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顏福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顏福慶
出生 1925-1-23
國籍 中國
籍貫 廈門
民族
職業 醫學教育家

顏福慶(1882.7.28-1970.11.29),字克卿,祖籍廈門,中國近代著名醫學教育家,公共衛生學家。
他先後創辦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中山醫院、澄衷肺病療養院(上海肺科醫院前身),並與中國紅十字會訂約合作,接辦該會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前身)等醫學教育和醫療機構,為中國醫學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人物生平

1882年7月28日出生於上海市江灣的一個清貧的基督教牧師家庭。在兄弟姐妹五人中,他排行第二。他幼年喪父,母親多病,所以在少年時代就立志學醫。他從7歲起就寄養於伯父顏永京(原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家。

在伯父的資助下,他先後就讀於上海聖約翰中學和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他勤奮學習,於1924年以優良的成績畢業於該校。畢業後,他應召報名到南非多本金礦,擔任礦醫,為華工治病年余,深受礦工們的尊敬,回國時礦工們集體贈送給他一枚金質紀念章。他與兄長顏惠慶(外交家)、顏德慶(鐵道專家)曾並稱為"顏氏三傑"。

1906年,顏福慶被選送到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深造,於1909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這是在耶魯大學第一位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亞洲人。同年,他又到英國利物浦熱帶病學院攻讀熱帶病學,並在短期內獲得了熱帶病學學位證書。

1910年,他接受美國雅禮會的聘請,在湖南長沙雅禮醫院任外科醫師,在此期間,曾為楊開慧烈士診治過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接見他時還提及此事)。

1914年,他創辦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湖南醫科大學前身),任第一任校長。他在醫療工作中深感預防醫學的重要,決心從臨床醫學轉向公共衛生學。1914年再度赴美進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攻讀,獲公共衛生學證書。

1915年與伍連德等發起組建中華醫學會,並任第一屆會長。

1926年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長。

1927年10月創辦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不久先後改稱國立江蘇大學醫學院和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稱國立上海醫學院),並任第一任院長。

1928年7月創建吳淞衛生公所。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犯上海,中國守軍奮起浴血抗戰,顏福慶奮起組織醫療救護隊,並任上海市救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1938-1939年任武漢國民政府衛生署署長。

1949年,上海解放,國立上海醫學院由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並成立臨時管理委員會,顏福慶任副主任委員。

1951年,上海醫學院改組,顏福慶被任命為副院長。

1952年,學校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這期間,顏福慶和學校的廣大師生到上海市郊、嘉定、嘉興等地為人民解放軍突擊診治血吸蟲病和核黃素缺乏症,取得很大的成績。

1951―1970年,任上海醫學院(1952年改稱上海第一醫學院)副院長。

1970年11月29日,在上海逝世。

文革遭遇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顏福慶受到迫害,臥病不起[1],1970年11月29日在上海逝世。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第一醫學院黨委為他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並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骨灰安放在龍華烈士陵園"革命幹部骨灰存放室"。

視頻資料

紀實:大師顏福慶

成就及貢獻

顏福慶是中華醫學會創始人之一,先後創辦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中山醫院、澄衷肺病療養院(上海肺科醫院前身),並與中國紅十字會訂約合作,接辦該會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前身)等醫學教育和醫療機構,為中國醫學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顏福慶一貫提倡「公醫制」,反對私人開業。他一生以身作則,從未開業行醫,不計功利。他率先倡導和規定專任教師一般不得在外兼職或開業,在他的影響下,樂方照、高鏡朗等從中央大學醫學院開辦起就主動放棄私人開業,專心從事教學。同時,他的這種思想也充分反映在當時學生畢業宣誓的誓詞中和校歌的歌詞中。1934年,學校規定,學生畢業必須宣誓,誓詞是「余誓以至誠,本余所學,為人群服務,嚴守醫師戒條,終身不渝,並力求深造,克盡厥職,謹此宣誓」。1936年學校校歌的歌詞是:「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痛苦……」顏福慶的這種辦學思想,對學校絕大多數畢業生明確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樹立為社會、為人群服務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