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關縣都龍鎮地處雲南馬關縣東南部,富饒神奇的省級自然保護區老君山腳下,鎮黨政機關駐地(都龍)距縣城馬關23公里。

目錄

介紹

東鄰麻栗坡縣猛硐鄉,西、北面分別與金廠、夾寒箐、馬白、南撈等鎮交界,南與越南河江省箐門、黃樹皮兩縣接壤,國境線58.4公里,目前5號界、7號界已與越南實現公路對接,8號界已即將對接,是文山州、馬關縣的一個邊境、少數民族、礦業重鎮。都龍鎮概貌。[1]

基本概述

全鎮總面積211.68平方千米,轄8個村民委、153個村(居)民小組,有6659戶家庭戶,常住人口35340人(2017年),其中苗、壯、彝、瑤、傣等10種少數民族。境內最高海拔2579.34米,最低海拔534米,年平均氣溫16.3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全鎮有耕地3.6萬畝,另有熱區荒山1.5萬畝,傳統經濟作物主要有荔枝、香蕉、草果、八角等。境內礦產資源尤為豐富,其中鋅礦儲量達365萬金屬噸,錫礦儲量約30萬金屬噸。為全國第三、全省第二大錫都,銅、鉛、鎢等礦藏儲量也很可觀。全鎮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一是礦業,二是小集鎮開發和第三產業。下步主要寄希望於草果、八角、荔枝、香蕉、畜牧業等傳統產業和亞麻、黃柏等新鮮產業的開發。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06億元(新口徑價,不含都龍錫了),地方財政總收入570萬元,比上年增長84%,農民人均有糧358公斤,人均純收入972元。

都龍鎮黨委下設17個黨支部,有中共正式黨員465名,其中機關黨員127名,農村黨員339名。[2]

本鎮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都龍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事業繁榮興旺。先後獲得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文化先進縣、雲南省民兵預備役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等殊榮。

都龍,這顆雲貴高原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已引起海內外的矚目,她正以親商、雙贏、誠信的理念,優良、優美、優質的環境,務實、高效、創新的服務,期待着海內外投資者的合作,共創輝煌。

都龍鎮黨委政府根據都龍實際工資,將全鎮壓的社會經濟發展思路 歸納為"六個三"。即"強化水、電、路三大基礎;壯大礦、果、畜三大支柱;啟動蔬菜,亞麻,速生豐產林三個新鮮產業;開發八角;荔枝,特色儀器三個拳頭產品;加強班幹部作風,文明集鎮和開放環境三大建設;實現增強經濟活力,提高文明程度,推動社會進步三大目標。

2003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按現價新口徑統計,不含都龍鋅錫公司),23979.7萬元,同比增長7.9%;鄉鎮企業總收入完成32143萬元,同比增長11.9%;地方財政收入261.6萬元,同比增長6%;財下支出178.2萬元,財政支出增幅小於收入增幅,實現了財政預算收支平衡並略有節餘;農村經濟總收入4800萬元,比2002年的4119萬元增長14.3%;農民人均有糧365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65公斤,人均純收人1101元,分別比2002年的364公斤、1079元增長了0.3%、2%;總人口1457人,比2002年的3116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制在10%。

交通現狀

都龍是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的一個邊陲重鎮,距文山州府93公里,距馬關縣城23公里,距越南直線距離8公里,距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邱北普者黑210公里,距舉世矚目的老山140公里,距中越邊境的雲南河口100多公里,已形成公路網絡.

山水氣候

都龍屬低緯度亞熱帶東部型山地季風氣候。由於海拔高低差異大,同一地區的氣候溫差也羅懸殊,局部地區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具體氣候。具有低壩河谷炎熱,中山淺丘溫暖,高山溫涼,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干雨季分明的特點。

年平均氣溫16.9攝氏度,1月平均氣溫9.6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21.7攝氏度,年最高溫度32.2攝氏度,低海拔河谷區右達38攝氏度;年最低溫度-4攝氏度,全年無霜期333天,年均霜日6天;年平均降雨量1345毫米,最大降雨量1776毫米,最小降雨量1027毫米,年均降雨186天。年平均日照1804小時。太陽總輻射全年12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3%。

地理環境

馬關縣都龍鎮地處雲南省東南部省級自然保護區老君山腳下,距縣城23公里,距州府文山100公里左右,距省城昆明400多公里,東鄰麻栗坡猛峒鄉,南與越南黃樹皮、門兩縣接壤,國境線長58.4公里,有兩條公路與越南對接。

全鎮國土面積211.68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153個村民小組。聞名全國的曼家寨礦區,是處商投資佳境和創業寶地。

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新農村建設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全年全鎮爭取資金100餘萬元,自籌資金120餘萬元,建設新農村示點1個,整村推進暨小康示範村8個,完成村內主幹道1.9千米,建設入戶道路2.9千米,改造門面204戶,廄舍113間,建成科技活動室2間240平方米。多方籌措資金200餘萬元,鼓勵農村群眾將村內主幹道改造成為水泥路面。有34個村小組動工建設,群眾自籌資金達60餘萬元,投工投勞達6萬餘個,建設村內主幹道水泥路面40千米10餘萬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都龍鎮40個村小組1700餘戶7500餘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占全鎮農業總人口的2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