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量具
縮略圖 原圖鏈接常用量具
 

外文名 :measuring tool

釋   義: 計量和檢驗用的器具,
如尺、天平、塊規、卡鉗、量角器等

常用量具: 遊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
塞尺、千分表、平板、
外徑千分尺、標尺

量具是實物量具的簡稱,它是一種在使用時具有固定形態、用以復現或提供給定量的一個或多個已知量值的器具。

目錄

基本知識

例如砝碼、標準電池、色溫燈、電阻器、量塊、信號發生器以及(單值或多值的、帶或不帶標尺的)量器等都是量具。

量具一般不帶指示器,也不含有測量過程中的運動部件,而由被計量對象本身形成指示器。例如計量液體容量的量器,就是利用液體上的上部端面作為指示器,可調量具雖然有指示器件,但它是供量具調整用而不是供計量時作指示用,如在信號發生器中的計量就是如此。

按用途分類

標準器具

指用作測量或檢定標準的量具。如量塊、多面稜體、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等。[1]

通用器具

也稱萬能量具。一般指由量具廠統一製造的通用性量具。如直尺、平板、角度塊、卡尺等。

專用器具

也或稱非標量具。指專門為檢測工件某一技術參數而設計製造的量具。如內外溝槽卡尺、鋼絲繩卡尺、步距規等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復現量值的測量器具。[2]

特點如下:

1.本身直接復現了單位量值,即量具的標稱值就是單位量值的實際大小,如量塊本身就復現了長度量的單位。

2.在結構上一般沒有測量機構,沒有指示器或運動着的元部件。如量塊只是復現單位量值的一個實物。

3.由於沒有測量機構,如不依賴其他配用的測量器具,就不能直接測出被測量值。例如量塊要配用干涉儀、光學計。因此它是一種被動式測量器具.

常用量具

遊標卡尺

遊標卡尺(VERNIER CALLIPER),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遊標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主尺一般以毫米為單位,而游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根據分格的不同,遊標卡尺可分為十分度遊標卡尺、二十分度遊標卡尺、五十分度格遊標卡尺等,游標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遊標卡尺的主尺和游標上有兩副活動量爪,分別是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內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內徑,外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長度和外徑。[3]

千分尺

千分尺又叫螺旋測微器,是一種精密量具,是比遊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

操作方法:

1)測試前用軟布將測量面擦乾淨,旋轉測微螺杆使之與小砧併攏,查看主尺(固定刻度)和副尺(可動刻度)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若未對其,應根據原始誤差修正測量讀數。

2)測量工件時,右手拿住尺身,左手拿待測物體,使待測物體位於測微螺杆和小砧之間,旋轉粗調旋鈕,待測微螺杆靠近被測表面時改用細調旋鈕,當測杆和被測物相接後的壓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棘輪將滑動並有咔咔的響聲,此時停止轉動旋鈕,並鎖緊緊固螺釘。

3)讀數:在主尺(固定刻度)上讀取毫米整數(注意0.5毫米的短線是否露出),在副尺(可動刻度)上讀取與主尺橫線對齊的格數n,在第三標尺上讀取與副尺刻度對齊的千分位數值。L=主尺毫米整數+n*可動刻度分度值+千分位數值

常見量程:0-25mm、25-50mm、50-75mm、75-100mm·精度:0.001mm(部分千分尺無第三標尺,精度為0.01mm,千分位為估讀)

測量對象:長度、外徑

百分表

百分表:是一種精度較高的比較量具,它只能測出相對數值,不能測出絕對值,主要用於檢測工件的形狀和位置誤差(如圓度、平面度、垂直度、跳動等),也可用於校正零件的安裝位置以及測量零件的內徑等。

操作方法:

1)測量前檢查測量杆活動是否靈活:輕推測量杆時,測量杆在套筒內移動靈活,鬆手後指針能回到原來的刻度位置。

2)將百分表裝夾在固定表座上,使測量杆垂直於被測平面並與之緊密接觸(測量圓形工件時使測量杆與工件中心線垂直),旋轉外錶盤使大指針與外錶盤零刻度線對齊,在水平台上均勻移動被測工件直至測量頭與被測要素全部接觸(測量圓形工件時使工件以中心軸線為基準旋轉一周)。

3)讀數:先讀取小指針轉過的刻度線(毫米整數),再讀取大指針轉過的刻度線(第n格)。 相對測量數值=小指針毫米整數+n*大錶盤精度

常見量程:0~5mm·常見精度:0.01mm·測量對象:形狀和位置誤差如圓度、圓跳動、平面度、平行度、直線度。

視頻

常用量具視頻教學

通用量具的使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