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景略

來自 搜狗圖片 的圖片

黃景略福建惠安人,1930年12月生,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先後在國家文物局和中國理事博物館工作。曾任國家文物局文物處處長、副局長[1]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國家文物局文物處原處長、副局長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

出生地點----福建惠安

民 族----民族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經歷

1956年-1958年底參加河南洛陽東周城址,河北燕下都遺址的分布情況。

1959年參加中國歷史博物館新館的展陳。

1960-1963年底,由文物局派往山西支援曲沃、候馬地區因經濟建設進行的考古工作,任副隊長。具體負責業務工作。

1964年4月-1965年7月,由文物局派往山東協助地方對臨淄齊故城進行勘探,大致了解臨淄遺址的分布情況。

1965-1972年參加四清、「文化大革命」、五七幹校勞動。

1975年協助湖北組織對江陵楚紀南故城進行勘探與發掘。此處,還參加或指導山東曲阜魯故城、日照倆城鎮,湖北宜都紅花套,江西樟樹吳城等遺址的勘探發掘工作。

1976年後,從事考古工作的管理。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公布後,為貫徹該法,主持制定考古工作的有關規則和辦法,有考古發掘的報批,田野工作規程,考古經費預算,以及水下文物保護、考古涉外工作等。從而使考古工作有法可依。

個人成就

發掘了曲沃古城西城城牆,牛村古城南鑄銅遺址,勘探晉國遺址的分布情況。了解到曲沃古城大城址建於東周時期;晉國遺址幾座古城的關係以及鑄銅手工業的分工、技術、性質等。為東周時期晉國文化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風實資料,也為晉國遺址的保護提供了依據。

在當時那艱苦的年代裡,是全國最大的一處考古工地。參加的人員,有幾十人,來自多個單位,水平不齊,工人上百人。提出遺址發掘、記錄、資料保管等方法,從而保證工作的進展,及發掘的科學性。文物局領導,王書莊、陳滋德、謝元璐、謝辰生,以及蘇秉琦先生都親臨工地指導。

舉辦考古領隊培訓班,培養合格的田野領隊人員。成立專家組,建立專家諮詢制度。組織全國的文物普查及《中國文物地圖集》的編寫。先後編寫倆城鎮,燕下都,侯馬鑄銅遺址等考古報告,以及東周鐵器、奴隸社會建築技術及歷代帝王陵寢等文章。

參考來源

  1. 黃景略 ,大河網,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