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雞豆花是四川地區以雞肉和火腿為原料的特色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講究「吃雞不見雞」、「吃肉不見肉」,將葷料製成素形,即人們所謂的「以葷托素」。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雞豆花「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目錄

目錄

1 簡介 2 做法 3 菜品特色 4 營養價值 5 所獲榮譽

簡介

一道製作極為精細的工藝菜餚,在四川道佛宮觀,香積廚有「吃雞就似雞」、「吃肉就似肉」的烹飪技藝,即將素料製成有葷味的菜餚,即所謂「以素托葷」。

在四川餐館,則反其道而行之,來一個「吃雞不見雞」、「吃肉不見肉」,將葷料製成素形,即人們所謂的「以葷托素」。雞豆花 就是葷托素的代表菜。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和清末時的《四季菜譜摘錄》均有記載。

做法

[原料]

雞脯肉...125克 濕澱粉....40克 熟火腿末...5克 川鹽.....3克 鮮菜心....5根 味精....1.5克 清湯....1500克 胡椒粉...0.5克 雞蛋清....4個

烹製方法

1.將雞脯肉去筋,捶成紅茸,盛入碗內,用清水 50克解散,再加入雞蛋清、濕澱粉、胡椒粉、川鹽 2克,攪成雞漿。鮮菜心放入沸水內焯一下,用清水漂涼,修整齊。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 1300克加川鹽燒沸,再將雞漿加冷清湯調稀攪勻倒入鍋內,輕輕地推動幾下,燒至微沸,將鍋移至小火上沖 10分鐘,待雞漿凝成雪花狀時,先在大湯碗內放入菜心,再將雞豆花舀在其上。鍋內清湯加味精注入碗內,最後在豆花面上撒火腿末即成。

[工藝關鍵]

1.「制茸」是一道關鍵。肉末捶茸,如筋未去盡,就不可能有豆花式的細嫩之質。 2.雞茸、蛋清、豆粉的滲兌比例是第二道關鍵。這裡因原料含水,氣溫、濕度的千差萬別,有不可衡量的問題,有難以言傳的妙處,稍一失調,不是下鍋成坨,就是不能成花;「豆花」時間以湯清、雞茸漿凝聚成團為度。 3.用火是第三道關鍵。火小沖制不熟,火大會衝散花。 原料 雞豆花是用雞脯肉茸、熟火腿和雞清湯製成。成菜形似豆花,質地滑嫩,湯清肉白,鮮美異常。

做法

將母雞脯肉用刀背捶成茸,理棄筋後裝入碗內,加清冷湯澥散,再加雞蛋清、水豆粉、鹽、味精、胡椒粉等和勻。鍋洗極淨後,放清湯燒沸,將雞茸漿倒入攪勻,轉小火煨,待漸漸凝聚成豆花狀時,將氽熟的菜心置於湯碗中,再將雞豆花舀在菜心上,最後將清湯輕輕注入,撒上熟火腿末即成。要制好雞豆花,必須選用老白皮雞的脯肉,捶茸要精細,用湯、蛋清、水豆粉和精鹽比例要恰當,沖豆花時要掌握好火候。

菜品特色

[風味特點]

1.「雞豆花」是四川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2.「雞豆花」色澤雪白,形似豆花,以雞為料,故名。它一入口,你會感到它嫩如豆花之質,細細品嘗,才又感到它的味比豆花更高一籌,而用以沖制「豆花」的湯是一種特製清湯,它也是以雞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這種湯味極鮮美,清澈見底,湯中無一物。正所謂「吃雞不見雞,不似雞肉,恰似雞肉,勝似雞肉。」 3.「雞豆花」為咸鮮味型。色澤潔白,成團不散,質地細嫩,鹹味鮮美,營養豐富,老少咸宜。

另一做法

主料:雞胸脯肉150克 雞蛋白3個 豆苗50克 雞湯400毫升 輔料:食鹽少許 玉米粉1湯匙 黑胡椒粉少許 枸杞少許

雞豆花的做法

將雞胸脯肉的所有筋膜和脂肪去淨 將處理的雞胸肉、蛋清、50克水、鹽、胡椒、玉米粉放入攪拌機中,打成泥 然後倒入沸騰的高湯當中,慢火浸熟而成[1]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