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列克塞(1296年以前-1378年[1]),世俗名埃萊夫特里·費奧多羅維奇·維亞孔特,1354年至1378年間基輔及全羅斯都主教

天主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它產生於公元初年小亞細亞地區,創始人是被稱為天主之子的耶穌基督[1]。由於天主教是在羅馬教會的基礎發展起來的[2],故也稱為羅馬公教。世界信仰天主教的人數大概有12億左右。

目錄

簡介

伊凡二世薨逝後於德米特里·頓斯科伊幼年時擔任攝政。他是留里克王朝奧利戈維奇系切爾尼戈夫王公的後裔。1320年進入莫斯科主顯修道院,苦修十二年,導師為傑隆修斯長老與聖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的兄弟聖史蒂芬。狄奧格諾斯特都主教後授予阿列克塞教堂管理職務。1350年末,都主教將它按立為弗拉基米爾主教。1354年,狄奧格諾斯特薨,阿列克塞繼承其都主教職位。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聖公會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借着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視頻

阿列克塞 相關視頻

天主教
天主教里有14個石柱,卻被稱為苦路,寓意不要太明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