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韭

拉丁學名: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l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屬:蔥屬

( jiǔ),學名 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le,俗名:韭菜、久菜,異名:Allium yesoense Allium roxburghii Allium argyi Allium sulvia Allium clarkei  ,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分布於我國雲南麗江一帶的海拔3100米左右的草坡或溝邊。 [1]

韭形態特徵

具傾斜的橫生根狀莖。鱗莖簇生,近圓柱狀;鱗莖外皮暗黃色至黃褐色,破裂成纖維狀,呈網狀或近網狀。葉條形,扁平,實心,比花葶短,寬1.5-8毫米,邊緣平滑。

花葶圓柱狀,常具2縱棱,高25-6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3裂,宿存;傘形花序半球狀或近球狀,具多但較稀疏的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4倍,基部具小苞片,且數枚小花梗的基部又為1枚共同的苞片所包圍;

花白色;花被片常具綠色或黃綠色的中脈,內輪的矩圓狀倒卵形,稀為矩圓狀卵形,先端具短尖頭或鈍圓,長4-7 (-8) 毫米,寬2.1-3.5毫米,外輪的常較窄,矩圓狀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頭,長4-7(-8)毫米,寬1.8-3毫米;

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2/3-4/5,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0.5-1毫米,分離部分狹三角形,內輪的稍寬;子房倒圓錐狀球形,具3圓稜,外壁具細的疣狀突起。花果期7-9月。

分類文獻

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 , Syst. Veg. 2: 38. 1825; Stearn in Herbertia 11: 239. 1946; Harold E. Moore in Bailiya 2: 117, 120. 1955; Stearn in Bull. Brit. Mus. Bot. 2 (6): 179. 1960.——A. sulvia Buch. -Ham. ex D. Don. Prodr. Fl. Nepal. 53. 1825.——A. uliginosum G. Don, Monogr. All. 60. 1827. non Ledeb. (1829) ——A. tuberosum Roxb., Fl. Ind. ed. 2, 2: 141. 1832.——A. roxburghii Kunth, Enum. Pl. 4: 454. 1843.——A. chinense Maxim., Prim. Pl. Amur. 284. 1859, non G. Don (1827)——A. clarkei Hook. f., Fl. Brit. Ind. 6: 344. 1892. ——A. argyi Levl. , Nouv. Contrib. Liliac. etc. Chine 16. 1906.——A. yesoense Nakai in Bot. Mag. Tokyo 36: 117. 1922.

韭生長環境產地

全國廣泛栽培,亦有野生植株,但北方的為野化植株。原產亞洲東南部。現在世界上已普遍栽培。葉、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種子入藥。

辨析

本種與野韭 A. ramosum L. 極為相似,有時在標本上很難區別。不同處在於野韭的葉為三棱狀條形,背面因縱棱隆起而成龍骨狀,中空,花被片常具紅色中脈,此外葉緣和沿縱棱常具細的糙齒,這一特徵也可供參考。至於花被片的長短,花絲的長短以及蒴果裂爿的形態雖有人認為可作分種根據,但據我們的觀察它們的性狀是不很穩定而交叉的。

在市上供應的韭、中,特別是南部地區,有的葉為中空的近三棱狀條形,由於未見到花,其地位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來源

  1. 柳葉韭,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