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鰲拜是怎麼把自己一步步的送入被殺的火坑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鰲拜

來自網絡的圖片

鰲拜是怎麼把自己一步步的送入被殺的火坑的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清朝初期的一位權臣的故事,他跟隨清朝愛新覺羅帝王家征討四方,立下汗馬功勞,但是由於他的驕橫,喜弄專權,最終慘遭殺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輔政大臣鰲拜,我們就來說一下,鰲拜作為輔政大臣,為什麼最後自己吧自己的大好前途葬送了,也沒落得一個好下場?[1]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這個人,鰲拜,他是清初的權臣,出身瓜爾佳氏,他是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也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鰲拜憑藉戰功封公爵,可以說,鰲拜在前半生是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但是在其後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所以,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最終,一代權臣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鰲拜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

鰲拜是追隨順治皇帝打天下的功臣,所以特別受到順治皇帝的重用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八,年輕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就去世了,這對鰲拜來說是他的政治命運進入了一個轉折期,因為順治對鰲拜特別的信任,而且鰲拜是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重臣,所以臨危的順治立下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嗣位(即康熙),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鰲拜的地位是絕對的高的。

但是,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順治沒有選擇宗室親王擔當輔政大任,而是選擇了異姓大臣,這也許跟他幼年時期多爾袞專權的經歷有關,他不想再出現一位「多爾袞」來操控子孫的天下,不過,順治皇帝怎麼也不會想到,鰲拜功臣、忠臣的形象在此後開始漸漸變形,他再也不像從前忠心扶持自己那樣對待自己的兒子玄燁了,所以,康熙初年,雖然沒有了「多爾袞」,但卻出現了專權的鰲拜。

話又說到,鰲拜任職輔政大臣的時候,在順治死後,四位輔政大臣曾經在順治靈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輔佐小皇帝玄燁,雖然這一盟誓意義重大,但事實證明四大臣並不能抱成一團,忠心輔主,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禍,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於過問。

蘇克薩哈屬正白旗,原本依附多爾袞,多爾袞死後,朝局一變,蘇克薩哈出來告發剛剛死去的多爾袞,因此受到順治皇帝的重用,在四輔臣中名列第二,正由於蘇克薩哈是從多爾袞那邊分化出來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而鰲拜與蘇克薩哈雖是姻親,二人卻常常因政見不合而發生爭論,宛如仇敵。

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門,但為人庸懦,遇事無主見,又屬鑲黃旗,常常附和鰲拜。所以說,在四大輔政大臣里,鰲拜雖然屈居第四,但由於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在這種情況下,鰲拜雖居四輔臣之末位,卻得以擅權自重,日益驕橫,開始走上專權的道路。

康熙初年,以四輔臣為執政核心的清廷不斷調整統治政策,穩定秩序,這些調整包括經濟,民生等等多方面的,雖然這樣,清朝統治者對全國的統治逐漸鞏固,不過,這個時候,清朝統治者內部的矛盾卻在加劇。

這個時候的清朝朝廷內部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黃、白旗之爭,這個矛盾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清太宗皇太極之時,當時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後,不久便將自己掌握的正白旗、鑲白旗改為正黃旗和鑲黃旗,使其地位日益上升,同時,皇太極又將努爾哈赤留給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幼子的正黃旗、鑲黃旗改為正白旗、鑲白旗,使其地位漸漸下降,從此,黃、白兩旗之間便產生了矛盾。

在皇太極死後,黃、白旗為爭立皇帝,關係緊張,後來雖雙方以妥協告終,但彼此成見甚深,多爾袞是正白旗之主,攝政時就很壓制反對他的兩黃旗,索尼、遏必隆、鰲拜均曾得罪,或降職,或罷官,順治親政,政局一變,黃旗抬頭,白旗重又失勢,所以,隨着攝政者的更替,黃、白旗之間的矛盾一直在延續。

第二,圈地之爭的矛盾,清初圈地時,多爾袞憑藉攝政的便利,將冀東肥沃之地圈給正白旗,而於保定、河間、涿州等處別撥土地給鑲黃旗,康熙五年,鰲拜提出圈地應按八旗排列順序,冀東的土地按順序應歸黃旗所有,要求和正白旗換地,如果土地不足,「別圈民地補之」,當時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都反對換地,以免引起大騷動,蘇克薩哈屬正白旗,也堅決反對,但索尼、遏必隆則支持鰲拜,由此可見,四大輔政大臣之間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利益衝突。

第三,鰲拜與康熙之爭,鰲拜是一個赳赳武夫,歷事三朝,但表現前後有異,原因或許在於他輔佐順治,皇太極餘威、余恩猶存,而且順治也是他力爭而立的,所以還能忠心耿耿,可康熙玄燁就不一樣了,此時鰲拜是三朝老臣,且掌握輔政大權,對年幼的康熙就不那麼看得入眼了,這種情形就好像當年阿濟格私下稱呼順治為「孺子」一樣,兩者不同的是,阿濟格還只是背地裡表示,而鰲拜卻漸漸公然表露。

在朝堂之上,鰲拜常常當面頂撞小皇帝,也當着皇帝的面,呵斥大臣,朝賀新年時,鰲拜身穿黃袍,僅其帽結與康熙不同,假如鰲拜遇上個末世皇帝也就罷了,皇帝只能忍氣吞聲,但是可惜的是,當時的清廷還處於上升態勢,小皇帝康熙也不是等閒昏庸之輩,鰲拜如此行事,遲早會下場不妙。

由這三個矛盾就可以看出,最重要的三大矛盾,而鰲拜就處於這些矛盾的中心。鰲拜挑起換地事件,用意在於利用黃、白旗積怨,削弱反對自己的正白旗勢力,打擊政敵蘇克薩哈,在打擊對手這方面,大權在握的鰲拜可謂輕車熟路,此前他就曾整治過內大臣費揚古,導致費揚古一門慘遭家破人亡之禍。不過,鰲拜這次意圖打擊蘇克薩哈的舉動卻失算了,直接導致了自己的下台甚至悽慘的下場。

換地事件中,鰲拜沒有想到卻有三個不怕死的官員敢於違拗自己換地的要求,所以,他對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極為惱怒,分別以蘇納海「藐視上命」、撥地遲誤,朱昌祚、王登聯「紛更妄奏」的罪名,俱論死罪。

當時的康熙雖然年幼,但心知蘇納海等三人並沒有什麼大罪,只不過是惹怒了鰲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於是召集輔政四大臣詢問意見,鰲拜堅持要將三人處以極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蘇克薩哈知道自己若反對極易惹火燒身,只好沉默不語,但是小皇帝康熙卻是有魄力,不允鰲拜所奏,只是批准刑部擬定的處罰,即將三人各鞭一百,沒收家產,但是,怒火燒心的鰲拜公然無所顧忌,最終竟矯旨將三人處死,然後,鰲拜強行換地,看起來,他又一次陰謀得逞,實際上,鰲拜的這些行為已經在康熙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權臣印象,也是為他的悲慘下場埋下了伏筆。

在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這個索尼雖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鰲拜的勢力,不過他臨死前的一個動作卻在其身後造成解決鰲拜問題的良好轉機,這一年,小皇帝玄燁已年滿14歲,於是索尼上書請小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讓小皇帝康熙開始親政,這一年七月,康熙親政,加恩輔臣,仍命佐理政務。

雖然皇帝已經親政,但是此時的康熙又無法應對鰲拜的威脅,這個時候,位居首位的輔政大臣蘇克薩哈便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願往遵化守護順治陵寢,這份請求實在是觸及到了鰲拜的要害,逼迫鰲拜退位,可鰲拜卻不想就這樣退出政治舞台,於是鰲拜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刑,康熙深知蘇克薩哈並不該殺,雖然自己已經親政,卻仍然無力保全蘇克薩哈一命,鰲拜氣勢洶洶,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蘇克薩哈的被殺,使鰲拜與康熙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達到了令康熙不可忍受的地步。

至此,索尼已故,蘇克薩哈被殺,四大輔臣只剩下一個無足輕重的遏必隆,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雖然康熙已經親政,但鰲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並不想歸政於他,據當時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此時的鰲拜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這種種的一切,導致了康熙皇帝決意剷除鰲拜集團,但是由於鰲拜黨羽已經遍布朝廷內外,這次行動稍有不慎,必將打草驚蛇,釀成大變。康熙決定不露聲色,於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整日練習布庫(滿族的一種角力遊戲,類似摔跤)為戲,鰲拜見了,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

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鰲拜的時機終於到來,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然後他召鰲拜入宮覲見,鰲拜此前常常出入宮廷,猶如自家家門一樣,所以這次也就沒放在心上,正式由於鰲拜的輕視,於是,康熙周密的布置逮捕鰲拜事宜,最後,等到鰲拜入宮,康熙一聲令下,少年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一代驍將就這樣戲劇性地敗在一群少年手下。

接着,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大臣們審實後,宣布鰲拜30條罪狀,應處以革職、立斬,據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當時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結果,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終於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也確實是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功,且無篡弒之跡,遂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

鰲拜這個人,論其功,戰功赫赫,但是由於自家的驕橫跋扈,目中無人,不能夠認清朝堂上的「潛規則」,最終導致皇帝的爆發,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