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量化資產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所謂量化資產,是集體所有制企業在進行股份制改造時,把歸屬企業的資產在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方案,全部或部分地分解成為職工個人所持股份。

股份制改造是指普通企業按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等法律規定,改造為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在於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並為企業成功上市融資提供體制基礎及實體資質。股改後,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既相分離又相統一,籌資面廣、股東既按股份又承擔相應風險。

量化資產總額是指含經營性房屋、建築物、設備、設施等固定資產,銀行存款、現金、應收應付款等在內的經清理核實的村組集體經營性淨資產和集體統一經營的資源性資產(集體林地、預留機動地、園地、草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集中供水、環保設施、土地徵用補償)總額。

量化資產的個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組改制過程中個人取得的量化資產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

據國家有關規定,允許集體所有制企業在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時可以將有關資產量化給職工個人。為了支持企業改組改制的順利進行,對於企業在這一改革過程中個人取得量化資產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現明確如下:

一、對職工個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僅作為分紅依據,不擁有所有權的企業量化資產,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對職工個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擁有所有權的企業量化資產,暫緩徵收個人所得稅;待個人將股份轉讓時,就其轉讓收入額,減除個人取得該股份時實際支付的費用支出和合理轉讓費用後的餘額,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對職工個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業量化資產參與企業分配而獲得的股息、紅利,應按「利息、股息、紅利」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