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食蛇龜
圖片來自biodivinfo

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又名黃緣箱龜黃緣閉殻龜食蛇龜金頭龜中國盒龜等,為潮龜科閉殼龜屬爬行動物。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臺灣淡水,全台唯一陸棲龜類。

目錄

生態特徵

黃緣閉殼龜的背甲顏色為深褐色,稜脊上有一條明顯的黃線;頭部顏色呈黃綠色,眼睛後方有一條鮮豔的黃色縱帶;腹甲為黑色,中間有一條橫向韌帶,可使腹甲的前後兩半分別向上移動,使前後的背甲閉合。牠的背甲可長達18公分,雄龜體型略小,多不及17公分,而且體重大多只有雌龜的一半。黃緣閉殼龜交配季節約為每年4月,4月至初秋間的生殖季可產下1窩至2窩的,每窩產卵1至8顆不等。黃緣閉殼龜為雜食性,以昆蟲蚯蚓蝸牛、腐屍為食,也會攝取蕈類果實菜葉。雖是淡水龜,但不擅游泳。

分布

黃緣閉殼龜多出現在森林底層等潮濕且穩定的環境。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東部、南部、中部,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等,北至河南省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特別是琉球群島石垣島西表島台灣的棲息地主要為翡翠水庫集水區、宜蘭南投屏東的中低海拔山區。香港亦曾有發現,但多疑為放生之個體。

保護狀態

閉殼龜屬所有種,包括黃緣閉殼龜已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以受保護。另外,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將其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由於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有全世界最穩定的食蛇龜野生族群,因此農委會在2013年於此區域內建立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1]

即使台灣已立法保護食蛇龜(目前在台灣為一級保育類),但近年仍因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的緣故,不斷查獲大量的食蛇龜被嘗試走私進入中國大陸,對食蛇龜在臺灣的族群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大陸市場大量走私主要是為了屯貨並且哄抬價格。[2]食蛇龜被長期關在擁擠狹窄的空間裡,就算被查獲收容大多數個體也因為虛弱或傳染病緣故,死亡率相當高,要返回大自然困難重重。

參考文獻

  1. 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 農委會林務局. [2014-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走私千隻食蛇龜 同一人同一船再犯!. 台灣動物新聞網. [201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1)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