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忠英 (1938年6月 - ) 現代醫家名。 出生於河北灤縣,主任醫師、教授。畢業於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現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

目錄

個人資料

姓名   = 高忠英

出生日期 = 1938年6月

出生地點 = 河北省灤縣

民族     = 漢族

國籍     = 中國

職業 = 醫師

職稱     = 主任醫師,教授

簡介

1959―1971年在北京中醫醫院任內科中醫師;
1971―1985年在北京市衛生職工進修學院任方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醫師;
1985―2001年在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任方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
2001至今在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
1991年主持的國家級科研分課題"脾胃中藥方劑知識庫"獲市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2年其主持的"脾胃中藥方劑知識庫"(國家級重點科研課題之子課題),獲北京市局級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7年榮獲衛生部認定的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第2、3批繼承人導師。
2000年主持"五臟方藥知識庫",在第五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上獲特等國際金獎。[1]

專業特長

擅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腸胃病、肝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癲癇及內科疑難病。

(一)根據五臟特點,實施五臟補益 五臟補益法,是高老師根據臟腑生理特點而提出的補益五臟虛證必須遵守的治療法則。五臟虛證,不外乎五臟氣、血、陰、陽之不足,但是因為五臟的生理條件各異,其產生的病理變化必然有別,所以在治療五臟虛證時運用的補益方藥就有所不同。正如高老師所說;「大凡補益之劑,其組方之法,必以臟腑生理與病理特點為基礎,失此則無的放矢,群藥無主,補之無益反受其害。」

(二)重視人之陽氣,善用溫熱藥物 中醫認為,「陰平陽秘」,則健康無病,而「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突出了陽氣在人體的重要作用。基於此觀點,高老師在臨證中十分注重人體陽氣的盛衰,並善於使用溫熱藥物。[2]

著作與論文

著作

1991年整理出版了《方劑圖析》,審核出版了《高忠英驗案精選》,參加了編寫《實用中醫學》、《實用中醫營養學》,以及《徐大椿醫書全集》的注釋工作。


論文

[1]高忠英. 臨床處方用藥配伍規律探討[J]. 北京中醫,1997,06:44-46.[3]

[2]高忠英. 談"邪伏膜原"與達原飲之運用[J]. 北京中醫,1994,04:43-45.[4]

[3]高忠英. 有關大青龍湯倍麻黃之我見[J]. 北京中醫,1995,03:37-38.[5]

[4]高忠英. 方劑辨疑[J]. 北京中醫,1988,01:15-16.[6]

[5]高忠英. 論"引火歸原"法的實質及運用[J]. 北京中醫,1989,02:37-39.[7]

[6]高忠英. 桂枝湯宜為和解劑[J]. 北京中醫,1989,06:38-39.[8]

[7]高忠英. 談談補氣法(上)[J]. 科技潮,1998,12:53.[9]

[8]高忠英. 談談補陽法[J]. 科技潮,1999,05:76-77.[10]

[9]高忠英. 談談補氣法(下)[J]. 科技潮,1999,01:73.[11]

[10]高忠英. 方論兩則[J]. 北京中醫,1990,03:40-41.[12]

[11]高忠英. 銀翹散的君藥問題[J]. 北京中醫,1990,05:45.[13]

[12]高忠英. 虛人感冒治驗二則[J]. 北京中醫,1992,01:58[14]

相關視頻

通過細節養脾胃2高忠英 李翔.[1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