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港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屬東亞文化版圖之內,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而在過去百多年間香港曾經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釀造成華洋融合的獨特文化。從19世紀的轉口港,到21世紀的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續影響香港文化。

背景

香港原屬廣東省新安縣(寶安縣)管轄。香港開埠之前,華南地區內的文化中心是廣州。而華南地區本屬的嶺南文化已經與北方的中原文化大相徑庭,例如使用粵語為主要語言。在遭英國殖民之前,圍頭人、客家人和水上人都已聚居於今天的香港境內,他們都是香港原居民,是香港早期農村社會的組成族群。他們的母語分別是圍頭話、客家話和水上話。其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雖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可是華人社會中大部分中華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得以保留下來。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殖初期,華人如有糾紛,一般會到上環文武廟前「斬雞頭,燒黃紙」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國民間風俗,如飄色巡遊、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也在華人社會間無間斷地保存下來。

英殖時代初期,西方文化對香港的影響僅限於居港的西方人士,但隨着20世紀開始香港的華人地位不斷提高,華人社會及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增多。二戰結束後,西方進一步提高其在香港的文化影響力,甚至使其成為主流,而賽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漸漸在華人社會普及[1]

香港政府文化政策

香港主權移交後,原文康廣播局在1998年分拆改組,加以兩個市政局於2000年解散後,其負責的文化康樂體育事務被納入民政事務局的範疇內。香港政府透過法律司法程序保障文化藝術的創作及表達自由;另以財政資助方式提供積極支援發展的環境,並開放公共空間容許多元化發展及自由競爭。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

  • 尊重創作及表達自由;
  • 提供讓更多人參與的機會;
  • 鼓勵多元及均衡發展;
  • 提供有利的環境及條件(場地、撥款、教育及行政)。

政府雖然有為文化制定長遠發展目標[2],確認「以人為本」、「多元發展」、「尊重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版權」、「全方位推動」、「建立夥伴關係」和「民間主導」六項原則,以凝聚價值共識,但不對文化藝術立下官方定義,亦不影響具體創作,並以放權委託形式資助公共文化藝術團體,讓其自主運作。民政事務局透過屬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演藝學院分別提供場地,策劃、推廣及支持本地藝術發展和培植人才。

視頻

香港文化  相關視頻

七八十年的香港文化很有創造力,背後來源某種流亡精神?
香港文化鈔茶藝術

參考文獻

  1.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搜狐博客,2013-8-13
  2. 推動香港的文化及創意產業,道客巴巴,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