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頸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頸鶴,是發現命名最晚,也是人們了解最少的一種。是中國特有的大型飛行珍稀涉禽,被列為全球急需挽救的瀕臨滅絕物種。它與大熊貓齊名,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我國稀有的國寶[1]

全世界現有黑頸鶴11000隻,除不丹有少量分布外,其餘96%均棲息在我國。黑頸鶴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形態特徵

黑頸鶴是大型飛行涉禽,全長約120厘米。全身灰白色,、腿比較長,頭頂和先裸出部分呈暗紅色,頭頂布有稀疏髮狀羽。頭頂的裸露的紅色皮膚,陽光下看去非常鮮艷,到求偶期間更會膨脹起來,顯得特別鮮紅。除眼後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頭的其餘部分和頸的上部約2/3為黑色,故稱黑頸鶴。

飛羽黑褐色,成鳥兩性相似,雌鶴略小。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均黑褐色,三級飛羽延長並彎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絲狀,覆蓋在尾上。尾羽黑色,羽緣沾棕黃色。肩羽淺灰黑色,先端轉為灰白色。其餘上體及下體全為灰白色,各羽羽緣沾淡棕色。雌鶴上背有棕褐色的蓑羽伸出,雄鶴則不明顯。虹膜黃色,嘴角灰色沾綠,至嘴尖黃色增多;腿和腳黑色。

幼鳥[2]:頭頂棕黃色,頸雜有黑色和白色,背灰黃色,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為黑色,越冬後,頸上1/3灰黑色,背殘留有黃褐色羽毛

虹膜黃褐色,嘴肉紅色,尖端沾黃,腿和腳灰褐色。

生活習性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在高原上[3],人們看見黑頸鶴,常常是一對對的,一旦走近,它們也會一起飛走。就是這樣痴情的鳥兒,對愛情非常專一,固守「一夫一妻制」[4]。據觀人員介紹,雌雄黑頸鶴一旦結合,就會終身廝守,朝夕相伴。如果一位伴侶死亡,那麼另一半要麼憂鬱而亡,要麼終身形單影隻,絕不會再和其它黑頸鶴交配。

黑頸鶴的繁殖能力極低,一般在5月產卵,通常兩枚,但因雛鳥毆鬥嚴重,通常只能存活一隻。孵化期間,雌雄黑頸鶴輪流進行,一隻覓食歸來,昂首鳴叫,另一隻緩緩起身,鳴叫回應,雙雙對鳴一番後另一隻再去覓食,似互致問候,又似叮嚀注意事項。

3個月後,鶴寶寶羽毛豐滿,「鶴爸鶴媽」就會帶着練習飛行,直到具備長途飛行的能力。等到10月底,黑頸鶴就成群結隊飛向越冬地。

黑頸鶴雜食性,以植物的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也吃昆蟲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越冬期間,早晨7點前後它們就陸續飛到沼澤地或向陽的山坡地覓食,有時也到收割後的農田中刨食遺留的洋芋青稞蕎麥燕麥蘿蔔以及草根等。它們刨食的時候很少用腳,而是用用尖嘴在淺水中捕捉動物或從泥土中掘取食物。越冬期間很少有大的群體,一般是3到5隻的小群分散覓食。時而也會飛到群當中,與之和睦相處,並啄食它們糞便中的食物或寄生蟲。黑頸鶴的警惕性很高,每當有人走近時,便向遠處飛走。

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甘肅省碌曲縣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 33°58′12"~34°32′16",東經102°05′00"~102°47′39",保護區總面積247431 hm2。尕海國際重要濕地位於保護區南部,有濕地57846hm2,其中河流1953hm2、湖泊4732hm2、沼澤51161hm2。有濕地植物有94種,濕地動物95種,在尕海濕地棲息着20多種國家和省級一、二級保護水鳥,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之一,每年越夏繁殖的黑頸鶴達90隻左右[5]

視頻

黑頸鶴相關視頻

黑頸鶴紀錄片
雲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益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