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饒毓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饒毓泰
原圖鏈接

饒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名儉如,字樹人,江西臨川鐘嶺人。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南開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1913年赴美國留學,1922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是研究低壓電弧的電子發射速率的實驗成果,論文題目《水銀蒸氣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回答了當時世界性難題,在物理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同年返國應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聘請,來到南開大學任教授,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參與南開大學物理系的創建。1929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斯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1932年應聘於中國科學院。次年調入北京大學,先後擔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北大理學院院長兼物理系主任。

饒毓泰雕像 @撫州名人雕塑園
原圖鏈接

饒毓泰是世界上早期研究斯塔克效應的光譜學家之一,在原子、分子光譜研究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奠定了他在學術界中的崇高地位,人們把他和葉企孫吳有訓嚴濟慈並稱為中國物理學界的「四大名旦」。 1948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屆院士。北平解放前夕,饒毓泰本來也在國民政府要搶救學者的名單中,1948年年底國民黨政府特派飛機接饒毓泰去台灣,但他予以拒絕,堅決留在北平。1949年以後,他繼續擔任北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兼理學院院長和物理系主任。1954年以後,先後當選為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屆政協常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擊和迫害,飽受折磨,1968年10月16日「清理階級隊伍」時,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1號上吊自殺身亡。1980年昭雪平反。1984年北大物理系光學教研組根據他生前的遺願及其弟侄的要求,將他生前留下的5萬元積蓄設立「饒毓泰獎學金」,以鼓勵先進,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1]

1962年2月24日,胡適主持「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時,去世前說的最後一段話曾提到饒毓泰︰「我常向人說,我是一個對物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但我卻有四個學生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饒毓泰,一個是曾與李政道楊振寧合作試驗『對等律治不可靠性』的吳健雄女士,而吳大猷卻是饒毓泰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又是吳大猷的學生。排行起來,饒毓泰、吳健雄是第二代,吳大猷是第三代,楊振寧、李政道是第四代了。這一件事,我認為平生最為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2][3]

2000年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胡剛復等五位物理學界前輩,設立了胡剛復饒毓泰葉企孫(葉企蓀)、吳有訓王淦昌物理學獎,其中饒毓泰物理獎授予光學、聲學、原子和分子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學家。

參考資料

  1. 饒毓泰-院士園. 撫州名人雕塑園. [2019-02-07] (中文). 
  2.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第277-278頁
  3. 智效民. 胡適去世真相: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阿波羅新聞網. 2013-12-16 [2019-02-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