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豪集中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豪集中營 納粹德國三大中心集中營之一。1933 年3 月建於德國巴伐利亞的達豪(Dachau)市附近。系納粹德國最早建立的集中營。首任長官為西奧多·艾克。後轄德國南部20 個分營,先後關押約25 萬人。其中有近7 萬人在監禁中被折磨至死。1941-1942 年集中營當局在被囚者人體上進行醫學試驗約500人次,主要進行瘧疾試驗和測試人體在冷水中的忍受能力。因不堪納粹折磨,營內的反抗鬥爭不斷,1945 年4 月28 日舉行了有組織的暴動,粉碎了納粹焚毀集中營和消滅囚禁者的企圖。

歷史

達豪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所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達豪鎮附近的一個廢棄兵工廠,距離慕尼黑16公里。1933年3月22日,達豪集中營建成啟用。1945年4月29日,美軍解放達豪集中營。達豪集中營曾先後關押過21萬人,其中3.2萬人死亡。

達豪集中營最初設計容納5000人,對象是"人民禍害",包括:共產黨人、社會民主黨人等反對黨人、被確定有罪的各類犯人。這份單子不斷擴張:城市遊民、同性戀、猶太教徒、吉普賽人、政治犯、國家敵人、猶太人、戰俘,共產黨……

從1933年到1945年間,共登記在押206,206名囚犯,死亡人數永遠不會為世人所知,數以千計的蘇軍戰俘經常被就地處死,被送去用於SS的Sonderbehandlung(特別醫療,也就是被處死的SS委婉說法)的犧牲者,在被轉移過程中死去的人更是無可計數,這些都是不在記錄的。此外,還有數不清的人死於"達豪學校"的一項創新上---活人實驗。這些活人醫學實驗包括:將犯人從凍僵的情況下放入熱水中,記錄復甦的時間;將犯人關入高壓艙,持續加壓,記錄致死的氣壓…….有記錄的死亡統計數字是31,591。由於達豪集中營的主要目的不是處置猶太人,所以在1933年到1945年間在這裡被屠殺的猶太人並不多,據估計約在5,000人左右。被解放時,32,000名倖存的囚犯中,有2,500名猶太人。

在成立之初的5年裡,達豪集中營扮演的角色更像一間苛刻的傳統勞改營。囚徒們在這裡被迫從事高強度的勞動,這些勞動被分為有效勞動和無效勞動兩類。各類罪犯、同性戀、政治犯等在理論上存在"被改造好"可能的囚徒從事的是無效勞動---將巨大的石塊從一處搬去另一處,然後再搬回來---集中營的管理者認為這種機械式的重勞動能夠將他們的思想重新"扳正"過來。猶太人、吉普賽人等被納粹的"人種學"否定的族群,在這裡分配到的是有效勞動任務---他們要為附近的寶馬、愛克髮膠片等公司製造產品,就像《辛德勒名單》里展現的那樣。而到了後期,無效勞動被取消,幾乎所有囚徒都要投入更大工作量的有效勞動中。這與納粹的集中營政策有關,除了一些實在支撐不下去的集中營能從黨衛軍那裡領到數量極少的津貼,其餘的集中營必須自負盈虧,隨着被"集中"的人越來越多,營里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1933年,戰爭狂人希特勒握住了德國的權杖,從他上台時起,他就在這裡建立了集中營,用來關押"政治犯、猶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謂"政府不喜歡的人"。使這裡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從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間,這裡共關押過數萬人,殺死31 951人。

1939年以前,達豪集中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黨衛軍療養院的角色,在緊張的前線作戰了一定時間的士兵,會與這裡的看守換崗,在這裡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

到1939年為止,達豪集中營中過勞導致的死亡率雖然偏高,但遠不是今天人們印象中地獄般的情形。集中營紀念館收藏的一份圖表顯示,從1933年到1937年,達豪集中營分別有22人、33人、12人、11人和41人死亡,加上1938年的256人和1939年的183人,在頭7年裡,這裡有558名囚徒死亡,而在接下來的6年中,死亡的人數是31393人。

1938年,為應付人滿為患的情況,達豪集中營進行了擴建,加建了營房、添加了快速處死囚徒的焚燒爐,但一直沒有把毒氣室修起來。自此以後,情況開始失控,實驗和殺人成了這裡看守的主要工作。1944年底,在德軍不斷潰敗的背景下,看守們打破不對囚徒進行性侵犯的規則,在集中營中修建了軍妓院,挑選女囚徒服務。

發展現狀

達豪集中營故址,仍然保持着當年的原貌。集中營為長方形,方圓有上百公頃土地,四周有通電的鐵絲網和壕溝環繞,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座高高的炮樓,上面裝有探照燈和機關槍,日夜監視着全營每個角落。集中營分為三部分,中間是關押犯人的簡易棚式營房,一端是管理處,管理處與營房之間是操場,這是每日點名和集體處罰犯人的地方,另一端是行刑焚屍院。犯人居住的棚式營房,是一種用厚木板釘成的方框框,床鋪分為三層,第三層幾乎接近牢房頂的頂柱,空間十分狹小,只能爬着上床,床與床之間的距離僅可下腳,看上去就像一口口棺材擱在那裡。

今天,集中營的營房已經被全部拆除,只留下牆基。當初看守們辦公的平房被改建為紀念館,其中的幾個房間用以再現當年的營房。但營房實在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被用來再現。架子床、馬桶間、飯兜、條紋囚服,這就是營房的所有元素,也是最幸運的囚徒們的全部生活。站在空曠的營房舊址上,秋天的風一陣陣掠過旁邊的白楊樹,響起凌亂的沙沙聲。站在這片沙地上,感覺到的只是孤單與生命的脆弱。這裡被拆除的還有當年的焚燒爐。與營房尚留下牆基不同,這裡樹着一塊牌子,上面只有一句話:這裡曾是焚燒爐。在慕尼黑,"達豪集中營一日游"是各家旅行社重點推薦的項目,其中一家的宣傳單張上,對焚燒爐的去向有詳細一些的解釋:達豪集中營已經沒有焚燒爐了,焚燒人類的地方終將被燒掉。

現實意義

在世人心目中引起的是血腥的回憶和令人恐怖的聯想。 1933年,在這裡建立了集中營,用來關押"政治犯、猶太人、宗教界人士",使這裡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在德國南方距慕尼黑市20千米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小城鎮--達豪(Dachau)。這裡有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每年到這裡參觀的人有幾十萬,但是大多是來去匆匆,很少有人在此地久留,因為,達豪在世人心目中引起的是血腥的回憶和令人恐怖的聯想。

達豪集中營故址,仍然保持着當年的原貌。博物館內僅有黑白兩種色調,除展品外無任何裝飾。當參觀者從那令人窒息、充滿血腥與殘暴的黑黝黝的集中營里出來,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時,每個人的心中都迴響着一個聲音:決不能讓法西斯戰爭和殘暴的種族主義重演!

其出口處又有一預言:"當世人忘掉這些事的時候,那就是說,這些事還會發生。"警示人們不要忘記!

永不重演

德國聯邦總理默克爾出席了解放達豪集中營70周年的紀念活動。她對倖存者們站出來為歷史作證的行動表示感謝。

達豪集中營解放70周年之際,當年的倖存者代表以及德國猶太人團體紛紛提醒世人,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都有重新抬頭的趨勢 。

德國猶太人組織主席舒斯特爾(Josef Schuster)在達豪舉行的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時說:"今天當我看到一些人是用怎樣一種態度對待難民和猶太人時,我不禁問自己:人性尊嚴在這些人的頭腦中究竟被擺在什麼高度?"

慕尼黑猶太人文化團體會長柯諾伯洛赫(Charlotte Knobloch)說:"我們的歷史不是包袱,而是一個進一步成長、進一步防範以及更為人性的機會 。"

參考資料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