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盛璋先生是國際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他除從古史、古文獻的角度研究歷史地理之外,還從青銅器斷代、先秦古文字、已亡佚的少數民族文字,如佉盧文等角度研究中外的歷史地理問題。 黃盛璋先生於一九八四年秋被英國劍橋大學Clare Hall 學院(研究生院)聘為客座院士。 最令他難忘、也最令學界所知的是他與郭沫若先生的交往。從而把他對青銅器斷代和古文字研究的水平推向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高度。[1]由陝西師範大學、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主辦,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2005年出版發行。

黃盛璋
黃盛璋.jpg
出生 1924年11月7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歷史地理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目錄

學術論文

李清照研究

《李清照事跡考辨》 《文學研究》1957年第3期。

《李清照與其思想》 《山西師院學報》1959年第2期。

《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 《山東省志資料》1959年第3期。

《李清照集》 中華書局1962年版。

語言學研究

《兩漢時代的量詞》 《中國語文》1961年8期。

《古漢語的人身代詞研究》 《中國語文》1963年6期。

《先秦古漢語指示詞研究》《語言研究》1983年第2期。

西北史地研究

《敦煌寫本〈西天路竟〉歷史地理研究》,《歷史地理》創刊號1981年11月。

《有關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的若干歷史地理問題》,《歷史地理》第二輯1982年11月。

《和田文〈于闐王尉遲徐拉與沙州大王曹元忠書〉與西北史地問題》,《歷史地理》第三輯1983年11月。

《回鶻譯本〈玄奘傳〉殘卷五玄奘回程之地望與對音研究》,《西北史地》1984年3月。

《論所謂吐火羅語及其有關的歷史地理和民族問題》,《西域史論叢》第1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試論所謂「吐火羅語」及其有關的歷史地理和民族問題》,《西域史論叢》第二輯1985年版。

《雜胡官印考》,《絲綢之路文獻敘錄》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我國歷史上的帕米爾》,《絲綢之路文獻敘錄》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關於中國和造紙法傳入印巴次大陸的時間和路線問題》,《絲綢之路文獻敘錄》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關於甘州回鶻的四篇于闐語文書疏證》,《新疆文物》1989年第1期。

《關於沙州曹氏和于闐交往的諸藏文文書及相關問題》,《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

《敦煌寫卷于闐文〈克什米爾行程〉歷史地理研究》,《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地理卷(二),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古文字研究

《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1月。

《雲夢秦簡〈編年記〉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7年1期。

《雲夢秦簡辨正》,《考古學報》1979年1期。

《雲夢秦簡兩封家信中有關歷史地理的問題》,《文物》1980年8期。

《江陵鳳凰山漢墓簡牘與歷史地理研究》,載《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關於鄂君啟節地理考證與交通路線的復原問題》,載《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上若干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6月版。

《平山戰國中山石刻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2月版。

《「匈奴相邦」印之國別、年代及相關問題》,《文物》1983年第8期。

《試論戰國秦漢銘刻中從「酉」諸奇字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1983年7月版。

《新出戰國金銀器銘文研究(三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85年10月版。

《「撻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版。

《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6月版。

《燕、齊兵器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

《新發現「屯氏」三孔幣與相關問題發覆》,《中國錢幣》1993年4。

《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華書局,2001年10月版。

《齊璽「左桁廩木」、「左(右)桁正木」與「桁」即秦文「衡」字對應,決疑解難——秦統一後,六國被罷廢文字與對應的秦文字研究,為試解戰國失傳、難認文字提出一條新途徑》,《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版。

歷史地理研究

《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年06期。

《明代後期海外貿易與交通初探》,《中國水運史研究》1987年第1期。

《唐代礦冶分布與發展》,《歷史地理》1990年6月。

黃盛璋學術文集

《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齊魯書社1982年6月版。

《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亞洲文明》(1-3),黃盛璋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外交通與交流史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綠洲研究》,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