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風險管控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目錄

名詞解釋

風險管控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風險迴避

風險迴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簡單的風險迴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會採用這種方法:

(1)投資主體對風險極端厭惡。

(2)存在可實現同樣目標的其他方案,其風險更低。

(3)投資主體無能力消除或轉移風險。

(4)投資主體無能力承擔該風險,或承擔風險得不到足夠的補償。

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過程有時可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

(1)合同轉移。通過簽訂合同,可以將部分或全部風險轉移給一個或多個其他參與者。

(2)保險轉移。保險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風險轉移方,為了幫助企業風險管理者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

風險保留

風險保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

(1)無計劃自留。指風險損失發生後從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損失前做出資金安排。當經濟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並認為損失不會發生時,或將意識到的與風險有關的最大可能損失顯著低估時,就會採用無計劃保留方式承擔風險。一般來說,無資金保留應當謹慎使用,因為如果實際總損失遠遠大於預計損失,將引起資金周轉困難。

(2)有計劃自我保險。指可能的損失發生前,通過做出各種資金安排以確保損失出現後能及時獲得資金以補償損失。有計劃自我保險主要通過建立風險預留基金的方式來實現。

隨着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商業銀行面臨的金融風險也將與日俱增。未來商業銀行的競爭,其核心是風險管理水平的競爭。如何防範和控制新的金融風險產生,及早化解已經形成的金融風險,及在與跨國銀行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亟需解決的題。

企業風險管控

企業風險管控,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

財務風險管控五步驟

1、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禦機制

多元化經營乃是現代企業分散風險的重要方法。這是一種積極的方法。一般財力雄厚、技術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大型企業更願意採用這種方法。另外,風險轉移法是不少企業,特別是那些規模不大而管理水平又一般的企業所樂於採用的。它是指以一定的代價將可能的風險轉移給其它單位的合法行為,包括保險轉移或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即企業就某項風險向保險公司投保,交納保險費,而非保險轉移則是指企業以一定的代價將某種財務風險轉移給非保險專業機構或單位,如將產品以較低的價格賣給批發商或零售商業部門等。

2、建立企業財務風險識辨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

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組織規模不斷變大,組織結構也日趨複雜,這些都使得企業的管理也變得複雜多變,財務風險也越來越大。而現金流量作為跟企業生存、發展和壯大息息相關的生命「血液」,其在企業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因此作為企業,必須對現金流量的信息予以充分的重視,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現金流量,使其「血液」功能得以正常發揮,這已成為現今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關鍵點。

3、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領導體系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任何企業,企業的領導階層是企業文化的開拓者,也是企業文化的最初載體。就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而言,最終的引導者和詮釋者均取決於企業的領導階層,員工執行力的培養也依賴於企業的領導階層。另外,無論是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領會和感悟,都需要領導階層來引導和管理。只有有了運行良好和有效的領導體系,企業才能良性循環,企業的風險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範。

4、培養和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由上而下的全體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的培養和強化尤其重要。而作為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無論是一般的員工還是領導階層,都應當樹立強有力的風險意識,讓財務風險意識在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里得以體現。如何才能使得這些相關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得以強化呢?首先,財務管理人員要有堅實的財務知識基礎,具備財務分析能力,並且能對財務風險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和分析,及時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5、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

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對風險實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組織化運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真正的規模運行。企業可以單獨設立一個財務風險管理處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另外,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表現,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