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學名:鼠

拉丁學名:Narcissus jonquilla L.

別稱:老鼠、耗子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目:鼠形亞目

亞科: 鼠亞科

目: 齧齒目

亞綱:真獸亞綱

鼠,哺乳動物,大約有500餘種,已存在上億年歷史。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田鼠、冠鼠、倉鼠、竹鼠等。家鼠與人類關係密切,屬於有害動物,經常遭受人類打擊。故鼠字頭頂者一個"臼",意為"屢遭打擊,總是擊而不破,打而不盡"。[1]

鼠類介紹

鼠科有500餘種,齧齒動物,其成員非常多樣化。

可以分成幾個亞科,其中多數成員屬於鼠亞科。鼠科中鼠屬的黑家鼠、褐家鼠和小鼠屬的小家鼠隨着人類到達了世界各地,是最成功最常見的哺乳動物,一般視為害獸,也被培養出白化品種供醫藥試驗用。

除了人為擴散的種類外,鼠科的自然分布則只限於舊大陸,其中有不少種類分布局限,也有一些種類瀕於滅絕或者已經滅絕。鼠科有兩個分布中心,一個分布中心是亞洲南部到大洋洲一帶,其中以南洋群島屬種最為豐富,另一個分布中心是非洲,其種類少於上一地區。這兩個地區分別擁有各自的屬種,只有小鼠屬等極少數為兩個地區所共有。

除了隨着人類傳播的幾種家鼠以外,鼠科只有姬鼠屬和巢鼠屬兩個屬可見於歐洲和亞洲北部,擬家鼠等少數種類分布於亞洲其它地區以外,鼠科的其它種類均局限於這兩個地區,其中巢鼠屬僅巢鼠(左圖)一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廣大地區,體小輕盈,是體型最小的嚙齒類之一,尾部具纏繞性,可以在禾草上攀爬,又稱舊大陸禾鼠,與新大陸倉鼠類真正的禾鼠相對應。

鼠科成員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形態和習性都比較多樣化。典型的鼠科成員形態和習性與家鼠類似,但也有些則有較大區別,如澳洲的澳洲水鼠體型較大,體重可達一公斤,半水棲性,以魚和其它水生動物為食;澳洲的竄鼠為雙足跳躍行動,主要生活於荒漠地帶,類似美洲的更格盧鼠;非洲的刺鼠、琉球群島的琉球刺鼠和從睡鼠亞科移入的刺睡鼠(刺毛鼠)等身上的毛成為了有保護作用的棘刺;還有不少種類適應樹棲生活。

鼠科中光是鼠屬一個屬內就有水棲、樹棲以及有刺成員等多種不同的成員。鼠屬Rattus是嚙齒類最大的一個屬,也是最混亂的一個屬,有人認為超過180種,是哺乳動物的最大一屬,也有人將一些成員合併或移出,只剩下分布基本限於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大約80種,種類少於食蟲目麝鼩屬,但即使這樣,仍然是齧齒目的最大一屬。


鼠的種類

開普刺鼠(Acomys subspinosus)

北澳竄鼠(Notomys alexis)

澳洲水鼠(Hydromys chrysogaster)

  • 倉鼠科(Circetidae)是哺乳動物的最大一科,現存種類超過600種,化石種類也不少,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亞科和族,而這些亞科和族的劃分爭議比較大。倉鼠科以新大陸種類最多,其中南美洲所有的鼠型亞目成員均數此類,其次是歐亞大陸北部,是歐亞大陸北部的主要鼠類,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也有分布,並且是馬達加斯加僅有的嚙齒類,而在鼠科的分布中心亞洲東南部和大洋洲卻沒有分布。[2]
  • 西方鼠亞科(黃昏鼠亞科)(Hesperomyinae)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少數分布於北美洲,是南美洲僅有的鼠型亞目成員,由於缺少其它嚙齒類的競爭,發展成了種類繁多,生活習性非常多樣的一個類群,約有350種,超過了倉鼠科的半數。西方鼠亞科的多數成員外形和習性類似舊大陸的鼠科的典型成員,占據着鼠科在就大陸的位置,但是也包括食昆蟲和小型動物的成員,食魚和食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半水棲成員,穴居的成員和樹棲的成員,占據着各種不同的生存環境。

鹽沼禾鼠(Reithrodontomys raviventris)

  • 倉鼠亞科(Cricetinae)與西方鼠亞科可能有較近的親緣關係,有人將西方鼠亞科併入倉鼠亞科。倉鼠主要分布於亞洲,少數分布於歐洲,其中不少種比較適應乾旱地區的生活,另有一種白尾匙鼠(Mystromys albicaudatus)分布於非洲,也有人將白尾匙鼠歸入馬島鼠亞科。典型的倉鼠亞科成員體型肥胖,尾短,比較可愛,其中原分布於中近東地區的金倉鼠(Mesocicetus auratus)被廣泛作為寵物來飼養,被稱為"金絲熊"。是適應地下生活的嚙齒類,尾短,眼睛很小,視力差,外耳退化,僅是小的皮褶。鼢鼠主要分布於中國,也見於蒙古和西伯利亞,棲息於森林邊遠、草原和農田,白天居住在地洞中,晚上偶爾會到地面活動,以植物的根、莖、種子為食,在洞穴中儲存大量食物。鼢鼠挖洞速度極快,洞穴系統複雜,分支多,平時地面沒有明顯出口,但附近有不規則的土堆。
  • 馬島鼠亞科(Nesomyinae)因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而得名,是島上僅有的嚙齒類,共有十多種。馬島鼠種類雖然不多,但是非常多樣,有樹棲也有陸棲,還有跳躍行走的成員,其食性也從植物到昆蟲均有。有人認為島上這些不同的鼠類不是單一起源,可以將馬島鼠亞科取消而將其成員分別置於其它類群。
  • 冠鼠亞科(Lophiomyinae)僅包括分布於非洲東北部的冠鼠(Lophiomys imhausi)。冠鼠身上的毛較長,有時會豎起形成冠狀,冠鼠尾部的毛也較長,看起來尾巴比別的倉鼠類更粗。冠鼠體型粗壯,頗似豚鼠,體重可達2.5公斤,是鼠型亞目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冠鼠白天躲在洞穴中,晚上爬到樹上覓食,雖然身體看似笨重,爬樹技術卻很高超。
  • 冠鼠(Lophiomys imhausi)

田鼠亞科(Microtiniae)又稱亞科,是倉鼠科的第二大亞科。田鼠亞科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最北可進入北極圈,最南到達東南亞和南亞的北部和危地馬拉。田鼠亞科是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最主要的齧齒目,並在那一地區的食物鏈中其到重要的作用。田鼠亞科適應比較多樣的生存環境,有些種類適應草原和農田的生活,有些種類適應森林生活,有些種類棲息於高山上,有些種類棲息於北極苔原地帶,有些種類為穴居性,還有些種類為半水棲,多數食植物性食物,少數食動物性食物。田鼠亞科中的不少成員為群居性,其中有些種類的旅鼠在數量過多時還有成群遷徙的習慣。旅鼠數量的多少對北極地區的肉食性動物有很大影響。

沙鼠科(Gerbillidae)因主要分布於荒漠地帶而得名。沙鼠主要分布於非洲,在亞洲內陸地區和歐洲也能見到,其中有幾種見於中國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沙鼠非常適應乾旱地區的生活,一生中幾乎不用喝水,有鋒利的爪,可挖掘複雜的洞穴,並在洞穴中儲藏大量食物。沙鼠中有些種類後肢比較長,將身體遠離滾燙的沙地,適合跳躍行走,尾較長,用於平衡。沙鼠是沙漠肉食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南非裸跖沙鼠(Tatera afra)

  • 瞎鼠科(Spalacidae)又稱鼴型鼠科,是高度適應地下穴居的嚙齒類,比其它的穴居嚙齒類更加特化,眼睛已經完全退化,沒有外耳,尾巴也消失。瞎鼠有很大的頭和發達的門齒,更多的是使用頭和門齒而不是用前肢來挖洞。瞎鼠主要食用植物,偶爾也食用昆蟲等其它食物。瞎鼠分布於裏海地區、中近東、北非和東南歐。
  • 竹鼠科(Rhizomyidae)

包括亞洲的竹鼠、小竹鼠和非洲的速掘鼠,是適應地下穴居的嚙齒類。竹鼠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向南可到達馬來亞和蘇門達臘,常生活於竹林中,喜食竹子的地下莖和竹筍,體型肥大,體重可達600~800克。小竹鼠體型較小,分布於從緬甸、泰國到尼泊爾、不丹一帶,並出現於中緬邊境地區。速掘鼠又稱非洲竹鼠,分布於東非,對地下生活的適應高於竹鼠,但是不及瞎鼠,有外耳和有視力的眼睛,尾巴也相對較長。

  • 大頭速掘鼠(Tachyoryctes macrocephalus)

跳鼠總科(Dipodoidea)為善於跳躍的小型嚙齒類,後肢長於前肢,尾細長。跳鼠總科分布於歐亞大陸、北美洲和非洲北部,可以分成林跳鼠科和跳鼠科。跳鼠總科包括一些體型最小的嚙齒類,其中分布於巴基斯坦的小號角跳鼠(Salpingotulus michaelis)頭體長不到5厘米,是最小的齧齒目成員,林跳鼠體長多不到10厘米。跳鼠總科成員有冬眠習性,其中有些種類冬眠時間很長。

林跳鼠科(Zapodidae)是分布於北方大陸的一個小科,其中北美洲和歐亞大陸各有2屬。林跳鼠科成員的後肢雖然長於前肢,但是遠不及跳鼠科的後肢長,有些種類後肢僅略比前肢長,耳朵比跳鼠短而圓,外形略似典型的鼠類,尾巴長但尾端無跳鼠那樣的尾穗。林跳鼠科成員生活於森林、沼澤和開闊地帶,食果實、種子和昆蟲,其食物構成因種類而異。

  • 四川林跳鼠(Eozapus setchuanus)不僅是中國特有的種,也是中國特有的屬,分布於中國西部自甘肅雲南之間,數量非常稀少。
  • 落基林跳鼠(Zapus princeps)

跳鼠科(Dipodidae)是適應荒漠生活的嚙齒類,因後肢長而用雙足跳躍方式行動而得名。與其它類似的跳躍行動的嚙齒類相比,跳鼠的後肢和尾更長,後肢長甚至超過前肢的4倍,尾端毛長形成尾穗,有些種類還有較大的耳,通常眼睛也較大。跳鼠科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和西部的乾旱地區,也見於非洲北部。中國有數種跳鼠,其中長耳跳鼠(Euchoreutes naso)基本上是中國特產,分布於中國西北地區,國外僅見於蒙古的外阿爾泰。長耳跳鼠形態比較特殊,可獨自構成一亞科。與其它跳鼠相比,長耳跳鼠吻尖、眼小而耳朵極長,幾乎有頭體長的一半,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

  • 小躍鼠(非洲跳鼠)(Jaculus jaculus)

睡鼠總科(Gliroidea)因夜行性,分布於溫帶的種類有冬眠習性且冬眠時間很長而得名,但是睡鼠總科的成員也有一些分布於非洲,在那裡並不需要冬眠。睡鼠總科的分類有不同的意見,傳統上分為睡鼠科、刺睡鼠科和荒漠睡鼠科,也有人將後兩科的均置於睡鼠科中,分布於南亞和中國華南的刺睡鼠科置於鼠科中。

  • 睡鼠科(Gliridae)分成分布於歐亞大陸的睡鼠亞科和分布於非洲的筆尾睡鼠亞科。睡鼠科成員有蓬鬆多毛的尾巴,外形酷似肥胖的松鼠,體型多比較小,樹棲性,食植物,偶爾吃動物性食物。溫帶地區的睡鼠夏天在樹上築巢,冬天主要在貼近地面的樹洞中冬眠,也利用穴兔遺棄的洞穴,冬眠前將身體吃得很胖。睡鼠科基本上是夜行性動物,但是生活在比較陰暗的熱帶雨林中的筆尾睡鼠白天也出來活動。
  • 大筆尾睡鼠(Graphiurus ocularis)
  • 荒漠睡鼠科(Seleviniidae)僅荒漠睡鼠(右圖)一種,分布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荒漠地區。荒漠睡鼠的外形和習性均和睡鼠不同,尾部的毛短,用後肢跳躍,主要食昆蟲,也食植物,在沙漠上挖洞居住,並在洞中儲存食物。

生活習性

鼠通常在夜間活動,白天休息。家棲鼠多棲息在廚房、雜物堆、牲畜圈、飼養房、倉庫、下水道、電線電纜溝;野棲鼠大多棲息在農田及叢林之處。鼠的生活習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繁殖力

鼠的個體小,性成熟早,懷孕期短,產仔數多。大多數鼠類每年產仔數次,每次可產仔4~8隻。母鼠受孕不到3個月,即可產仔,仔鼠2~3個月成熟,即可繁殖後代。鼠的壽命一般為一年左右,由於較強的繁殖能力,通常滅鼠達標後半年內,又會恢復到達標前的鼠密度。老鼠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母鼠生後三個月就能受孕,每年 懷胎十次,每胎生仔六至二十隻,一般是10天睜眼,15天斷奶,但是最好在18~20天分籠。

活動規律

1.行走:老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主要是避開人類的干擾,多在夜間活動,活動時靠牆根或固定物邊行走,形成鼠路。褐家鼠多在100~150米範圍內活動;小家鼠活動範圍較小,

多在棲息地30~50米內覓食、活動。

2.攀登和跳躍:三種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黃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種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時,潛水30秒鐘。

4.棲息:褐家鼠有趨濕性,主棲地下層,善打洞棲居;黃胸鼠和小家鼠喜乾燥,黃胸鼠主棲高層,小家鼠多靠近食源處棲居,棲居條件簡單,常在抽屜、報紙堆、舊鞋、絮窩棲居。

5.打洞:鼠善於打洞,褐家鼠在鬆軟的土壤可打洞長達3米,深度可達0.5米。

6.咬噬:家鼠有一對非常堅硬銳利的門牙,因此家棲鼠喜歡咬建築材料、衣服、書籍,以達磨牙的目的。

7.遷移:棲息場所是鼠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原棲息地受到干擾破壞,或食源缺乏,鼠類發生疫病等原因,老鼠便會遷移。故滅鼠前不應改變鼠類棲息、活動環境,以免影響

滅鼠效果。

8.探索行為:老鼠的好奇心很重,經常不斷探索周圍環境的物體、食源、地形、躲藏場所,不斷適應生存繁衍的環境。

9.攝食行為:老鼠在觀察環境時,同時也嘗試環境中的食物,開始先取食少量,隨後逐漸增加,提防因攝食不當引起中毒死亡。這種行為,也就造成了使用急性滅鼠毒餌後鼠拒食的原因。

象徵寓意

在十二生肖當中,鼠排在第一位,人們對於老鼠持有各種各樣的觀點,大部分人都是非常討厭老鼠的,但同時它身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3]

  • 十二生肖鼠的符號意義

鼠:嗅覺靈敏,怯弱多疑,警惕高,加上它的身體十分靈巧,它的機靈和本能機能通靈方面,使得官方以為鼠通靈,能預知吉凶劫難。鼠的滋生力強,率高,也是生命力強的符號。

  • 鼠的文化象徵意義

鼠雖然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討人喜歡,還落得個「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千古罵名,但從社會、民俗和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它麟早已脫胎換骨,由一個無惡不作的害人精,演化出來一個具有無比靈性,聰慧神秘的小生靈。

我國民間早在幾千年前就流傳着所謂「四大家」、「五大門」的動物原始崇拜,即是對狐狸黃鼠狼刺猥、老鼠、的敬畏心理的反映,人們普通認為,這些動物具有非凡的靈性,代表着上天和鬼神的意志。鼠又一榜上有名,可見鼠委實與人類的生活千絲萬縷地糾纏在一起,鼠文化自然在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掩飾地呈現出來,鼠文化使鼠變得越來越可愛,越來越神秘。

鼠的第一個象徵意義是靈性,又包括它的機靈和性能通靈兩個方面。

鼠嗅覺敏感,膽小多疑,警惕性高,加上它的身體十分靈巧,穿牆越壁,奔行如飛,而且它還兼有另兩項突生的本領:從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樓頂附落到地上,翻轉身,喘息一下便象沒事一樣該幹啥就幹啥,絕對沒有粉身碎骨的性命之憂;它雖說不是水生動物,也沒有超強的游泳本領,然而窄溝淺水池塘是擋不住它的,為了求生,它可以一口氣在水底鑽好幾米遠(超過自己身長10倍以上的距離)於自己則毫髮無損。所以要摔死或淹死老鼠那可真有些白費心機。

人們常用「比老鼠還精」來形容某人的精明的機靈,鼠的機靈成為一種類比的標準,可見它的機靈已經上了相當的檔次,正如人們形容轎車品質卓越一定會說「比奔馳還好」,而不會說「比伏爾加還好」一樣。同樣,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順時應變,我們也常說他「象老鼠一樣善變。」

民間還認為鼠性通靈,能預知吉凶災禍。其實鼠生於自然,長於自然,對自然界將要發生的不測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等做出一定的行支反應是很正常的,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種特殊本能,只是有些限於人類自身的知識,還未能揭示出它的神秘和規律罷了。在唐山大地震前夕,人們驚驚異地發現鼠群向郊了外奔竄,或者三五結夥蜷縮在馬路,街道等相對空曠的地方,並不明這種跡象暗示着什麼。類似的事情,在古代必定重演過多次,所以老鼠在人類心目中變成了通靈的神物。

  • 鼠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生命力強。一者是它的繁殖力強,成活率高,譬如一隻母鼠在自然狀態下每胎可產出5-10隻幼鼠,最多的可達24隻,妊娠期只有21天,母鼠在分娩當天就可以再次受孕,幼鼠經過30-40天發育成熟,其中的雌性加入繁衍後代的行列。如此往復,母鼠一年可以生育5000左右子女,至於孫子、孫女、曾子、曾孫輩已多到無法計算。據研究,鼠母體內含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物質,能夠刺激雄鼠永遠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這大概也是鼠界能生會養的原因之一,故而民間將子女居群的善生母親戲稱為「鼠胎」或「鼠肚」,比喻它的生育能力特強。

老鼠的成活率高,壽命長,如非遇到天敵貓的襲擊或人類大規模的撲滅行動,大多數都能安享晚年、壽終正寢、而且子孫滿堂,這是其它動物可望而不可及的。

  • 鼠的第三個象徵意義是精緻細小,微末。鼠生就一副小巧玲瓏的體態,喜歡上竄下跳,是無法與「大」字聯在一起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篇叫《碩鼠》是把貪污吏比做碩大的老鼠,並不是說真有這麼大的老鼠;

十二生肖鼠的故事

生肖鼠在十二生肖屬於首位,與十二地支中配屬,「子」,故一天十二時辰中之「子時」——晚上十至凌晨一點,又稱「鼠時」。

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生肖這件事歸四大天王掌管,當年執事的天王姓什麼,那年出生的人就屬什麼。後來,四大天王回歸天宮鎮守南天門後,玉皇大帝就決定挑十二動物代表人間生肖,並賜封為神,為體現公平

原則,玉帝下令,在規定的日子,人間的動物都可以到天宮應選 ,並且以動物們趕到天宮的先後作為排名次的順序,只取最先趕到的前十二名。

那時鼠和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約定一同到天宮去爭取當生肖,並約定到時老鼠來叫一同出發。可是,機靈的小老鼠想,人間的許多動物都比自己漂亮,並且還對人類有用,比如,貓念經、兔拜月、狗守屋、龍蛇

治水、猴鎮山、牛馬耕田、豬羊供人食用,自己應當想個法子才能爭取到屬相。

於是,在規定到天宮的那天一早,小老鼠悄悄地起來,也沒去叫貓,自個兒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來,韌性最好、最勤奮的牛帶自己去上天宮去,老牛果然第一個趕到天宮大門。天亮了,四大天王剛打開大宮門,

牛還沒有來得及抬蹄,小老鼠從牛角中一躍而下,直奔天宮大殿。儘管玉帝不願意封這個小小的老鼠為生肖。可是群王口中無戲言,自己定下的規定不能更改,玉帝也只好宣布鼠為生肖之首。

貓在家等了半天,不見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趕去天宮,由於等待老鼠耽誤了時間,等貓趕到天宮時,十二生肖的名額刂已排滿,沒有貓的份兒了。從此,貓恨透了老鼠,一見到就撲去咬,以泄心中這憤,而老鼠呢,

也覺得有些不起貓朋友,見到貓就逃。直到今天貓和老鼠的還是殆對頭,人們也覺得老鼠的這生肖之首來得不怎麼光明正大,也對老鼠失去了好感,其他動物也疏遠了它。

於是,便離開了人和別的家禽家畜下建立了自己的家園,過着獨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它們子孫也還是生活在地下。這一來反倒免去了和其他動物的糾纏、爭鬥,所以鼠的家族始終昌順、繁衍不息。

視頻

實拍土撥鼠出洞的全過程,真的超級萌啊

倉鼠生孩子竟然是鼠爸爸接生,全程照顧感情深厚

參考來源

  1. 有關於鼠的歇後語學習啦網,2016-10-8
  2. 倉鼠生活習性快諮詢,2019-12-13
  3. 十二生肖老鼠的寓意是什麼福緣殿網,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