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領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領導

領導( lead ),是領導者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運用權力向其下屬施加影響力的一種行為或行為過程。領導工作包括五個必不可少的要素:領導者被領導者作用對象(即客觀環境)、職權領導行為[1]

領導的定義

《博弈聖經》領導的定義;我們把指向'私湍'或指向"實體"權威的信息,看成領導。[2]

詞語解釋

(1)【出處】:瞿秋白《餓鄉紀程》緒言:"唉!那'化學'鬼使神差的指使着我。那'化學'跟隨着我,領導着我。"

【示例】:鄒韜奮《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實踐決定理論,真正的理論也有着領導血化學的功用。"柳亞子《浣溪沙》詞:"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學化學?"

領導1.jpg

(2)【出處】: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在前邊》:"護地隊的領導,就是小說中學化學的縣宣傳部長章品同志。"

【示例】:巴金《第二次的解放》:"他們爭先恐後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學化學,譬如用身體學化學,用身體掩護領導和化學。"

(3)【示例】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一:"現在省里領導下來了人,他去學化學了。"

概念

因為領導是管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所以我們一般會把領導這個詞置於管理學中理解。

根據《管理學基礎》中的解釋:領導是以實踐中心展開的,由拘役社會系統中的領導主體根據領導環境和領導客體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系統的目標和任務,並通過示範、說服、命令、競爭和合作等途徑獲取和動用各種資源,引導和規範領導客體、實現既定目標,完成共同事業的強效社會工具和行為互動過程。

技能

成功的領導依賴於合適的行為、技能和行動,領導者的三種主要技能是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術技能

領導2.jpg

技術技能是一個人對某種類型的過程或技術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例如,會計人員、工程師、文字處理人員和工具製造者所學習到的技能。在操作人員和專業人員層次上,技術技能是工作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當員工升職並擁有領導責任後,他們的技術技能就會顯得相對不重要了,作為經理,他們更加依靠下屬的技術技能;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基本上不參與他們所管理的技術技能實踐。實際上,許多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企業生產的技術細節並不熟悉。

(2)人際技能

人際技能是有效地與他人共事和建立團隊合作的能力。組織中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不能逃避人際技能的要求,這是領導行為的重要部分之一。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廣泛關係進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長期計劃。在越高的管理職位上,它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概念技能處理的是觀點、思想,而人際技能關心的是人,技術技能涉及的則是事。

領導技能分析表明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需要的三種技能的相對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層級越高,工作中技術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傑出的部門領導者有時無法勝任副總裁的職位,因為他們的領導技能的結構不適合更高管理職位的要求,特別是沒有增加概念技能。[1]

原則

1.最重要的是懂得溝通

領導3.jpg

作為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溝通,語言的溝通,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溝通能讓員工更好地理解領導的想法,了解該想法的目的,以及該想法對工作的積極作用,讓員工更好地理解後按照對應的思路去做事。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顯得更為重要,它可以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與員工更好地協作處理工作。心與心的溝通還可以化解一些尷尬或矛盾,心與心的溝通表現在心平氣合,將心比心地去交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想,多關心員工平時的生活之類的事。

2.願景比管控更重要

在吉姆·柯林斯著名的《基業長青》一書中,作者指出,那些真正能夠留名千古的宏偉基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令人振奮、並可以幫助員工做重要決定的"願景"。

願景就是公司對自身長遠發展和終極目標的規劃和描述。缺乏理想與願景指引的企業或團隊會在風險和挑戰面前畏縮不前,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不可能擁有堅定的、持久的信心,也不可能在複雜的情況下,從大局、從長遠出發,果斷決策,從容應對。

一些人錯誤地認為,企業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將100%的精力放在對企業組織結構、運營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上。這種依賴於自上而下的指揮、組織和監管的模式雖然可以在某些時候起到一定效果,但它會極大地限制員工和企業的創造力,並容易使企業喪失前進的目標,使員工對企業未來的認同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為企業制定一個明確的、振奮人心的、可實現的願景,對於一家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其重要性更為顯著。處於成長和發展階段的小企業可能會將更多精力放在求生存、抓運營等方面,但即便如此,管理者也不能輕視願景對於凝聚人心和指引方向的重要性;對於已經發展、壯大的成功企業而言,是否擁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就成為了該企業能否從優秀邁向卓越的重中之重。

3.信念比指標更重要

每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都應當把堅持正確的信念,恪守以誠信為本的價值觀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某些數字上的指標或成績,或一切決策都從短期利益出發,而放棄了最基本的企業行為準則。相比之下,正確的信念可以帶給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反之,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短期指標上,雖然有機會獲得一時的成績,卻可能導致企業發展方向的偏差,使企業很快喪失繼續發展的動力。

領導4.jpg

成功的企業總是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例如,谷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永不滿足,力求最佳"。谷歌 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指出:"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確解用戶之意,解決用戶之需"。對於搜索技術,谷歌不斷通過研究、開發和革新來實現長遠的發展,並致力於成為這一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儘管已是全球公認、業界領先的搜索技術公司,谷歌仍然矢志不移地堅持"永不滿足"的信念,不斷實現對自己的超越,奉獻給用戶越來越好的搜索產品。

4.團隊比個人更重要

在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中,團隊利益總要高過個人。企業中的任何一級管理者都應當將全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部門利益其次,個人利益放在最後。

這樣的道理說起來非常明白,但放到實際工作中,就不那麼好把握了。例如,許多部門管理者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和自己的團隊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而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公司的整體戰略方向和整體利益。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如果公司無法在整體戰略方向上取得成功,公司內部的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團隊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而團隊無法成功的話,團隊中的任何個人也不可能取得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成功。

好的管理者善於根據公司目標的優先級順序決定自己和自己部門的工作目標以及目標的優先級。例如,出於部門利益的考慮,也許某個產品的研發無法在短期內獲得足夠的市場收益,部門管理者似乎應該果斷放棄對該產品研發的投入,否則,部門在該年度的績效數據(如果僅以市場收益衡量的話)就有可能不是那麼出色。但是,如果從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假設該產品是幫助公司在未來二到三年內贏得潛在市場的關鍵因素,或者該產品的推廣對於提高公司的企業形象有重要的幫助,那麼,對於該產品的投入是符合公司整體利益的,部門對於該產品研發目標及其優先級的設定就應該符合公司的整體安排。

團隊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作為管理者,還應該勇於做出一些有利於公司整體利益的抉擇,就算對自己的部門甚至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損失。

領導5.jpg

5.授權比命令更重要

21世紀的管理需要給要員工更多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調動員工本人的積極性,最大程度釋放他們的潛力。21世紀是一個平坦的世紀,人人都擁有足夠的信息,人人都擁有決策和選擇的權利。將選擇權、行動權、決策權部分地甚至全部地下放給員工,這樣的管理方式將逐漸成為21世紀企業管理的主流。

在21世紀,放權的管理會越來越接近於員工的期望,是最為聰明的管理方式。因為當企業聚集了一批足夠聰明的人才之後,如果只是把這些聰明人當做齒輪來使用,讓他們事事聽領導指揮,那只會造成如下幾個問題:

員工的工作滿足感降低。

員工認為自己不受重視,工作的樂趣和意義不明顯。

員工很難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領導6.jpg

員工個人的才智和潛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很多管理者追求自己對權力的掌控,他們習慣於指揮部下,並總是將部下的努力換來的成績大部分歸功於自己。這種"大權在握"、"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

管理者身上的壓力過大,員工凡事都要請示領導,等待管理者的命令。

團隊過分依賴於管理者,團隊的成功也大半取決於管理者個人能否事無巨細地處理好所有問題--而通常說來,沒有哪個領導可以事事通曉,也沒有哪個領導可以時時正確。

整個團隊對於外部變化的應對能力和應對效率大幅降低,因為所有決策和命令都需要由管理者做出,員工在感知到變化時只會習慣性地匯報給領導。

因此,"授權"比"命令"更重要也更有效。但是,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範圍,給予員工足夠的信息和支持,也定義好它的責任範圍,讓被授權的員工能夠在擁有權限的同時,可以獨立負責和彼此負責,這樣才不會出現管理上的混亂。也就是說,被授權的員工既有義務主動地、有創造性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並為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也有義務在看到其他團隊或個人存在問題時主動指出,幫助對方改進工作。

為了做好授權,可以預先設定好工作的目標和框架,但不要做過於細緻的限制,以免影響員工的發揮。在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位技術很出色的副總裁,他在授權方面做得就很不好。例如,他設定了目標後,總是擔心下屬會因為經驗不足而犯錯誤,於是他總會越過自己屬下的經理,直接去找工程師,然後一步一步地告訴工程師該怎麼做。甚至有一次,一位工程師在洗手間遇到這位副總裁,竟然被副總裁在洗手間裡念叨了20多分鐘。後來,副總裁屬下的經理實在受不了了,向總裁如實反映了情況。經過多次警告卻仍然沒有改進之後,這位副總裁被解職了。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領導的工作是設定目標,而不是事無巨細地控制、管理、指揮和命令。

領導7.jpg

6.平等比權威更重要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儘管分工不同,但管理者和員工應該處於平等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積極向上、同心協力的工作氛圍。

平等的第一個要求是重視和鼓勵員工的參與,與員工共同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這裡所說的共同制定目標是指,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讓員工儘量多地參與進來,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但最終仍然由管理者做出選擇和決定。

這種鼓勵員工參與的做法可以讓員工對公司的事務更加支持和投入,對管理者也更加信任。雖然不代表每一位員工的意見都會被採納,但當他們親身參與到決策過程中,當他們的想法被聆聽和討論,那麼,即使意見最終沒有採納,他們也會有強烈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會因為被尊重而擁有更多的責任心。

平等的第二個要求是管理者要真心地聆聽員工的意見。作為管理者,不要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事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應該平等地聽取員工的想法和意見。在複雜情況面前,管理者要在綜合權衡的基礎上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決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