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史·完顏守貞傳

金史·完顏守貞傳出自於《金史》。該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於元代,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是記載女真族所建金朝興亡始末的一部史書。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議修於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以後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別議論過修史的事,都因義例難定未付諸實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決定「各與正統」,《遼》、《金》、《宋》三史分別撰修歷代對《金史》的評價很高,認為它不僅超過了《宋史》、《遼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籌 [1]

目錄

原文

完顏守貞本名左靨,大定改元,除彰德軍節度副使,遷北京留守。二十五年,起為西京警巡使。世宗愛其剛直,授中都左警巡使,遷大興府治中。御史台奏守貞治有善狀,世宗因謂侍臣曰:「守貞勛臣子,又有材能,全勝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

章宗即位,召為刑部尚書。時上新即政,頗銳意於治,嘗問漢宣帝綜核名實之道,其施行之實果何如。守貞誦「樞機周密,品式詳備」以對,上曰:「行之,何始?」守貞曰:「在陛下厲精無倦耳。」久之,進尚書左承。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罪己詔。

守貞惶恐,表乞解職。乃出知東平府事。命參知政事夾谷衡諭之曰:「東平素號雄藩,兼比年飢歉,正賴經畫,仰其為膚往綏撫之。」賜金幣、廄馬,以寵其行。它日,上問宰臣:「守貞治東平如何?」對曰:「亦不勞力。」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誠有餘矣。」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蕭國公。

上嘗嘆文士卒無如党懷英者,守貞奏進士中若趙諷、王庭藥甚有時譽。上曰:「出倫者難得耳。」守貞曰:「間世之才,自古所難。然國家培養久,則人材將自出矣。」守貞通法律,明習國朝故事,又喜推轂善類,接援後進。朝廷正人,多出入門下。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禦使。五年,改部羅火扎石合節度使。久之,遷知都府事。時南鄙用兵,上以山東重地,須大臣安撫,乃移知濟南府。卒,上聞而悼之,謐曰肅。守貞剛直凡朝廷論議及上有所問皆傳經以對上嘗與泛論人材守貞乃跡其心術行 事臧否無少隱故為胥持國輩所忌竟以直罷 (《金史•列傳第十一》)

譯文

完顏守貞本名叫左屠,改元為大定那一年,他被任命為彰德軍節度副使,升任北京留守。大定二十五年,被起用為西京警巡使。世宗喜歡他的剛正不阿,任命他擔任中都左警巡使,調任大興府治中。御史台上奏報告守貞治理情況良好,世宗於是對侍臣說:「守貞是有功勳的大臣的兒子,又有才能,完全超過他的兄長完顏守道,以後值得任用。」

章宗即位,召見完顏守貞,任命他做了刑部尚書。當時皇帝剛剛即位,非常迫切想治理好國家,曾經問漢宣帝全面考核事物的名與實的方法,其施行的實際效果究竟怎樣。守貞吟誦「樞機周密,品式詳備」(中央政權的機要部門或職位十分完整,法令制度十分詳細完備)來回答。皇帝說:「要這樣實行,應該從哪裡開始?」守貞說: 「就在於陛下您勵精圖治,不要倦怠啊。」很久以後,晉升為尚書左垂。明昌三年夏天,大旱,天子下罪己詔。

守貞惶恐畏懼,上表請求免除自己的職務。於是讓他出京做了東平府的知府。讓參知政事夾谷衡告訴他說:「東平郡一向號稱雄藩(形勢險要,兵力強大的藩鎮),再加上連年饑荒歉收,正要靠你經營謀劃,你一定要為我前往安撫那裡。」賞賜他金幣、廄馬,來給他的出行以榮寵。後來,皇帝問宰相:「守貞治理東平郡怎麼樣?」回答說:「他治理也沒有過於費力。』,皇帝說:「憑藉他的才能,治理一個路實在是綽綽有餘的。』,明昌四年,召他進京擔任平章政事,封為蕭國公。皇帝曾感嘆文士最終也沒有像党懷英那樣的,守貞上奏說進士裡面,像趙諷、王庭藥當時都有好名聲。

皇帝說:「出類拔萃的難以找到啊。」守貞說:「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難以得到。但是國家培養得久了,人才就將要自己出來了。」守貞通曉法律,明了熟習國家的舊制度(先例),又喜歡推舉優秀的人,引薦資歷較淺的人。朝廷中的正人君子,大多與他交往。承安元年,降職擔任了河中防禦使。五年,改任為部羅火紫石合的節度使。

很久以後,升遷管理都府事務。當時南方邊境發生戰爭,皇帝認為山東是重要而需要嚴加防護的地方,必須由大臣前往安撫,於是調任守貞做了濟南府知府。守貞去世,皇帝聽到消息十分傷心。謐號為肅。守貞剛直,凡是朝廷論議以及皇帝有所詢問,他都借解說經書來回答。皇帝曾經與他廣泛地議論人才,守貞於是推究他們的內心和行事,對人的褒貶沒有一點隱瞞,所以被骨持國等人所忌恨,最終因為正直而被罷融。[2]

作者簡介

脫脫(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

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為中書右丞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復出為中書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改任中書右丞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並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被讚譽為「賢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鎮壓抗元紅巾軍。

脫脫在執政期間還主持修撰遼、金、宋三史。由於更化政策的推行,伯顏專權時辭歸的儒臣這時紛紛應召入國史館,脫脫受命為三史都總裁官,以中書平章政事、康里人鐵木兒塔識,中書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張起岩,翰林學士歐陽玄,侍御史呂思誠,翰林侍講學士揭傒斯為總裁官,經過挑選淘汰確定了一批修史官,他們之中除漢人外,還有畏兀兒、哈剌魯、唐兀、欽察等族的史學家。

如此眾多的少數民族學者參加修史,這在全部二十四史中是僅見的。脫脫雖然沒有秉筆修史,但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都總裁。他以江南三省前南宋的學田錢糧為修史費用,解決了經費困難問題;遼、金、宋三朝誰為「正統」問題,長期以來爭論不休,影響修史開展,脫脫主張三史分別撰寫,各為正統,一律平等對待,「議者遂息」。

至正十五年(1355年),脫脫被革職流放雲南,中書平章政事哈麻矯詔,令其自盡,年四十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復官。

三史於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至正四年三月完成《遼史》,脫脫命掾史儀禮鼓吹導從,自史館進至宣文閣,甚為隆重。四年十一月《金史》成,五年十月《宋史》成。三史總共只用了兩年半時間,除因有前朝修史基礎外,主要是因為脫脫這位都總裁官用人得當,措施有力。《金史》《宋史》完成之時,脫脫已辭去相位,故以中書右丞相阿魯圖、中書左丞相別兒怯不花為「領三史事」。[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