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SU-100驅逐戰車

SU-100驅逐戰車
圖片來自big5.sputniknews.cn

SU-100驅逐戰車,是由蘇聯所研製的驅逐戰車,目的為取代蘇聯原有的SU-85驅逐戰車。主要活躍於二次大戰末期,戰爭結束後也於蘇聯與其盟國中服役多年。

目錄

服役

SU-100參與了二戰末期蘇聯軍的每一場戰役,最輝煌的戰果是在1945年3月,蘇軍在匈牙利巴拉頓湖戰役[1] 將大量的SU-100投入作戰,德軍裝甲部隊遭SU-100全面擊潰。儘管這次勝利對戰事大局並無影響,但是充分表現了SU-100對德軍的壓制能力。到1945年7月為止,SU-100已經生產了超過2335輛。

從戰後到1947年為止,SU-100都在捷克斯洛伐克持續生產。1957年退役之後,大部份的SU-100都沒有被銷毀,而是封存在陸軍軍方的倉庫中以備不時之需。

許多華沙公約組織的會員國與蘇聯的盟國也也採用了SU-100,如埃及古巴安哥拉。根據M-44協議,一些SU-100在戰後交給了南斯拉夫。

1950年12月1日,蘇聯軍開始陸續撤離中國,存放在大連基地的裝備被直接出售給解放軍,其中包括99輛SU-100、18輛IS-2重型戰車、224輛T-34,1955年,解放軍利用這些裝備在64軍190師的基礎上組建了第1機械化師。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埃及使用SU-100對付以色列的M4雪曼。1967年的六日戰爭、1973的贖罪日戰爭中則使用了進行過沙質地形適應改良的SU-100

一直到1970年代晚期,SU-100仍在許多國家服役。交給南斯拉夫的SU-100因為缺乏維修技術與零件,在內戰中損耗殆盡,不過其實力頗受好評。儘管已經有了一點歷史,但這些殘骸仍在南斯拉夫正式解體之後被越南人民軍朝鮮人民軍陸軍接收並修復使用。

開發及設計

1944年,隨著德軍虎式、豹式等重型戰車的投入,蘇聯原有的SU-85驅逐戰車不僅無法對德軍重型戰車形成有效打擊,其火力甚至落後於升級過後的蘇聯主力戰車T-34/85,完全不敷使用,因此蘇軍開始尋求更強大的火力支援車輛。

1944年二月到三月間,新型車的設計在蘇聯首席火砲設計師Lev Gorlitsky的監督下,在位於葉卡捷琳堡聯合重工-烏拉爾機械廠(OMZ,Uralmash)展開。這個被稱為『Object 138』的SU-100原型以後期型的T-34(以T-34/85為主)底盤為基座,對一連串不同型號的100mm火砲進行密集的測評與試裝,最後由蘇聯第九兵工廠的火砲設計師費奧多爾·彼得羅夫(Fyodor Fyodorovich Petrov)所設計的D-10S型戰車砲脫穎而出,1944年9月開始進行量產。D-10在戰後也安裝於T-54/55主力戰車以及其他衍生型上,持續服役至今。

SU-100很快就戰戰場上證明了其作為二戰期間最佳自走砲的實力。D-10S型戰車砲的強大火力足以在2000公尺外正面貫穿虎式戰車的裝甲,除了虎王式之外,沒有任何德軍的裝甲車輛能與其抗衡,因此蘇聯士兵還替它取了一個"戰車殺手"的暱稱。

SU-100相對於SU-85的主要改進還包括:正面裝甲厚度加厚(由45公厘增加到75公厘)、車體右側增設指揮塔(改善SU-85指揮官的視野受限的問題)。同時為了因應主砲的增強而導致的通風排煙需求,車體後方裝設了兩個通風裝置(SU-85只有一個)。由於裝甲加厚、D-10炮身較大等因素,車內空間縮減,且100mm炮彈比85mm炮彈體積更大、更重,因此SU-100可攜帶的炮彈量較SU-85要少。

參考文獻

  1. 巴拉頓湖戰役,bilib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