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史鑑(1434-1496)字明古,號西村,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生於明宣宗宣德九年,卒於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歲。 其為明代學者,於書無不讀,尤熟於史。平生好讀書和收藏,其家所藏古書甚多,對所藏之書皆能誦讀和研究,尤熟於史學、地誌、遊記,亦留心經世之學。一生淡於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薦他入朝,
    1 KB (302 個字) - 2020年1月4日 (六) 12:40
  • 《樂清》明代學者史鑑的詩。史鑑曰;書無不讀,尤熟於史。隱居不仕,留心經世之務。王恕巡撫江南,聞其名,延見之,訪以時政。鑒指陳列病,恕深服其才。家居水竹幽茂,亭館相通。好著古衣冠,曳履揮塵,望之如仙。居西村,人稱西村先生。鑒文究悉物情,練達時勢,詩亦落落無俗。有西村集八卷,《四庫總目》行於世。
    3 KB (506 個字) - 2021年7月3日 (六) 11:11
  • 響。附錄糾摘舊目之失,章學誠《校讎通義》指其誤校《漢志》15條,但糾謬正訛,功不可沒。 焦竑(1540—1620),字弱侯,號漪園,又號澹園,明代學者,南京應天府江寧縣(今江蘇省江寧縣)人,萬曆十七年(1859)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謫福寧府同知。焦竑富藏書,博覽多識,著有《澹園集》、《焦氏筆
    3 KB (737 個字) - 2021年8月23日 (一) 22:34
  • 細的說明和拓展。使讀者能快捷準確地了解《三字經》的內容。懂得其中的寓意。另外。我們還在《三字經全集》的附錄中增加了國學大師章炳麟的《重訂三字經》和明代學者呂得勝的《小兒語》,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領略中華文化的精髓。 前言 《三字經》拼音全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5 KB (1,418 個字) - 2022年10月25日 (二) 23:41
  • 黃省曾(1490~1540),明代學者。字勉之,號五嶽山人,黃魯曾之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先世為河南汝寧人。生於弘治丙辰年,歿於嘉靖丙午年,年五十一。明代中期蘇州地區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另外,在農學、史學、地學、出版等領域均有不俗的造詣。 其一生著述頗豐,內容涉及經學、史學、
    3 KB (537 個字) - 2018年12月31日 (一) 11:57
  •           《南詔野史》舊本題曰《昆明倪輅集》,是明代學者楊升庵編寫的民族史。 《南詔野史》·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南詔野史》舊本題曰《昆明倪輅集》,成都楊慎標目,滇中阮元聲刪潤。 前無序目,後有崇禎六年姜午生跋云:新都楊用修先生游其地,乃原其世系,著為載記。 滇中阮元
    2 KB (315 個字) - 2022年3月22日 (二) 09:30
  • 《玉芝堂談薈》序一為明代銅山三忠臣之一陳士奇作。序二系「志尚高雅,博學多通」的明代學者張燮作。序三為徐應秋自序。此書內容有《帝王符命》、《天子別號》、《古今事相類》、《文人寵遇》、《太平太蒙》 徐應秋字君義,號雲林,衢州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官至福建左布政使。著有《玉芝堂談薈》
    3 KB (755 個字) - 2021年2月20日 (六) 16:51
  • 熙字典》皆仿其編排體例。其次本書收字原則既不徇俗,也不泥古,提出了「從古」、「遵時」、「古今通用」各聽其便的原則。 梅膺祚(生卒年不詳),中國明代學者。宣城(今安徽宣城縣)人,字誕生。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
    3 KB (660 個字) - 2021年8月12日 (四) 20:03
  • 據傳井中棲龍,故名龍山。海拔81米,系嶗山余脈。北宋樂史編著的《太平環宇記》記載:「天井山在縣東十三里,周回二里,頂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明代學者周如錦就曾感嘆過:「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計,不及於天井,天井者山巔有井,以棲小龍。」《嶗山續志》載:「四隅廉峻方似削,若人工修剔而無斧鑿痕,故曰天井」。天井深14
    3 KB (819 個字) - 2021年1月2日 (六) 13:35
  • 束置高閣,不復省視」。但作為《中原音韻》與明清諸韻書的過渡橋、以及反映當時北方讀書音的實際情況卻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樂韶鳳(生卒年不詳),中國明代學者。字舜儀,一字鳴瑞,號廷瑞,明代全椒(今安徽全椒縣)人。官至兵部尚書、國子祭酒等。博學多識,奉詔主編《洪武正韻》。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
    3 KB (741 個字) - 2021年8月12日 (四) 20:04
  • 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鹵煎煮。用煎煮法製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是誰最先發明、採用海水灘曬製鹽呢?正是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 . 作咸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這段
    10 KB (2,820 個字) - 2022年12月30日 (五) 18:21
  • 五年(1212),何致游南嶽,遇樵夫導引至藏碑處,始摹碑文。何致過長沙時,刻碑於嶽麓山峰。明嘉靖十二年(1533),潘鎰剔土得碑,遂摹拓流行於世。明代學者楊慎、沈鎰等都有釋文。碑文主要記述大禹治水之功績。西安碑林、紹興禹陵、雲南法華山、武昌黃鶴樓等處,均以此碑為藍本翻刻。 文明蘭州:禹王碑
    3 KB (766 個字) - 2020年5月27日 (三) 07:43
  • 評論。 系統總結和記述明代傳統學術思想發展演變及其流派。 首列《師說》一篇,作為全書總綱;以下略按時代先後和學術流別列出17個學案,總敘明代學者210多人,每個學案前面為案序,略述該學派師承淵源、主要代表人物、學術宗旨等內容;其次是學者小傳,首列學派創始人作為案主,然後按照師承或地域臚列本
    6 KB (1,619 個字) - 2020年7月31日 (五) 08:18
  • 同治初,興建大通參將衙,駐參將統帥水陸清軍近千人,還設有「納厘助餉」的厘金局和專征江西、兩湖及安徽中路鹽稅的鹽務督銷局。降至清末民初,大通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明代學者王守仁曾駐足大通,作《泊船大通》詩:扁舟經月住林隈,謝得黃鶯日日來。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銜懷。 諸生涉水攜詩卷,童子和雲掃石苔。 獨奈華峰隔煙霧,時勞策杖上崔嵬。
    5 KB (1,146 個字) - 2020年7月28日 (二) 22:24
  • 《宮人春思圖》作者:王恭。王恭(1343-? ),明代學者,字安仲,長樂潭頭鎮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岩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閩中十才子之一。 宮人春思圖 明初的「閩中十子」詩派,就是福州詩派,或者叫晉安詩派。「閩中十子」名單的正式確立,當始於袁、馬的,後來為所襲用,
    2 KB (450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22:42
  • 《書王孫射雁圖》是明代學者王恭的作品。王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 書王孫射雁圖 明王恭撰。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明史·文苑傳》附載《林鴻傳
    2 KB (431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22:28
  • 《送人游鼓山》是明代學者王恭的作品。王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 送人游鼓山 明王恭撰。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明史·文苑傳》附載《林鴻傳》中
    3 KB (429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18:57
  • 《梅花城留別》是明代學者、詩人王恭的作品。王恭(約1350年~?年),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長樂縣人。明洪武間隱居七岩山。永樂四年(1406年),以儒薦為翰林待詔3年,60歲參與修《永樂大典》 ,書成,授翰林院典籍,棄官返里。為詩援筆千言。 梅花城留別 《閩中十子詩》是200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2 KB (359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22:48
  • 《春山欲雨圖》是明代學者、詩人王恭的作品。王恭(約1350年~?年),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長樂縣人。明洪武間隱居七岩山。永樂四年(1406年),以儒薦為翰林待詔3年,60歲參與修《永樂大典》 ,書成,授翰林院典籍,棄官返里。為詩援筆千言。 春山欲雨圖 《閩中十子詩》是200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2 KB (359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18:56
  • 《初秋露坐有感》是明代學者王恭的作品。王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 初秋露坐有感 明王恭撰。恭字安中,閩縣人。自稱皆山樵者,「閩中十子」之一也。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明史·文苑傳》附載《林鴻傳
    2 KB (431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22:50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