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秦長城遺址,海內外李氏尋根敬祖的「李氏堂」等。 定西取「安定西邊」之意而得名,通稱「隴中」。戰國秦置隴西郡。元為陝西省鞏昌路定西州、臨洮府及宣政院岷州地。1912年後為蘭山道、 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設定西專區,專署駐定西縣,轄定西、會寧、榆中、靜寧、靖遠、海原、西吉等7縣。195
    5 KB (1,125 個字) - 2021年4月14日 (三) 03:50
  • 轄之下。 元朝統一中國後,根據藏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施政措施: 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徵收賦稅、駐紮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曆法在西藏頒行。
    61 KB (14,916 個字) - 2022年8月18日 (四) 09:44
  • 直轄的腹裏、宣政院轄地與十多個行中書省,並設置專司征討外國的行省。1321年元英宗時期共設置十一個行省(包含在藩屬國高麗設置的征東行省)。至元朝末年,行省增至十五個。 一級行政區分布:腹裏:由中書省直轄首都大都附近的中心之地,約今河北、山東、山西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宣政院轄地:宣政院除了管理全國佛
    172 KB (39,905 個字) - 2020年2月26日 (三) 07:48
  • 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書省右丞相桑哥認為總制院職責重大,故向忽必烈奏請根據唐朝時期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者的緣故,改名為宣政院。忽必烈同意,並任命桑哥和脫因為宣政院使。 至元五年七月四日(1268年8月13日),忽必烈立御史台,以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關,以右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以張雄飛為侍御史。
    86 KB (22,232 個字) - 2022年11月16日 (三) 21:25
  • 子後必可大用。」遷內宰司丞,兼前職。 五月,命為府正司丞。 至順二年(1331年),授虎符、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元統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兼前職;五月,遷中政使;六月,遷同知樞密院事。 至元元年(1335年),脫脫擒獲唐其勢同黨答里及剌剌。歷太禧宗禋院使,拜御史中丞、虎符親軍都指揮使,提調左阿速衛。
    6 KB (1,346 個字) - 2021年5月30日 (日) 23:32
  • 轄之下。 元朝統一中國後,根據藏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施政措施: 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徵收賦稅、駐紮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曆法在西藏頒行。
    53 KB (15,755 個字) - 2022年8月5日 (五) 09:43
  • 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西南包括雲南,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設置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徵調各地,因此,蒙古族的
    19 KB (5,187 個字) - 2022年5月9日 (一) 12:14
  • 年後) 宋 金紫光祿大夫,太尉,樞密副使,開國郡公, 參知政事,中書侍郎,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上柱國 元 職官:中書省/行省右左丞、樞密/宣政院/宣徽院/詹事院同知、大都督府大都督、侍正府侍正、內史府內史、大司農/群牧監卿、太常禮儀院/典瑞院/太史院/太醫院/將作院/中政院/儲政院/資正院院
    3 KB (638 個字) - 2021年5月30日 (日) 08:34
  • 藏,後改稱西藏。1906年至1913年期間,以及1950年,班禪喇嘛試圖恢復其在後藏的領地,但被中國政府拒絕了。 元朝設置烏思藏宣慰司。此後在宣政院統轄下,烏思藏與阿里地區合併,設置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元末,帕木竹巴政權取代薩迦政權,統治衛藏的藏族首領絳曲堅贊被元朝封為「
    3 KB (757 個字) - 2020年8月18日 (二) 06:33
  • 員為六人,分屬六尚書。唐亦置六人,秩從七品上,管收發文書、稽察缺失及監印等事,宋尚書省設三人,秩正八品。 元中書省左右司、樞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以及各行中書省均設,秩正七品或從七品。明都察院都事正七品、五軍都督府都事從七品、留守司都事正七品、都指揮使司都事正七品、宣慰使都事正八品司亦均設有。清惟都察院有設,掌文書。清
    2 KB (289 個字) - 2021年5月29日 (六) 15:08
  • 置行省的同時,開始「郡縣吐蕃之地」正式在青藏高原各地建政設治。元朝以青藏高原為吐蕃王朝故地,遂統稱其地為「吐蕃」;於中央特設宣政院(初名釋教總制院),直轄其地。遇事則設行宣政院,並派官兵前往。 宣改院直轄吐著宣慰使司三處:一、在脫思麻地方;二、在喀木地方;三、為: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
    53 KB (14,525 個字) - 2022年5月16日 (一) 23:54
  • ,左、右金吾衛上將軍,左、右衛上將軍,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牧,開國縣公,柱國 元 職官:中書省/行省參知政事、樞密院/宣政院/宣徽院副使、通政院院使、侍御史、大司農少卿、太僕寺卿、翰林國史/集賢院侍讀/侍講學士、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隆祥使司/崇福司司使、詹事院副詹事、宣
    3 KB (608 個字) - 2021年5月29日 (六) 12:21
  • 1年-1369年)。 元朝全國四級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區(今河北、山東、山西及河南,內蒙古部分地區)則由中書省直接管轄,吐蕃(今西藏)由宣政院管轄。行中書省在當時主要作為軍事管理,掌管所轄省內的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及其他軍政事務。 根據學者錢穆的說法,元朝政府所設的行中書省意為"行動的中
    16 KB (4,428 個字) - 2021年5月29日 (六) 15:05
  • 1240年蒙古征服吐蕃(今西藏)。忽必烈1260年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將西藏薩迦派八思巴封為國師、中原法王,1270年升級建立帝師制度,輔助元朝國政,並設置宣政院,使西藏納入了蒙古的管轄之下,宣政院為專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機構,兼管設立於吐蕃的三個宣慰司。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召集擁護自己的各路蒙古宗王在開平府召開忽里勒台大會
    3 KB (887 個字) - 2023年9月28日 (四) 13:09
  • 遼朝的一級行政區分為5道,道下設府、州、軍、城4種政區。 金朝劃分為十九路。 元朝共設12個行省(1個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取代路成為第一級政區,另置其他行省和直屬宣政院或朝廷直接管轄(不屬行省)的其他地方。 明朝設16行省(2個直隸和14個承宣布政使司),另外有主要7個附屬國。 清朝分為十八省(布政使司)、五個將軍
    7 KB (1,886 個字) - 2024年3月29日 (五) 07:07
  • 郡分別管轄今甘南的西北和東南部部分地區。唐朝初年廢郡置州,甘南境內曾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屬吐谷渾、吐蕃的範圍。元代屬宣政院管轄,吐蕃等處宣慰司統領。明代屬陝西都司管轄,清乾隆時,州境大部屬鞏昌府,夏河由循化撫番廳管轄。1913年廢府設道,臨潭縣屬蘭山道,西固縣(今舟曲縣
    14 KB (3,861 個字) - 2020年10月7日 (三) 23:51
  • 總制院改稱宣政院,擴大管理職權,且在各路設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務。僧官如僧錄、僧正、僧綱等,也都由宣政院管轄。後來到至順二年(1331)撤銷行宣政院,另於全國設立廣教總管府十六所,掌管各地僧尼事務。元統二年(1334),又罷廣教總管府,復立行宣政院。 元代寺院和僧尼的人數,據宣政院至元二十八年
    6 KB (1,514 個字) - 2024年3月13日 (三) 10:12
  • 黑石山水庫、"外星人遺址"、懷頭他拉岩畫、"褡褳湖"等旅遊景點。 十三世紀,蒙古崛起,滅金亡宋,建立了蒙元帝國。德令哈亦被置於元朝統治之下,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明為罕東衛轄地,後為蒙古諸部轄地。清屬青海蒙古北左旗、北右旗轄地。民國時屬都蘭縣。1955年從都蘭縣析置德令哈工委。19
    5 KB (995 個字) - 2021年2月12日 (五) 22:54
  • ),普陀山僧一山一寧等奉詔刪修《百丈清規》,建立起一代典章--《咸淳清規》。 元朝廷篤信佛教,凡帝王登位,必先受戒,中央設總制院(後改稱宣政院),各路設行宣政院統領教務,給喇嘛和僧侶以優厚待遇。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詔普陀山長老如智同王積翁兩次出使日本,皆因中途有阻而返。大德二年(1298
    63 KB (16,736 個字) - 2020年9月29日 (二) 11:55
  • 東漢,為大奘、龍橋、薄中等轄地。 南北朝時期,歸党項。 隋朝,屬附國嘉良地。 唐代,納入劍南道雅州之東西嘉良州。 宋朝,屬成都府路西山野川諸部。 元代,系宣政院轄之吐善等路宣慰司屬地。 明朝,屬朵甘都司董卜韓胡宣慰司管轄。 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縣,初名美諾直隸廳,後曰懋功屯務廳。 民國三年(1
    18 KB (4,580 個字) - 2020年4月17日 (五) 15:38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