「蘇力」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波納佩島傳統將領的銜頭。

目錄

發展過程

2013年7月5日,一個冷心低壓於威克島西部海面上變性為暖心。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2W。

7月6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7月7日上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10時,日本氣象廳發布海上強風警報。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幾率升級為「MEDIUM」。下午1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幾率升級為「HIGH」。

7月8日上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7W。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9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蘇力。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8時5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由於良好的海溫及輻散和輻合,蘇力持續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7月9日上午5時,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7月10日上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由二級颱風跳升為四級颱風。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而颱風則穩定向西北方向移動。

7月11日上午11時,由於捲入干空氣,颱風進行眼牆置換,強度開始減弱。所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颱風。晚間8時半,中央氣象局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降格為強颱風。此時中心最低氣壓已回升至935百帕斯卡(27.6英寸汞柱)。

7月13日上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上午3時,蘇力在台灣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處登陸,颱風結構遭地形破壞,雙眼牆消失,眼牆置換失敗,強度略為減弱,但結構仍然完整。颱風中心因地形效應,短暫性向南移動。上午8時,颱風從新竹市出海,結構重整,再度出現颱風眼,並向西北方向移動。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9時3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4時,蘇力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下午5時半,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下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並發出最後的警報。下午11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14日上午2時,颱風因登陸陸地,開始快速減弱。上午2時,中央氣象局測得其中心最低氣壓已升至994百帕斯卡(29.4英寸汞柱),中心最大風速也降為20米每秒(72千米每小時)。同時,香港天文台表示蘇力已減弱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香港天文台表示蘇力已減弱為熱帶低壓。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15日上午8時,該颱風的所有雲系快速消失,中央氣象局將其標示為熱帶低壓,此時中心最低氣壓已升至998百帕斯卡(29.5英寸汞柱)。數小時後,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不再更新其中心最低氣壓資料。根據日本氣象廳資料,在數小時內,該低壓區已被溫帶氣旋系統完全吸收。

其後,於香港天文台所發布的最佳路徑中,香港天文台把蘇力的風速上調為210km/h[2]

視頻

超強颱風蘇力 相關視頻

強颱風蘇力直撲台閩浙
蘇力加強為超強颱風

參考文獻

  1. 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 ,嗶哩嗶哩 ,2018-5-6
  2. 2013年第7號超強颱風「蘇力」 ,中國天氣颱風網 ,20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