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元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貴鄉(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人,唐朝名將、宰相。

郭元振進士出身,授通泉縣尉,後得到武則天的讚賞,被任命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又進獻離間計,使得吐蕃發生內亂。在擔任涼州都督期間,郭元振加強邊防,拓展疆域,大興屯田,使涼州地區得以安定、發展,更兼任安西大都護。後來,郭元振因反對朝廷引吐蕃兵攻打娑葛,得罪宰相宗楚客,被誣"有異圖",險遭陷害。

唐睿宗繼位後,郭元振入朝,歷任太僕卿、吏部尚書,又加封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爵館陶縣男。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郭元振再次拜相,並輔助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兼任御史大夫,進封代國公。不久,唐玄宗驪山講武,郭元振因軍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後在赴任饒州司馬途中,抑鬱病逝。

人物生平

673年(咸亨四年),年僅十八歲的郭元振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通泉縣(今四川射洪)縣尉。在任內,郭元振常做些違法之事,甚至鑄造私錢、掠賣人口,百姓對他非常厭惡並深以為苦。

696年(萬歲通天元年),吐蕃請和,武則天命郭元振出使吐蕃。吐蕃大將論欽陵要求唐朝撤去安西四鎮的守軍,並求取十姓突厥之地。郭元振道:"安西四鎮、十姓突厥與吐蕃是不同民族,現在請撤朝廷守軍,難道不是有兼併的打算嗎?"論欽陵道:"吐蕃如果貪求土地,想成為唐朝的邊禍,則會東侵甘州(今甘肅張掖)、涼州(今甘肅武威),怎會謀利於萬里之外呢!"於是派遣使者隨郭元振入朝提出上述請求。

700年(久視元年),吐蕃大將麴莽布支入寇涼州,被涼州都督唐休璟擊退。郭元振也因參與軍機,被封為主客郎中。

701年(長安元年),郭元振升任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當時,涼州南北不過四百多里,突厥、吐蕃常來侵擾,涼州軍民深以為苦。郭元振到任後,在南部邊境的硤口修築和戎城(今甘肅古浪),在北部邊境的沙漠中設置白亭軍(今甘肅民勤東北),控制了涼州的交通要道,將涼州邊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從此,突厥、吐蕃的兵馬再也無法到州城侵擾。

706年(神龍二年),郭元振改任左驍衛將軍、檢校安西大都護。後來,突騎施首領烏質勒部落強盛,表示願意與唐朝通和,郭元振便到突騎施牙帳商議軍事事宜。當時,天降大雪,郭元振立於帳外,與烏質勒會談。大雪愈積愈厚,郭元振足不移地,而烏質勒因年老體弱,不耐嚴寒,會談結束後竟被凍死。烏質勒的兒子娑葛認為是郭元振設計害死父親,打算率兵襲擊唐軍。副使御史中丞解琬聞訊,勸郭元振連夜逃走。郭元振道:"我以誠心對待他們,又有什麼可以懷疑和害怕的呢!再說我們都在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內,就算是想逃走,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708年(景龍二年),娑葛與阿史那闕啜忠節不和,多次發生衝突。闕啜忠節由於兵少將微,逐漸不敵。郭元振遂奏請將闕啜忠節召入京師宿衛,將其部落遷徙到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鎖陽城)、沙州(今甘肅敦煌西)一帶。闕啜忠節率部東撤,在播仙城(今新疆且末西南)與唐朝西域經略使、右威衛將軍周以悌相遇。周以悌勸他不要入朝,賄賂宰相宗楚客、紀處訥,聯合安西軍與吐蕃軍共擊娑葛,並求冊阿史那獻為可汗以招撫突厥十姓人馬,這樣既能報娑葛相欺之仇,又可以保住對部落的控制,勝於入朝受制於人。闕啜忠節深以為然,便率軍攻陷闐坎城,並遣使厚賄宗楚客、紀處訥。

710年(景雲元年),宗楚客等人在政變中被殺,唐睿宗繼位,郭元振被征拜為太僕卿,加銀青光祿大夫。郭元振離任時,安西各部落的酋長有的甚至劃破臉面、痛哭相送。剛剛行到玉門關,離涼州還有八百里時,涼州百姓就已經準備好壺漿歡迎。

711年(景雲二年),郭元振被任命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接替宋璟出任吏部尚書。不久,郭元振又改任兵部尚書,封館陶縣男。同年冬,郭元振與韋安石、張說被罷去相位。

712年(先天元年),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繼位,郭元振出任朔方軍大總管,修築豐安(今寧夏中衛西)、定遠城(今寧夏平羅南),使戍守軍隊得以有屯駐之所。713年(開元元年),郭元振以兵部尚書之職再次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月,唐玄宗在驪山舉行軍演,並親自擂鼓。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亂了軍演。唐玄宗見軍容不整,非常生氣,命人將郭元振立即斬首。劉幽求、張說勸諫道:"郭元振立過大功,即便犯了重罪,也應當予以寬恕。"唐玄宗便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將他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不久,唐玄宗念及郭元振昔日功勞,起復他為饒州(今江西鄱陽)司馬。郭元振遭此挫折,心情抑鬱,在赴任途中病逝,終年五十八歲。

722年(開元十年),郭元振被追贈為太子少保。

人物評價

郭元振守邊多年,無顯赫武功,以建設、安撫見長,故能"克致隆平","安遠定邊"。他"武緯文經",以誠信對待邊疆少數民族,因而深得他們的愛戴,能化干戈為玉帛,不戰而屈突厥、吐蕃之兵,這就是所謂的"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了。此等邊將,對於保持邊疆穩定、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重要作用。

李旦:元振正直齊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謀宏亮過之矣。

李隆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元振,偉材生代,宏量鎮時。經綸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將相,古之人傑。

張說:公少負氣縱橫,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檢,及登朝受任,屢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貞節。言行忠正,居取儉約,飭體雜於皇王,致君期於堯舜。公務之暇,手不釋卷,雖子弟家人,未嘗見其喜怒。前後上事切諫得失十數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語人,故朝廷莫知也。

劉肅:郭元振、薛訥、李适之等,咸以立功邊陲,入參鈞軸。

劉昫:郭代公、張燕公解逢掖而登將壇,驅貔虎之師,斷獯戎之臂,暨居衡軸,克致隆平,可謂武緯文經,惟申與甫而已。

歐陽修:① 元振雖少雄邁,及貴,居處乃儉約,手不置書,人莫見其喜慍。建宅宣陽里,未嘗一至諸院廄。自朝還,對親欣欣,退就室,儼如也。② 元振功顯節完,一跌未復,世恨其蚤歿雲。

張預:孫子曰:"智者必雜於利害。"元振請不罷四鎮兵。又曰:"親而離之。"元振間吐蕃而誅欽陵。又曰:"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元振置和戎、白亭二城,而虜不得近涼州是也。

陳元靚:文武兼任,締系唐室。拔自儒官,顯提戎律。承祖周教,洞孫吳術。西土底寧,功庸奚匹。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軼事典故

郭元振十六歲時在太學讀書,家中給他送來四十萬錢。這時,有一個穿着喪服的人到他門前請求救濟,並稱:"我祖宗五代都沒有安葬,希望您能接濟我,讓我能夠辦理喪事。"郭元振聽後,也不問他姓名,就把家中寄來的錢全部給了他,沒有絲毫吝惜之色。

家庭成員

父親:郭愛,以濟州刺史之職致仕。

兒子:郭鴻

個人作品

郭元振著有文集二十卷,《定遠安邊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諫書》一卷。

《全唐文》收錄其奏疏五篇:《劾趙彥昭韋嗣立韋安石奏》、《論去四鎮兵疏》、《離間欽陵疏》、《論闕啜忠節疏》、《上安置降吐谷渾狀》

《全唐詩》收錄其詩作23首:《古劍篇》、《塞上》、《寄劉校書》、《同徐員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春江曲》、《王昭君三首》、《子夜四時歌六首》、《二月樂游詩》、《十月樂游詩》、《螢》、《蛩》、《雲》、《野井》、《米囊花》、《惜花》、《蓮花》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四十七》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唐紀二十一》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唐紀二十三》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唐紀二十四》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唐紀二十五》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

《欽定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 :"公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陽曲人也。大父任相州湯陰令,因居於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