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牧 (1247年~1306年),中國宋末元初思想家。字牧心,自稱三教外人,又號九鎖山人,世稱文行先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家世貧寒,南宋亡,遍游名山大川,其身世史無詳載。據《洞霄圖志》中的《鄧文行先生傳》記載,鄧牧少年時,喜讀《莊子》、《列子》等先秦諸子典籍,崇尚古代學者。鄧牧雖出身貧寒,但為人清高孤傲,不附權貴,淡泊名利。宋亡後,剛過而立之年的鄧牧拒不入仕新朝,與當時的民族志士謝翱、周密等人相來往,同時和一些道士也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元大德三年(1299年),鄧牧到餘杭大滌山中的洞霄宮隱居。大德九年,元廷鑑於鄧牧的名聲,派玄教大師吳全節親至洞霄宮請其出山做官,被鄧牧嚴詞拒絕。

隱居期間,鄧牧曾和沖霄觀道士孟宗玉編輯了《洞霄圖志》和《洞霄詩集》二書,詳細記載了該地宮觀、山水、洞府、古蹟、人物、碑記及遊覽、酬答詩篇。又作傳世名作《伯牙琴》。該書是鄧牧的詩文集,原作一卷,有詩文六十餘篇。在編《四庫全書》時,僅存文三十一篇,詩十三首。鄧牧在《君道》、《吏道》二篇政論文中,大膽抨擊封建專制主義,指出皇帝是最大的剝削者和掠奪者,在暴君與酷吏的壓迫下,人民無法生活,起來鬥爭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其思想對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有較大影響,成為黃宗羲民主思想的重要淵源之一。

鄧牧以道家思想為基礎作為批判黑暗社會的武器,從而發展了先秦道家"異端"思想的一面。他淡泊名利,遍游名山。終身不仕不娶。

鄧牧
出生 (1246-04-27)1246年4月27日
浙江杭州
逝世 1306年11月3日(1306-11-03)(60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思想家
知名作品 《伯牙琴》《洞霄圖志》

人物生平

鄧牧(1246-1306),宋末元初道家學者。字牧心,號文行,又號九鎖山人,世稱"文行先生",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餘歲,讀《莊》、《列》,悟文法,下筆多仿古作。及壯,視名利薄之,遍遊方外,歷覽名山。逢寓止,輒杜門危坐,晝夜唯一食。" 可見鄧牧少年時,喜讀 《莊子》、《列子》 等先秦道家諸子典籍,崇尚古代道家學者。他自己在《逆旅壁記》 中也說:"余家世相傳,不過書一束。雖不敢謂盡古人能解,然游公卿,莫不倒屣;行鄉里,莫敢不下車(出自老子典故,老子曰:"過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因其對理學、佛教、道教均持反對態度,故又自號"三教外人"。

宋亡,終身不仕、不娶,及壯,自號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外人,又號九鑒山人,人稱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閉門靜坐,每日用飯一次。德佑元年(1275)至餘杭洞霄宮,友人住山沈介石為建白鹿山房石室居住,匾曰空屋,旁植梅竹,和五松相間。平時不着布衣,以楮紙作服,常去超然館靜坐,有時竟數月不出,與里人葉林為至交。元元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陰陶山書院。大德三年,入餘杭洞霄,四方名勝多求其文。元大德九年(1305),朝廷派玄教大師吳全節請牧出山,斷然拒絕。與南宋遺民謝翱、周密等友善,來往甚密,為翱作傳,為密作《蠟屐集序》。十年卒,年六十。

主要作品

著有《洞霄宮志》、《洞霄圖志》、《大滌洞天記》、《游山志》、《雜文稿》等傳世。精於道家思想,生前嘗自編詩文六十餘篇為《伯牙琴》,滔滔清辨而不失修潔,非晚宋諸人所及(《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五)。《伯牙琴》一卷補遺一卷,有清抄本、《知不足齋叢書》本,1959年中華書局標點本,1981年修訂重印本。《全宋詩》卷三六八五錄其詩十三首。事跡見《伯牙琴》卷首《鄧文行先生傳》。

後世影響

在自編詩文集《伯牙琴》的《君道》、《吏道》等篇中,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為武器,猛烈抨擊封建君主統治是"以四海之廣,足一夫之用"、"奪人之所好,取人之所爭"、"竭天下之財以自奉";認為戰亂的原因在於:"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號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憧憬大同世界,以為"欲為堯舜,莫若使天下人無樂為君;欲為秦,莫若勿怪盜賊之爭天下。"幻想出現"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君民間相安無事"的社會。這種樸素的民主思想對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有一定影響。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