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河流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河流域,是指黃河水系從源頭到入海這條河流所影響的地理生態區域。習慣上,人們多把黃河流經省區的相關面積稱之為黃河流域。該流域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黃河,中國古代稱大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1]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

黃河流域的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河源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組成,常年積雪,冰川地貌發育;中部地區海拔在1000—2000m之間,為黃土地貌,水土流失嚴重;東部主要由黃河沖積平原組成。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着眼全國發展大局,明確指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刻闡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

流域組成

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它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於巴顏喀拉山脈雅拉達澤峰,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一路歷經5464公里,最後在山東省注入渤海。可謂「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左河」。 黃河是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

黃河的上、中游分界點:內蒙古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河南省桃花峪。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河源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座,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上游:河源至貴德,兩岸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過4000米,河道呈「s」,河源段400公里內河道曲折,兩岸多湖泊、草地、沼澤,河水清水流穩定,水分消耗少,產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氣候為高原寒冷,魚類系中亞高原區系,種類少,資源豐富。魚類資源長期未被開發利用。

中游:貴德至孟津,多經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貴德到劉家峽山谷極為深削,河寬50-70米,最狹處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狹窄崖陡,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峽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庫,黃河出青銅峽後進入河套,形成大片沖積平原,水流平緩,鯉鯽、鲶魚類資源較豐富。黃河流經河口鎮,折向南行,穿行秦、晉峽谷,到龍門全長只有718公里,落差611米,比降大,龍門以下到潼關130公里河段, 納汾、渭、涇、洛諸水,水量大增,泥沙大量淤積,河道不穩定,鯉魚資源豐富,中游經黃土高坡,攜帶大量泥沙,給下游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關鍵河段。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下游: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該段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主要支流。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公里,占幹流全長的31.2%。

流域面積

(一)五六十年代採用的流域面積
歷代史書上沒有記載黃河確切的流域面積。1954年,黃河規劃委員會在編制《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時,根據當時的地形圖量算(大部分為百萬分之一地形圖),黃河流域面積為745100平方公里,河道長4845公里。

截至20世紀60年代,《黃河流域水文年鑑》上一直把黃河羅家屋子作為黃河入海口,流域面積為737699平方公里。

(二)20世紀70年代重新量算提出的成果
隨着黃河流域新測地形圖的陸續出版,為適應黃河治理開發的需要,黃委會與沿黃各省區水文總站協作,從1972年3月開始,按統一的方法和技術標準,以國家測繪總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1969年分別出版的五萬分之一航測圖或實測圖為主,對黃河干支流的流域特徵值,重新進行了量算,並將新量成果向水電部作了報告。

水電部在[1973]水電水字第100號文中批覆:同意「將新量成果,專冊刊印,公布使用,水文年鑑從1971年起改用新量成果」。黃河流域面積原為737699平方公里,新量成果為752443平方公里。黃河幹流全長原為4845公里,新量成果為5464公里。以往「黃河流經八省區的」提法,改為流經九省區,即: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陝西省、河南省和山東省。

這次新量黃河流域集水面積752443平方公里,較原《黃河水文年鑑》刊印的集水面積737699平方公里大14744平方公里。其中有7424平方公里是由於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的集水面積以往未計人黃河流域之內造成的。

黃河流域範圍內,黃河幹流寧蒙河套河段南部,有一片內流區。該地區屬鄂爾多斯高原,包括庫布齊沙漠和毛烏素沙漠。是內蒙古、陝西、寧夏的接壤地帶。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其中3.6萬平方公里屬內蒙古自治區,0.5萬平方公里屬陝西省,0.1萬平方公里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內乾旱、冰雹、風沙災害嚴重。年平均降水量為200~400毫米,多以暴雨形式出現。年平均蒸發量1400~1800毫米。天然年徑流量3.12億立方米,年徑流深只有7.4毫米,且水質較差。本地區的治理和開發與黃河關係密切。

1986年以後,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期間,決定將黃河流域範圍內的內流區面積計入,黃河流域面積修訂為79.5萬平方公里。黃河集流面積仍為75.2萬平方公里。

(三)當代的流域範圍及流域面積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落差4480米。黃河流域位於東經96°~119°、北緯32°~42°之間,東西長約1900公里,南北寬約1100公里。黃河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包括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河口鎮以上為黃河上游,河道長3472公里,黃可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河口鎮至桃花峪為中游,河道長1206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道長786公里,流域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歷史上黃河下游由於頻繁改道遷徙,曾流經今河北、天津、河南、山東、安徽、江蘇6省市。現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省區,從山東省境注入渤海。其中青海省的黃河流域面積最大,達15.3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總面積的19 .1%:山東省最少,僅1.3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1.6%。寧夏回族自治區有75,2%的面積在黃河流域內;陝西、山西兩省分別有67.7%和64.9%的面積在黃河流域內。

青、甘、寧、內蒙古、晉、陝6省區的省會或自治區首府均在黃河流域內。豫、魯兩省省會雖然不在流域內,但都位於黃河之濱,與黃河的關係十分密切。

黃河流經的8省區中,據1995年行政區劃的統計,黃河流域共涉及69個地區(州、盟、市)、329個縣(旗、市),其中全部位於黃河流域內的縣(旗、市)共有236個。

地質變遷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故記述黃河的河道變遷及水系情況,先說古黃河的地質演進,繼述人類活動時期黃河下游的變遷,再述現有水系的分布與特點,以及流域範圍和相關密切地區。

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1.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2.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3.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黃河變遷的情況有歷史傳說及史料記載,可資查考。

已有的地學資料表明,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了中國大陸的輪廓,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塑造出中國自西向東三大階梯的地貌格局。黃河的形成與發展即受制於這一地質、地貌條件。據地學家的研究,黃河約有150萬年孕育發展的歷史,先後經歷過若干獨立的內陸湖盆水系的孕育期和各湖盆水系逐漸貫通的成長期,最後形成為一統的海洋水系。

一、古黃河胚胎孕育期
在第三紀和第四紀的早更新世(距今150萬年~115萬年),華北——塔里木古陸塊上有着許多古湖盆,在當代黃河所在的區域內,自西而東有:共和、西寧、隴西、寧南、銀川、河套、陝北、晉西、隴東、汾渭、洛陽、沁陽及華北等古湖盆。直到晚早更新世西部又增添了古扎陵、鄂陵湖和古若爾蓋湖。

由於西高東低梯形台地的形成,每個湖盆都是當地河流的歸宿,今天的渤海,當時也是湖。這些湖盆水系互不聯通,各自成為獨立的內陸水系,拉加寺以下共和湖盆水系,劉家峽以下銀川湖盆水系,由河曲以下一系列小型湖泊匯入的汾渭湖盆水系,以及華北湖盆水系。這些湖盆水系的形成與發展,孕育着黃河的誕生。

二、古黃河誕生成長期
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本區地殼產生明顯的差異性構造運動,湖盆之間的隆起帶上升強烈,引起河流急劇下切,不僅使早期已具雛形的古河道繼續加深增寬,而且區域性水文網絡開始出現,某些地段由於水流強烈的溯源侵蝕逐步連通形成大河,有的湖盆萎縮,甚至被疏乾涸。

大體上在早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50萬年間)阿尼瑪卿山以東地區地殼出現大面積抬升,隆起段的河流負向侵蝕強烈,首先是共和湖和汾渭湖被拉開,湖泊漸次消亡,從龍羊峽至小浪底,所有的河谷地段普遍發育着最高一級階地——第四級基座階地,記下了古黃河的發育里程。

從晉陝、三門峽、孟津峽谷和蘭州等寬谷地段古黃河及其支流發育的第三級基座階地,共和盆地、汾渭盆地發育良好的三級階地,以及陝北、隴東、寧南、隴西地區的(土掌)地和(土丈)地,都是發育在晚中更新世(距今50萬年~10萬年之間),它的割切深度一般30~50米,最深達70米,說明這是古水文網的大發展時期。至此,除共和盆地以西和沁陽盆地以東仍為獨立湖盆水系外,其餘地段古黃河已相互溝通,古黃河流域中都已出現統一的古水文網系統,河道也基本定型。

綜上所述,在長達105萬年的中更新世,是黃河發育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即由多元的獨立湖盆水系,逐步發展成為一條統一的古黃河的過渡時期。

三、海洋水系的形成
距今10萬年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系流域內古水文網發育的歷史性轉折期。在此期間古水文網系統發育的特點是:大部分古湖盆已淤積消亡,少數存留的水域面積也大為縮小,如扎陵、鄂陵、若爾蓋、臨河、冀中及天津等古湖泊。此外,古冀中湖因泥沙淤積使湖區面積大為縮小,其東側斷隆上升,將古湖一分為二,位於北部者仍稱冀中湖,展布於南部者稱古長垣湖。

今天津以東水域為海水所侵占,稱為古渤海,古黃河經天津湖入海。古黃河中、上游段,不論幹流域支流,普遍發育有第二級階地,峽谷與寬谷段為基座型,只有東部裂谷盆地段為堆積型,且以上疊式為主。階地的成因,除銀川、臨河兩處為湖成外,其他均為河流階地,說明當時河流的侵蝕比較強烈。各河段的沉積厚度很不一致,隆起段比較薄,一般不超過30米;盆地段較厚,自15~400米不等。由此可知,晚更新世時裂谷盆地下降幅度大,隆起上升幅度也很大。所以,高原古黃土溝谷切割非常厲害,並且形成完整的古溝道系統。

當古黃河貫通古湖盆入海後形成為海洋水系,海平面就成為全河統一的侵蝕基準面,河床縱剖面在海平面升降控制下進行調整,並向統一的均衡曲線方向發展。從此黃河河床進入統一的調整階段。上升段的河流作用以負向侵蝕為主,而急劇下沉的裂谷段則大量淤積,產生削高填低的夷平過程。

在距今10000年至3000年的早、中全新世時期,河水上下貫通,古湖盆大都乾涸、消亡,溝系發育迅猛,尤其是黃土高原,出現「千溝萬壑」,是古黃河水系的大發展時期。隨之土壤侵蝕嚴重,河水泥沙巨增。在此期間,古渤海曾兩次西侵,而以中全新世入侵的範圍為最大,西部邊界大體達今運河附近,並在此地帶留下古貝殼堤的遺蹟。由於洪水泥沙增加和海平面升高,河水排泄受阻,因而造成遠古洪荒時代,留下大禹治水的傳說。

氣候特徵

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山脈眾多,東西高差懸殊,各區地貌差異也很大。又由於流域處於中緯度地帶,受大氣環流和季風環流影響的情況比較複雜,因此流域內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顯著。氣候要素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着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冬季受來自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天氣寒冷,乾燥少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光照充足、高溫、降水豐沛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早在上古時代,在此誕生了農耕文明,是我國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區域。按照中央氣象局對全國的氣候區劃,黃河流域主要屬於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

黃河流域的氣候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較強
黃河流域的日照條件在全國範圍內屬於充足的區域,全年日照時數一般達2000~3300小時;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之間;僅次於日照最充足的柴達木盆地,而較黃河以南的長江流域廣大地區普遍偏多l倍左右。

黃河流域的太陽總輻射量在全國介於中間狀況,北緯37°以北地區和東經103°以西的高原地帶,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年;其餘大部分地區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雖然不及國內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強,但普遍多於東北地區和黃河以南地區,為我國東部地區的輻射強區。

二、季節差別大、溫差懸殊
黃河流域地區季節差別大,上游青海省久治縣以上的河源地區為「全年皆冬」;久治至蘭州區間及渭河中上游地區為「長冬無夏,春秋相連」;蘭州至龍門區間為「冬長(六七個月)、夏短(一二個月)」;流域其餘地區為「冬冷夏熱,四季氣溫變化分明」。到了清明時節,黃河流域及以南的地區幾乎不再下雪,這也就是為什麼清明斷雪的原因。

溫差懸殊是黃河流域氣候的一大特徵。總的來看,隨地形三級階梯,自西向東由冷變暖,氣溫的東西向梯度明顯大於南北向梯度。年平均氣溫為-4℃左右的最低中心處於河源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域極端最低氣溫出現於河源區的黃河沿站,曾有過-53.0°c的記錄(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氣溫為12—14℃的高值區則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境內,流域極端最高氣溫的記錄出現在河南省洛陽地區的伊川站,其值達44.2C(1966年6月20日)。

黃河流域氣溫的年較差比較大,總趨勢是北緯370以北地區在31~37℃之間,北緯370以南地區大多在21~31℃之間。

黃河流域氣溫的日較差也比較大,尤其中上游的高緯度地區,全年各季氣溫的日較差為13~16.5℃,均處於國內的高值區或次高值區。

三、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
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650毫米之間,中上游南部和下游地區多於650毫米。尤其受地形影響較大的南界秦嶺山脈北坡,其降水量一般可達700~1000毫米,而深居內陸的西北寧夏、內蒙古部分地區,其降水量卻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分布不均,南北降雨量之比大於5,這是我國其他河流所不及的。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雨季。流域冬干春旱,夏秋多雨,其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盛夏7~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總量的四成以上。流域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十分懸殊,年降水量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約為1.7~7.5,變差係數Cv變化在0.15~0.4之間。

四、濕度小、蒸發大
黃河中上游是國內濕度偏小的地區,例如吳堡以上地區,平均水汽壓不足8百帕,相對濕度在60%以下。特別是上游寧夏、內蒙古境內和龍羊峽以上地區,年平均水汽壓不足6百帕;蘭州至石嘴山區間的相對濕度小於50%。

黃河流域蒸發能力很強,年蒸發量達1100毫米。上游甘肅、寧夏和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屬國內年蒸發量最大的地區,最大年蒸發量可超過2500毫米。

五、冰雹多,沙暴、揚沙多
冰雹是黃河流域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據統計,黃河上游蘭州以上地區和內蒙古境內全年冰雹日數多超過2天,其中東經1000以西的廣大地區多於5天,特別是瑪曲以上和大通河上游地區多達15~25天,成為黃河流域冰雹最多的區域,也是國內的冰雹集中區。

沙暴和揚沙主要由大風所引起,並且與當地(或附近)的地質條件及植被狀況密切相關。據統計,流域的寧夏、內蒙古境內及陝北地區,由於多年平均大風日數均在30天以上,區域內又有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全年沙暴日數大多在10天以上,揚沙日數超過20天;有些年份沙暴最多可達30~50天,揚沙日數超過50天。此外,在汾河上游和小浪底以下沿黃的河南省境內,還各有一個年沙暴或揚沙日數超過20天的區域,後者主要與黃河較大範圍沙灘地的存在有關。

六、無霜期短
黃河流域初霜日由北至南、從西向東逐步開始,並且同緯度的山區早於平原、河谷和沙漠。如黃河上游唐乃亥以上初霜日平均在8月中、下旬,而黃河中下游一般在10月上、中旬;流域其餘地區在9月份。流域終霜日遲早的分布特點與初霜日正好相反,黃河下游平原地區較早,平均在3月下旬,而上游唐乃亥以上地區則晚至8月上、中旬,其餘地區介於兩者之間。

由此可見,黃河流域無霜期較短,即使是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其無霜日也只有200天左右;而上游久治以上地區平均不足20天,可以說基本上全年有霜;流域其餘地區介於兩者之間。

河流水系

概況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省(區),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公里。黃河的突出特點是「水少沙多、水沙異源」。全河多年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僅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

黃河流域內人均水量593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水量的25%;耕地畝均水324立方米,僅為全國耕地畝均水量的17%。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千克/立方米,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黃河水、沙的來源地區不同,水量主要來自蘭州以上、秦嶺北麓,泥沙主要來自河口鎮至龍門區間與涇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區。

黃河源

青海省瑪多縣多石峽以上地區為河源區,面積為2.28萬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屬湖盆寬谷帶,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勢雄渾,西有雅拉達澤山,東有阿尼瑪卿山(又稱積石山),北有布爾汗布達山,南以巴顏喀拉山與長江流域為界。湖盆西端的約古宗列,是黃河發源地。 [10]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征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扎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元鼎奉使入蕃,途經河源區,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顏喀拉山)。

正式派員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榮祿公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歷時4個月,查明兩大湖的位置(元史稱「二巨澤」,合稱「阿剌腦兒」),並上溯到星宿海,之後繪出黃河源地區最早的地圖。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錫、舒蘭探河源。探源後他們繪有《星宿河源圖》,並撰有《河源記》,指出「源出三支河」東流入扎陵湖,均可當作黃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測圖。乾隆年間齊召南撰寫的《水道提綱》中指出:黃河上源三條河,中間一條叫阿爾坦河(即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測量,歷時4個月,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軍區邀請有關單位組成考察組,進行實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為河源的建議。1985年黃委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誌。

幹流

根據流域形成發育的地理、地質條件及水文情況,黃河幹流河道可分為上、中、下游和11個河段。

一、上游 河源至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為上游,河道長3471.6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積的53.8%。

黃河上游瑪多縣多石峽以上稱河源區。河源當地稱瑪曲。「瑪」即瑪夏,藏語意為孔雀,「曲」是河,「瑪曲」即孔雀河。孔雀河起始於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卡日扎窮山的瑪曲曲果日(意即黃河源頭山),山坡前有眾多的泉群,泉群匯集成東、中、西三股泉流,東股最大,冬季不結冰不斷流,當地藏民稱它是瑪曲曲果(黃河源頭),其地理位置為東經95°59′24″及北緯35°01′18″。三股泉流匯合後,串聯許多大小水泊,逐漸形成了一條6~9米寬的小河,緩緩東北流入約古宗列。約古宗列是一個海拔4500米左右的盆地,東西長20餘公里,南北寬約13公里,盆地西部是雅拉達澤山,北部是扎尕喀州山,東南部是洋咯拉折山,盆地內散布着眾多的水泊,水泊間為水草豐美的沼澤草甸,歷來就是當地牧民的冬季牧場。每當春回大地,盆地里碧草如茵,百花吐艷,景色更加絢麗,所以,藏族同胞親切地稱這個盆地叫約古宗列,意即「炒青稞的淺鍋」。

穿行在約古宗列盆地的河段,又稱約古宗列曲,它串聯大小水泊,蜿蜒東北行,穿過第一個峽谷——茫尕峽(長18公里)進入瑪涌。瑪涌即黃河灘,自茫尕峽出口至扎陵湖,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黃河灘的西半部分就是著名的星宿海。星宿海實際並不是海,東西長20多公里,南北寬10多公里,是一片遼闊的草灘和沼澤。灘面海拔高程4350米左右。灘內有大小各異的水泊密布,大的數千平方米,小的只有幾平方米,水泊水深一般1米左右,四周生長茂密的雜草,夏秋百花盛開,藏語稱它為「錯岔」,意思是花海子,水泊在夕陽照耀下,燦若群星,星宿海即由此而得名。

黃河流經星宿海,先後接納西北方向流來的扎曲和西南方向流來的卡日曲,水量大增,繼續東行約20公里,穿過一段低矮的谷地和沼澤草甸,進入扎陵湖和鄂陵湖。這兩個湖泊海拔高程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出鄂陵湖東行65公里流經黃河上游第一座縣城瑪多。黃河幹流上第一座水文站——黃河沿水文站即設於此地。黃河沿以上流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年水量5億立方米,平時河面寬30~40米,儼然已是一條大河了。

瑪多至下河沿河段:河道長2211.4公里,水面落差2985米,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黃河流經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地質條件複雜。龍羊峽以上,大部位於青藏「歹」字型構造體系的首部,龍羊峽以下受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系的控制,地殼扭曲,褶皺發育,形成了一系列走向北西或近乎東西向的大山。黃河流經這些山谷或沿着較大斷裂發育,其水流方向多與山地走向正交或斜交,河谷忽寬忽窄,出現川峽相間的河谷形態。見表1-2。

沿河川地大小不一,川地河段一般長數十公里,短的有7~8公里,長的可達200~300公里。川地周圍高山環繞,構成一個個小盆地,氣候較山地溫暖,土地肥沃,引黃河水灌溉方便,生產條件較好,大都是當地工農業生產基地,很多縣城如達日、貴德、尖扎、循化、靖遠都設在川地中。西北名城蘭州市也是位於皋蘭川上。

峽谷河段也長短不一,險峻不同,短的僅數公里,長的可達200公里,峽谷總長約占該河段的40%。峽谷兩岸通常是陡峭的山崖,高出河面百餘米至600~700米不等,河面寬僅30~50米,下段河谷稍寬,約200~300米。最長的峽谷是拉加峽,位於青海、甘肅交界的瑪曲、瑪沁、同德縣境,由許多連續的峽谷組成,全長216公里,上下口落差588米,蘊藏的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最窄的野狐峽,長33公里,左岸為40~50米高的石樑,右岸為峭壁,高達100米,兩岸岸距很小,河寬僅10餘米,從峽底仰視,僅見青天一線。比降最陡的峽谷是龍羊峽,位於青海省共和、貴德縣境,峽長38公里,落差235米,縱比降6.1‰。

河段內已建成龍羊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等水電站及水利樞紐,正在建設李家峽、大峽水電站。黃河開發建設,對促進西北地區工農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河沿至河口鎮河段:河道長990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水面落差246米,河道比降2.5‱,是寬淺的平原型沖積河流。本河段開始由南向北,至三盛公逐漸折向東流,到河口鎮則又轉向南流,構成為著名的「黃河河套」。下河沿至石嘴山一段,黃河流經富饒的寧夏平原,河道長317公里,河寬400~3000米,比降為4.5‱,河床由砂卵石組成。石嘴山至磴口,黃河穿行於烏蘭布和沙漠與鄂爾多斯台地之間,河長88公里,比降2.9‱,河床縮窄,局部地段有礫石基岩出露,水面寬300~700米,河道兩岸沙丘起伏,一望無際。磴口至河口鎮,黃河蜿蜒於內蒙古河套平原之上,河長585公里,河寬500~2500米,比降1.3‱,水流緩慢,是彎曲型的平原河道。河段內已建成青銅峽、三盛公兩座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灌區、內蒙古三盛公灌區是荒漠中的兩大綠洲,也是重要的農業基地。河段內右岸高地為地形稍有起伏的平緩荒漠和乾旱草原,有豐富的後備土地資源。

本河段支流匯入較少,河道微有淤積。洪水主要來自蘭州以上,為了保護平原免受洪凌災害,寧夏、內蒙古境內均修有堤防。

二、中游 黃河自河口鎮至河南鄭州市的桃花峪為中游。中遊河段長1206.4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

黃河自河口鎮急轉南下,直至禹門口,飛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比降為8.4‱。滾滾黃流,奔騰不息,將黃土高原分割兩半,構成峽谷型河道。以河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陝西省,因之稱晉陝峽谷。

晉陝峽谷位於鄂爾多斯地台向斜與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構造較簡單。河谷出露的基岩,除上段萬家寨至天橋和下段禹門口附近為寒武、奧陶系灰岩外,其餘多為二迭、三迭系砂頁岩。這段河道與上游彎曲的川峽相間型河道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河段河道比較順直,河穀穀底寬,絕大部分都在400~600米。寬谷但無大的川盆地。峽谷兩岸是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支流水系特別發育,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56條。本峽谷段流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積的15%。區間支流平均每年向幹流輸送泥沙9億噸,占全河年輸沙量的56%,是黃河流域泥沙來源最多的地區。 [11] 晉陝峽谷河段,磧流較多,下段的壺口瀑布,是黃河幹流唯一的瀑布。壺口瀑布左岸位於山西吉縣,右岸位於陝西宜川縣。黃河由250~300米寬的水面,驟然束窄,從17米的高處,跌入30~50米寬的石槽里,像一把巨壺注水,故有「壺口」之名。洪流奔騰澎湃,景色極為壯觀。壺口瀑布是由於地殼運動,發生斷裂而形成。河水經年累月對河床下切,「溯源侵蝕」使瀑布跌坎由龍門附近不斷向上游後退。

晉陝峽谷的末端是龍門。這裡形勢險要,兩岸斷崖絕壁,猶如刀劈斧削。左岸的龍門山與右岸的梁山隔河對峙,使河寬縮至100米左右。滾滾河水奪門衝出,氣勢磅礴,詩人李白留有「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的絕唱。龍門,相傳是大禹所鑿,《水經注》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所以龍門又稱禹門口。禹門口下游有一座石島橫臥河中,名曰「水面石舟」,上刻有「龍門」二字,字大如斗,遒勁有力。水面石舟左邊為黃河流路,右邊為黃河大水時分流處,寬約50米,名曰駱駝巷。元代在這裡建有禹王廟,後代屢有修葺,廟宇、樓閣、棧道,組成宏偉的禹王廟建築群。可惜這些珍貴的建築,在日軍侵華期間被破壞殆盡。

龍門是連接晉陝交通的古道渡口,歷史上靠木船擺渡。解放前建有鐵索橋,西安~侯馬的鐵路和公路,都在此通過,建有現代化的橋樑,面貌發生了徹底變化。

黃河出晉陝峽谷,河面豁然開闊,水流平緩。從禹門口至潼關,河道長125公里,落差52米,比降4‱。河谷寬3~15公里,平均寬8.5公里。河道灘槽明顯,灘面寬闊,灘地面積達600平方公里。灘面高出水面0.5~2.0米。本段河道沖淤變化劇烈,主流擺動頻繁,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屬遊蕩性河道。禹門口至潼關區間流域面積18.5萬平方公里,匯入的大支流有渭河和汾河。

黃河過潼關折向東流356公里至河南鄭州市桃花峪,落差231米,平均比降6‱。其中,三門峽以上113公里的黃土峽谷,較為開闊。三門峽以下至孟津151公里,河道穿行於中條山與崤山之間,是黃河最後的一個峽谷段,界於河南、山西之間,故稱晉豫峽谷。谷底寬200~800米,出露基岩除三門峽為閃長玢岩,八里胡同為石灰岩外,其餘多為三迭、二迭系砂頁岩層。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大支流有洛河及沁河,區間流域面積4.2萬平方公里,是黃河流域常見的暴雨中心。暴雨強度大,匯流迅速集中,產生的洪水來勢猛,洪峰高,是黃河下游洪水的主要來源之一。孟津以下,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河段。南依邙山,北傍青風嶺,部分地段修有堤防。

三、下游 黃河桃花峪至入海口為下游。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僅占全流域面積的3%,河道長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緩,平均1.11‱。下遊河道橫貫華北平原,絕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約束。河道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成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嶺。

受歷史條件的限制,黃河下游現行河道呈上寬下窄的格局。桃花峪至蘭考東壩頭河段長136公里,系明清河道,兩岸堤防已有300~500年的歷史。東壩頭至陶城鋪河段長236公里,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泛流了20多年後才逐漸修築堤防。陶城鋪以下系大清河故道。

桃花峪~高村河段長206.5公里,兩岸一般堤距5~14公里,最寬達20公里,河道寬淺,河心多沙洲,水流散亂,沖淤變化劇烈,主流遊蕩不定,是典型的遊蕩性河道。由於水流受膠泥嘴、險工和高灘崖的制約,河道形成若干節點,對河勢有一定的控導作用。過去由於主槽擺動,造成嚴重的灘地坍塌。據調查1949~1958年鄭州至孫口河段每年平均塌失灘地53平方公里,其中絕大部分在高村以上。

高村至陶城鋪河段,長165公里。堤距1.5~8.5公里,主槽擺幅及速率,較遊蕩性河段小,一般在3~4公里,屬於遊蕩性河道與彎曲性河道之間的過渡性河段。經過整治,河槽已漸趨穩定。陶城鋪至利津河段,長310多公里,堤距0.4~5公里,兩岸險工、控導工程鱗次櫛比,防護段長占河長的70%,河勢已得到基本控制,平面變化不大,屬於彎曲性河道。

利津以下是黃河的河口段。黃河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之間,濱海區海洋動力較弱,潮差一般1米左右,屬弱潮多沙、擺動頻繁的陸相河口。

由於黃河將大量泥沙輸送到河口地區,大部分淤在濱海地帶,填海造陸,塑造了黃河三角洲。隨着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隨之改道變遷。歷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1949年後曾經三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河口段河道長也不斷變化。90年代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流經清水溝後逐步淤積塑造的新河道。近40年間,黃河年平均輸送到河口地區的泥沙約10億噸,年平均淨造陸面積25~30平方公里(河口淤積扣除三角洲海岸蝕退)。黃河入海河道淤積延伸,造成黃河溯源淤積,其影響可上溯到濟南以上,是下遊河道淤積抬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黃河泥沙填海造陸,使三角洲土地面積逐漸擴展,並為濱海石油開採創造了有利條件。

主要支流

一、白河和黑河 白河、黑河是黃河上游四川省境內的兩條大支流,位於黃河流域最南部,流經川北若爾蓋高原,兩河分水嶺低矮,無明顯流域界,存在同谷異水的景觀,加之流域特性基本相同,堪稱「姊妹河」。 黑河(又稱墨曲),因兩岸沼澤泥炭發育,河水呈灰色而得名。白河(又稱嘎曲),地勢較高,泥炭出露不明顯,河水較清。

二、洮河 洮河是黃河上游右岸的一條大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傾山東麓,於甘肅省永靖縣匯入黃河劉家峽水庫區,全長673公里,流域面積25527平方公里,按溝門村水文站資料統計,年平均徑流量5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0.29億噸,平均含沙量僅5.5公斤每立方米,水多沙少。在黃河各支流中,洮河年水量僅次於渭河,居第二位。徑流模數每平方公里為20.8萬立方米,僅次於白河、黑河,是黃河上游地區來水量最多的支流。

三、湟水 湟水是黃河上游左岸一條大支流,發源於大坂山南麓青海省海晏縣境,流經西寧市,於甘肅省永靖縣付子村匯入黃河,全長374公里,流域面積32863平方公里,其中約有88%的面積屬青海省,12%的面積屬甘肅省。

四、大黑河 大黑河位於內蒙古河套地區東北隅,是黃河上游末端一條大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卓資縣境的壩頂村,流經呼和浩特市近郊,於托克托縣城附近注入黃河,幹流長236公里,流域面積17673平方公里。流域內盆地面積5154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29%,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縱橫,是自治區的重要糧食基地之一。北部為山區,約占流域面積的54%,其餘為黃土丘陵區。在內蒙古境內,黃河流向由西向東,大黑河幹流由北東方向流來,形成對流格局,故稱逆向支流。

五、窟野河 窟野河是黃河中游右岸的多沙粗沙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勝市的巴定溝,流向東南,於陝西省神木縣沙峁頭村注入黃河,於流長242公里,流域面積8706平方公里。據溫家川水文站1954~1980年實測資料統計,年徑流量7.47億立方米,年輸沙量1.36億噸,平均含沙量高達182公斤每立方米,是黃河平均含沙量的6.4倍,流域輸沙模數每平方公里高達1.56萬噸,中下游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每平方公里竟高達2~3萬噸,是黃河流域土壤侵蝕最嚴重的地區。泥沙顆粒粒徑大於0.05毫米的粗泥沙占總沙量的60%,因此,窟野河流域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區之一,對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有嚴重影響。

六、無定河 無定河是黃河中游右岸的一條多沙支流,發源於陝西省北部白于山北麓定邊縣境,流經內蒙古伊克晤盟烏審旗境,流向東北,後轉向東流,至魚河堡,再轉向東南,於陝西清澗縣河口村注入黃河,全長491公里,流域面積30261平方公里。據川口水文站1957~1967年實測資料統計,平均年徑流量為15.35億立方米,年輸沙量2.17億噸,平均含沙量141公斤每立方米,輸沙總量僅次於渭河,居各支流第二位。

七、汾河 汾河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縱貫山西省境中部,流經太原和臨汾兩大盆地,於萬榮縣匯入黃河,幹流長710公里,流域面積39471平方公里,是黃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汾河流域面積占山西省面積的25%,地跨47個縣市,人口917萬,耕地1760萬畝,分別占全省人口37%,耕地30%,其中水澆地719萬畝,占全省44%。許多重要工業城市,如太原、榆次、臨汾、侯馬等,集中分布在汾河的兩大盆地中,地位十分重要。

八、渭河 渭河位於黃河腹地大「幾」字形基底部位,西起烏鼠山,東至潼關,北起白于山,南抵秦嶺,流域面積13.48萬平方公里,為黃河最大支流。按華縣及(氵狀)頭水文站測驗資料合計,渭河年徑流量100.5億立方米,年輸沙量5.34億噸,分別占黃河年水量、年沙量的19.7%和33.4%,是向黃河輸送水、沙最多的支流。渭河流域範圍包括陝、甘、寧三省區的87個縣市,人口2406萬,耕地5867萬畝,分別占黃河流域人口的28.5%和耕地的30.4%。寶雞峽以東地區是有名的關中平原,大型灌區集中連片,大中城市很多,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九、洛河 洛河,發源於陝西省華山南麓藍田縣境,至河南省鞏縣境匯入黃河,河道長447公里,流域面積18881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42公里,流域形狀狹長。據黑石關水文站資料統計,年平均徑流量34.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0.18億噸,平均含沙量僅5.3公斤每立方米,徑流模數每平方公里為18.2萬立方米,水多沙少,是黃河的多水支流之一。流域範圍包括陝西、河南兩省21個縣市,總人口569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達301人。

十、沁河 沁河發源於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自北而南,過沁潞高原,穿太行山,自濟源五龍口進入沖積平原,於河南省武陟縣南流入黃河。河長485公里,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

十一、金堤河 金堤河發源於河南新鄉縣境,流向東北,經豫、魯兩省,至台前縣張莊附近穿臨黃堤入黃河。滑縣以下幹流長158.6公里,是一條平原坡水河流。主要支流有黃莊河(包括柳青河)、回木溝和孟樓河等。流域形狀上寬下窄,呈狹長三角形,面積4869平方公里,總人口288萬,耕地530萬畝。

十二、大汶河 大汶河發源於山東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由東向西匯注東平湖,出陳山口後入黃河。幹流河道長239公里,流域面積9098平方公里。習慣上東平縣馬口以上稱大汶河,幹流長209公里,流域面積8633平方公里;以下稱東平湖區,流域面積(不包括新湖區)465平方公里.

主要湖泊

黃河是由許多個湖盆水系演變而成的,到目前為止殘留下來的湖泊較大的只有3個,它們是河源區的扎陵湖、鄂陵湖和下游的東平湖。

一、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為構造湖,是由古代的大湖盆演變而成的。大約在上新世末,由於喜馬拉雅運動大規模隆起,青藏高原在隆起過程中,因差異運動沿斷裂帶出現湖盆的相對下沉,奠定了湖泊的基礎。早更新世,湖盆範圍大一倍多,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初,以鄂陵湖為中心,湖盆繼續相對沉降。那時茫尕峽以下的地區和扎陵湖、鄂陵湖還是統一的水體。晚更新世以來,盆地仍以鄂陵湖為中心繼續相對沉降,統一的湖泊逐漸「解體」,扎陵湖和鄂陵湖在這時已完全分離,湖邊還分出許多小的湖泊,到目前為止,尚保留有70多個。這些小湖與大湖之間,一般被砂礫石自然堤隔開,湖體下沉、湖面退縮的痕跡十分清楚。扎陵湖和鄂陵湖是國內海拔較高的淡水湖。

二、東平湖 東平湖是黃河下游僅有的一個天然湖泊,地處山東梁山、東平和平陰三縣交界處,北臨黃河,東依群山,東有大汶河來匯,西有京杭運河傍湖直接入黃。

社會經濟

經濟概況

據1990年資料統計,黃河流域人口978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6%。耕地面積1.79億畝,占全國的12.5%。

黃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國農業經濟開發地區。上游的寧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黃灌區都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之一。黃河上中游地區仍比較貧困,加快這一地區的開發建設,儘快脫貧致富,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重心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意義。

歷史上黃河流域工業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建立了一批能源工業、基礎工業基地和新興城市,為進一步發展流域經濟奠定了基礎。能源工業包括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原煤產量占全國產量的一半數以上,石油產量約占全國的l/4,已成為區內最大的工業部門。鉛、鋅、鋁、銅、鉑、鎢、金等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以及稀土工業有較大優勢。全國八個規模巨大的煉鋁廠,黃河流域就占個。

防洪保護區

據1990年資料統計,12萬平方公里』的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共有人口780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8%。耕地面積10699萬畝,占全國的7.5%。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是中國重要的糧棉基地之一,糧食和棉花產量分別占全國的7.7%和34.2%,農業產值占全國的8%。區內還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業基地,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然資源

黃河流域土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豐富,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發展潛力很大。

流域內現狀有耕地1.79億畝,林地1.53億畝,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流域上游地區的水能資源、中游地區的煤炭資源、下游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都十分豐富,在全國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的「能源流域」。例如,位於河口的勝利油田,為中國的第二大油田。

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1990年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其中具有全國性優勢(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硅質原料、煤、鋁土礦、鋁、耐火粘土等8種。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相對集中,為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漁業資源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句、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鲶魚等,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鲶魚等。據《黃河魚類志》記載,黃河水系(包括支流)至少有土著魚類177種。

黃河主要漁獲物種類也有變化,幹流中的魚類,歷史上以鯉魚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國內,進入二十一世紀產量已明顯下降。60年代以前中游陝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占60~70%,居漁獲物組成的首位,據81~82年對陝西黃河港口段漁獲的調查近十多年的變化,漁獲物中鯉魚僅占21%,而以鲶魚取代主要地位,占41.1%;其次為黃顙魚,占26.3%。19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幹流漁獲物調查,其中鯉魚僅為20%,而鲶魚則多達60%,成為主要漁獲物。下游山東段50年代初鯉魚在總產量中占50~70%,到60年代則下降為15%,至81~82年據調查又降低僅占7.1%。黃河主要流經的八省、區漁業勞動力的狀況為:除青海省一直沒有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專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降為11320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3.0%及2.1%;兼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4843人,83年增為25873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8.9%及5.7%。30多年來,黃河漁獲物中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其漁獲群體的組成也起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調查黃河潼關港口河段漁獲物中的鯉魚,多數為3齡,平均每尾0.7公斤的個體占44.7%,其次為4齡,平均體重1.5公斤的個體占28.4%。

主要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作業所使用的漁具漁法, 為上、中游以刺網為多,也有地拉網,刺網有單層及三層之分, 以三重流刺網效率較好。另外還有滾釣、釣鈎及卡子等種類來多,在中游地帶僅四、五種。

漁區特性:上游:裂腹魚亞科和條鰍亞科8種;中游:鯉、鯽、鲶魚;下游:刀鱭、鯉、草魚、鲶魚。

流域簡史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半坡氏族是中國黃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黃河流域是中國大地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區域,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氣候特徵表現為「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光照足、高溫、降水豐沛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

黃河是一條相對年輕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治理規劃

治理成就

治理黃河,最早可追溯到傳說中的鯀、治河,隨後創建了堤防,秦代已統一了下游堤防體系。西漢賈讓、東漢王景、元代賈魯、明末潘季馴和清代的靳輔、陳潢等,對防洪的理論和實踐均有重要貢獻,其中以潘季馴的束水攻沙方略影響最大。近代水利學者李儀祉提出了黃河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方略,主張在上中游廣修水利,植樹造林,建攔洪水庫;在下游整治河槽,淤灘沖槽和開闢減河排洪。德國水利學者H.恩格斯多次為黃河進行河工模型試驗。較早利用黃河水資源的大型灌溉工程是戰國時期在當時的黃河支流漳河上興修的引漳十二渠,以後歷代修建的著名灌區有鄭白渠、漢延渠、唐徠渠、枋口堰和近代的涇惠渠灌區等。歷史上黃河水運也曾一度較為發達,盛極時,可南達江淮、北通薊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就着手提高黃河下游防洪能力,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的規劃研究。1954年10月提出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

黃河治理開發取得了很大成績。①通過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攔蓄洪水和分滯洪水工程,改進暴雨洪水預報與防洪調度等措施,初步建成了防洪體系。②全流域共建成了各類水庫3000多座,其中大中型水庫170多座;建成5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80多處,裝機容量約260萬千瓦。幹流上已建骨幹工程有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三門峽等七座。在建的龍羊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1988年開始發電)。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積由1949年1200萬畝增至近7000萬畝。流域內工農業及城市用水已達270多億立方米,約占地表水資源的1/2,1972年後,還曾先後5次向天津市送水約16億立方米。③在黃土高原開展了以造林、種草、梯田、淤地壩等為主要內容的水土保持工作,至1985年初步治理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④流域內廣泛利用洪水、泥沙,如引洪漫地、高含沙水流灌溉、用挖泥船放淤加固大堤等。

存在問題

①下游防洪任務仍很艱巨。在三門峽水庫控制上游洪水的條件下,花園口仍有發生40000立方米/秒以上洪峰流量的可能,遠超過現有堤防抗禦22000立方米/秒的能力,而且堤防還必須隨河道淤積而不斷加高。②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系統與經濟基礎薄弱。防治水土流失,開發當地煤炭和有色金屬等資源,振興當地城鄉經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③水資源不足。黃河水量中有相當一部分要用於輸沙入海,可供工農業引用的數量有限。黃河調節能力較低,有些河段水質又受到污染,供需矛盾已很尖銳。今後隨着工農業用水增多,水資源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勢必更加突出。流域內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需要合理部署,加快開發進程。部分河段還要考慮恢復和發展航運。

規劃

有關黃河治理規劃的主張很多,對上游開發水電,上中游水土流失區開展水土保持,下游鞏固堤防及河口地區要有計劃治理等看法基本一致,但對如何處理洪水泥沙則有不同見解,主要有:①着眼於上中游,如加強多沙粗沙區的治理,或把水、沙、洪全部用於灌溉和改造沙漠;②興建中游幹流大水庫,在峽谷修建高壩以削洪攔沙,或主張採用調節水沙,高濃度輸沙,蓄清排渾等運用方式,做到既保存水庫有效庫容,又使下游淤積減少;③在中下游大面積放淤和固堤,以利用洪水泥沙;④黃河下游改走新道;⑤引長江水沖刷下遊河道;⑥下游多口分流,把水沙分散在鄭州以東的黃河兩岸。 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和黃河現狀,治理開發黃河的規劃指導思想是除害興利,綜合利用,使黃河水沙資源在上中下游都有利於生產。主要任務是採取綜合治理措施,緩解黃河下游洪水威脅;防治水土流失,逐步減少輸入黃河的泥沙,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水沙和水能資源,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有四方面。

下游防洪

繼續鞏固堤防險工、整治河道與河口,建設滯洪區工程和洪水預報警報系統。小浪底工程建成後,配合三門峽、陸渾、故縣等水庫,可大大提高下游防洪標準,下游凌汛威脅亦可基本解除。水庫攔調水沙的作用,可使下遊河道在二三十年內不淤積抬高,為其他減沙措施的實現爭取緩衝時間,幹流龍門、磧口和沁河河口村水庫,也規劃陸續興建。共同控制洪水泥沙,形成防洪體系,加強防洪安全。

合理開發

黃河水量利用率雖已較高,但平均每年入海水量仍有300億立方米,其中非汛期為100多億立方米,尚可進一步開發。關鍵是要從全河出發,在上中游增建有較大調節能力的水庫,協調平衡各方面對水資源的利用要求。龍羊峽至黑山峽河段可開發水電1300萬千瓦,托克托至桃花峪河段可開發水電630萬千瓦,優先安排這兩河段的建設項目。

規劃在幹流龍羊峽至桃花峪河段布置約30級樞紐工程,其中骨幹工程有龍羊峽劉家峽黑山峽磧口、龍門、三門峽、小浪底等7座,共有庫容850億立方米,可長期保留有效庫容400億立方米以上。7庫聯合運用將能有效控制黃河的水、沙、洪,除害興利,綜合利用。結合黃河的治理開發,應提高黃河水系的通航能力,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預測21世紀用水量將顯著增加,需考慮從長江調水接濟。

水土保持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保水保土同改善當地生產條件相結合,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結合。推廣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經驗,多途徑利用洪水泥沙,以收灌溉與肥田的實效;確定不同類型區的治理方向,做好農林牧水各種治理措施的配置;堅決防止各項建設與人為活動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強粗沙地區的建設,已定為重點治理的有皇甫川、無定河、三川河等,還要加強煤田所在地區的窟野河等支流的治理。黃河其他支流,要根據抗旱、防洪與發展生產的需要,修建各種功能的水利工程,並開發約300萬千瓦的水電資源。

多途徑解決黃河下游淤積問題:除繼續加速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外,主要包括:①利用小浪底、龍門、磧口等幹流大水庫攔蓄與調節水沙的作用,使下游在幾十年內,不淤積抬高;②利用小浪底、龍門水庫控制水沙和抬高水位的作用,將庫內泥沙有計劃地送到水庫下游寬闊灘地上放淤;③在干支流灌區推廣引洪放淤和渾水灌溉等。

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白銀,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公伯峽水電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

拉西瓦水電站:青海貴德、貴南兩縣交界處,尚在建設之中,是黃河幹流最大的水電站。

禁漁事件

2018年7月1日,記者從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獲悉,6月30日12時,黃河流域結束為期3個月的禁漁,漁民可以開始捕魚。

2018年是黃河首次實施流域性禁漁,制度的出台使多地在黃河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方面告別單打獨鬥、各自為戰,建立流域性的協作機制,工作銜接配合得到進一步加強。

據介紹,黃河禁漁期制度的出台,填補了黃河流域性漁業資源保護重大舉措的空白,將對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2018年4—6月,黃河流域9省區共印發宣傳材料42.6萬份,出動漁政執法人員1.5萬人次、執法車輛3063台次、執法船艇1262艘次,檢查漁港碼頭及漁船自然停靠點620個次、漁船3086艘次、市場811個次、船舶網具修造廠點61個,水上巡查里程2.2萬海里,查辦違規違法案件392起,查獲涉案人員532人,查獲非法漁獲物2326公斤。

為維護黃河禁漁秩序、打擊非法捕撈行為,5月30日至6月3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在沿黃9省區同步進行了為期5天的黃河禁漁交叉聯合執法和督查工作。[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