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釋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釋名》,訓解詞義的書。東漢末劉熙作,《釋名》是一部從語言聲音的角度來推求字義由來的著作,它就音以說明事物得以如此稱名的緣由,並注意到當時的語音與古音的異同。《釋名》在吳末已廣為流布,為學者所重視。對後代訓詁學因聲求義的影響很大,同時也是研究漢語語源學的要典,其體例仿照《爾雅》。《釋名》產生後長期無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將它與《爾雅》、《小爾雅》、《廣雅》、《埤雅》合刻,稱《五雅全書》。因其他四書皆以「雅」名,於是改《釋名》為《逸雅》。從此《釋名》又別稱《逸雅》。

作者簡介

  《釋名》作者劉熙,劉熙(生卒年不詳,約生於160年左右),或稱劉熹,字成國,北海(今山東省壽光、高密一帶)人,官至南安太守。東漢經學家訓詁學家。生活年代當在桓帝、靈帝之世,曾師從著名經學家鄭玄,獻帝建安中曾避亂至交州,《後漢書》無傳,事跡不詳。

據陳壽《三國志》說,吳人程秉、薛綜、蜀人許慈都曾從熙問學。著有《釋名》和《孟子注》,其中《釋名》是我國重要的訓詁著作,在後代有很大影響。 劉熙的《孟子注》,今已不傳。

內容簡介

  《釋名》共8卷。卷首自序云:自古以來器物事類「名號雅俗,各方名殊……夫名之於實各有義類,百姓日稱,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陰陽、四時、邦國、都鄙、車服、喪紀,下及民庶應用之器,論敘指歸,謂之《釋名》,凡二十七篇。說明劉熙撰此書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曉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義。其27篇依次是: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丘,釋道,釋州國,釋形體,釋姿容,釋長幼,釋親屬,釋言語,釋飲食,釋采帛,釋首飾,釋衣服,釋宮室,釋床帳,釋書契,釋典藝,釋用器,釋樂器,釋兵,釋車,釋船,釋疾病,釋喪制。所釋名物典禮共計1502條,雖不夠完備,但已可窺見當時名物典禮之大概。

  劉熙解釋名源,採用的是聲訓的方式。所謂聲訓,就是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詞義。聲訓在先秦典籍中已有採用。漢代《爾雅》、《方言》、《說文解字》等著作中,聲訓用得也很多。但全書的名物語詞都用聲訓來解釋,則《釋名》為第一書,是劉熙的獨創。

  《釋名》中的聲訓,從訓釋詞和被訓釋詞的關係來看,大致有幾種情況,即:

  或同音,如「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勇,踴也,遇敵踴躍欲擊之也。」貪與探、勇與踴同音;

  或音近,如「罵,迫也,以惡言被迫人也。」罵,魚部明紐上聲字;迫,鐸部幫紐入聲字;

  或雙聲,如「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河、下皆匣紐;

  或疊韻,如「月,闕也,滿則闕也。」月、闕皆在月部。

  《釋名》在用一個字做聲訓之後,還接着說明用該字釋義的理由。如「探取入他分」,說明了以「探」釋「貪」的原由;「滿則闕」,說明以「闕」釋「月」的緣由。這樣也就從音義的結合上說明了一個名稱的來由。[1]

  《釋名》用聲訓解釋名物典禮,有些講得較貼切,有些則為穿鑿杜撰之說。如「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釋用器》)「發,拔也,拔擢而出也。」(《釋形體》)「雹,跑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蹴跑也。」(《釋天》)這樣的解釋顯得十分牽強。其實世上事物得名的途徑很多,情況非常複雜。而通過聲音線索由一物名衍生出另一物名,只是起名的一種途徑而已。而且有的名稱由約定俗成而來,僅僅是記錄事物的一種代號,音與義之間並無聯繫。所以對事物之名如果全通過聲訓來解釋,勢必出現悖誤。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評《釋名》「中間頗傷穿鑿」。不過,遠在1700多年以前,劉熙能寫出這麼一部具有語源學性質的書,實在可貴。

  《釋名》與《爾雅》、《方言》、《說文解字》歷來被視為漢代4部重要的著作,在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價值主要表現為:

  1.《釋名》以聲訓解釋名物,為開闢了道路,促使了古代韻書的產生。《釋名》又集漢代音訓之大成,為考見漢末語音,研究上古音提供了可靠的材料。特別可貴的是,《釋名》中記錄了當時一些語詞的方言讀法。如《釋天》:「天,豫、司、兗、冀以舌腹言之。天,顯也,在上高顯也。清、徐以舌頭言之。」「風,兗、豫、司、冀橫口合唇言之。風,泛也,其氣博泛而動物也。清、徐言風,踧口開唇推氣言之。」這些記錄說明了漢代一些方言語詞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是揚雄《方言》所沒有的,因而十分寶貴。

  2.《釋名》記錄了很多漢代通用的語詞,可與《爾雅》、《說文》以及古代經典或傳注相參證。如《說文·禾部》:「秦,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釋名·釋州國》:「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此說正是秦「地宜禾」之證。尤其是《釋名》中有許多與《爾雅》、《說文》及經傳不同或不盡相同的訓釋,是很有價值的訓詁材料。如《詩·邶風·泉水》:「我思肥泉。」毛傳:「所出同,所歸異曰肥泉。」出自同一源頭而流向異處的泉水為何稱為「肥泉」?《釋名·釋水》曰:「本同出時所浸潤少,所歸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劉熙說明了原委,比毛傳更進了一步。又如《禮記·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釋名·釋長幼》曰:「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八十曰,耋,鐵也,皮膚黑色如鐵也。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這一解釋有異於《曲禮》,內容也較豐富。又如《說文》:「瓦,土器也,已燒之總名。」瓦本指燒制的陶器。《釋名·釋宮室》:「瓦,踝也。踝,堅確貌也。」這裡所說的瓦是指蓋房頂的瓦(古瓦有當,向外;瓦與當連,猶如人足與踝相連,故以「踝」釋「瓦」),這說明至少在漢末「瓦」的詞義已發生了轉移。這類材料對我們探討詞義學和漢語史都很有價值。[2]

  3.《釋名》還保留了漢代的一些古語。如《釋天》:「露,慮也,覆慮物也。」「覆慮」是古語,亦謂之「覆露」,在《漢書·晁錯傳》、《嚴助傳》、《淮南子·時則篇》中都曾出現,是「蔭庇」、「沾潤」之義。《釋天》:「虹,又曰美人。」這是古代俗稱。傳說古時有一對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虹,故俗呼為美人虹。《釋喪制》:「漢以來謂死為物故。」「獄死曰考竟。」這些古語,傳達了上古時代語言的信息,可以作為考察古今語言發展軌跡的憑據。

  4.《釋名》所訓釋的對象不側重於文獻語言,而重於日常名物事類,因此它涉及社會生活面廣,從天文、地理到人事、習俗都有所反映;加上《釋名》成書去古未遠,所以可以因所釋名物推求古代制度。如《釋書契》:「漢制,約敕封侯曰冊。冊,賾也,敕使整賾不犯之也。」說明漢代冊封侯王時立有整敕其不得犯法的文書。又如《釋典藝》:「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轆轤)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即物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碑的功用的演變由此可見。原來,古時喪葬,在墓坑兩端各樹一石碑,碑間架轆轤,以紼繞轆轤上,挽棺緩緩下放。後來碑用來追述先人功業。《釋書契》:「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啟白,則書其上,備忽忘也。」由此我們可了解古代朝會時大臣所執手板的用途。《釋衣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漢代的裲襠,相當於後代的背心。「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帔即披肩,前人認為始於晉,由此可見漢末就有了。《釋首飾》:「髲,被也。發少者得以被助其發也。」原來假髮早在漢代就作為頭飾了。「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於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浮好走,故以此璫錘之也,今中國人效之也。」璫的產生及其流傳情況由此可見。《釋用器》:「枷,加也。加杖於柄頭,以撾穗而出其谷也。」可見今天一些地區脫粒用的農具連枷的歷史相當悠久。閱讀這些記載,可以獲得百科知識,了解我國古代社會的文明史,考究事物緣始和漢代生產生活情況。

  從上所述可見《釋名》對研究訓詁學、語言學、社會學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著作。清人畢沅說:「其書參校方俗,考合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禮之異,洵為《爾雅》、《說文》以後不可少之書。」(《釋名疏證·序》)這一評價是很中肯的。

  《釋名》產生後長期無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將它與《爾雅》、《小爾雅》、《廣雅》、《埤雅》合刻,稱《五雅全書》。因其他四書皆以「雅」名,於是改《釋名》為《逸雅》。從此《釋名》又別稱《逸雅》。《釋名》的明刻本缺誤較多,清人對它進行補證疏解,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畢沅的《釋名疏證》,王先謙的《釋名疏證補》,後者為清人研究整理《釋名》的集大成之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