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雪竇塔銘

 

 

 

目錄

雪竇塔銘

雪竇塔銘中說重顯和尚住持雪竇寺之後,實行禪寺儀規,重整寺眾參禪修行和生活規範,並且清理周圍環境,使寺院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遠近道俗皆前來參謁和受法。

重顯在雪竇寺大弘雲門宗風, 「四方翹楚,皆臻法席」,聞名遐邇,故有雲門宗「中興之祖」的稱譽。 《禪林僧寶傳·重顯傳》稱: 「宗風大振,天下龍蟠鳳逸衲子爭集座下,號雲門中興。」

重顯在雪竇寺,舉唱極多,難以一一介紹,下面選一則錄出: 師開堂日,於法座前顧視大眾曰:「若論本分相見,不必高升法座。」 遂以手畫一畫曰:「諸人隨山僧手看,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各各仔細觀瞻,其或涯際未知,不免拖泥帶水」。 這則法語,重顯首次開堂示眾,就言不必升座說法,旨在說明實在無法可說。 縱然說得天花亂墜,亦「於曹溪路上,一點使用不着。」 所以重顯告訴學人,佛在目前,當下即是,「諸人隨山僧手看,無量諸佛國土一時現前。」 其實重顯這一思想,亦是禪宗一向的風格。

如宗寶本《六祖壇經·疑問品》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成佛就在此岸,成佛就在當下,當年六祖慧能不正是以這樣的禪法思想來開示信眾嗎?世界、佛、我三位一體,不可於我外求佛,這裡沒有追求目標和追求主體的分野,沒有虛幻和實在的對立,自性即佛,佛心不二,關鍵在於自心自悟,直下承當。 重顯於雪竇寺一住就是31年,因此後世禪林又多以「雪竇禪師」稱之。 據《雪竇塔銘》載,經駙馬都尉李遵勖(?—1038)的奏請,仁宗皇帝賜予重顯紫衣。 又經賈昌朝(998—1065)的奏請,敕賜明覺大師之號。 可見重顯在當時名望之高,正所謂聲震叢林,名動公卿。重顯能取得這樣的聲譽,除了他道行高妙,舉唱清絕之外,和他的同鄉好友曾會的大力護持是分不開的。

關於曾會,據《居士分燈錄》卷上說: 「曾會,字宗元,官翰林學士,幼與重顯同舍,及冠異途。」 曾會是重顯的幼年舊友,在《居士分燈錄》卷上、《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二、《明覺禪師語錄》卷二、《五燈會元》卷十六等皆有其傳記及與重顯之機鋒、酬唱。重顯與曾會交往密切,友情深厚,重顯有明州地方長官曾會作外護,這對他在明州雪竇寺傳法、擴大雲門宗的影響是有很大幫助的。    [1]

參考文獻

  1. 雪竇塔銘,www.chanbar.cn/chan...- 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