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隱生宙1

隱生宙(Cryptozoic Eon),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寒武紀以前的地史階段。相當於前寒武紀的同義語。前寒武紀也稱「前古生代」,古生代第一個紀-寒武紀(距今約六億年)之前的地質時代。寒武紀的開始,標誌着地球進入了生物大繁榮的新階段。而在寒武紀之前,地球早已經形成了,只是在幾十億年的漫長過程中一片死寂,那時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門類眾多的生物。這樣,科學家們便把寒武紀之前這一段漫長而缺少生命的時間稱作前寒武紀。前寒武紀約占全部地史時間的六分之五,由於沒有足夠的生物依據,我們對地球的這段歷史知之甚少。

目錄

簡介

1930年,G.H.查德威克把地史時期劃分為兩個階段:寒武紀以前稱為隱生宙,寒武紀迄今稱為顯生宙,作為地質年代的最高級單位,其相當地層分別稱為隱生宇和顯生宇。由於在隱生宇亦即前寒武系上部不斷發現軟軀體動物化石,使其部分地層的劃分具備了古生物的依據,而且所謂隱生,已逐漸不符合實際情況。1977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前寒武紀地層分會在開普敦第四次會議上,將前寒武紀分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線放在25億年前。因此,隱生宙及隱生宇這兩個地質年代單位和地層年代單位,已逐漸棄而不用。在前古生代時期,也就是從地球誕生到6億年前的這段時間,被叫做地球歷史上的隱生宇。儘管早在30多億年前生物就已經出現,但其進化卻長期停滯在很低級的階段,主要是是些低等的菌藻類植物,它們留下的化石說明的情況不多,而且保存這些化石的岩層又太多經過不同程度的變質,更使得地球的早期歷史不易被了解。這段時間延續了40多億年,一般分為太古代和元古代。當地球上的古生物從以低等植物為主,演變為以有殼的無脊椎動物占優勢時,地球的歷史便從隱生宇進入到了顯生宇,也就是進入了至今6億年前的寒武紀,較高級的生物大量出現。

評價

隱生宙(Cryptozoic Eon)占有地球歷史的絕大部分時期,留下的化石卻非常稀少。這一時期的早期,生物尚未發生,其後是一段細菌,藍藻等原核生物占據地球的時期,後期則有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出現。隱生宙可劃分成太古代和元古代兩個時期。太古代(Archaeozoic Era)是最古老的一個地質年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以後,結束於大約24億年以前。雖然晚期有細菌,藍藻等原核生物出現,但那形成時的岩石在漫長的時期內經過了深度的變質,因此保留下來的可靠的化石非常少。有人把太古代早期岩石還沒有形成的時期單劃分成冥古代,時間大約是38億年以前。元古代(Proterozoic Era)開始於大約24億年以前,結束於大約5.7億年以前的「生命大爆炸」,這時細菌和藍藻開始繁盛,後來又出現了紅藻,綠藻等真核藻類。藻類在生長過程中粘附海水中的沉積物顆粒形成層紋狀結構物,稱作疊層石,疊層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礁,出現於太古代而在元古代達到全盛。元古代結束前出現了一些低等無脊椎動物。元古代晚期在我國被稱為震旦紀(Sinian Period),時間為大約從19億年以前到元古代結束,震旦是古代印度對我國的稱呼。這個時期的地層最先在我國調查研究。最著名的震旦紀地質剖面位於天津市的薊縣,如今已經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隱生宙在如今,被分成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這三個時間段。[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