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施蛰存

增加 7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1]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2]== 简介==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3]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4-5] 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2] 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Infobox person   | 姓名     =施蛰存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知名于 =《品唐诗》<br>《品唐诗》<br>《上元灯》<br>《将军底头<br>》《梅雨之夕》<br>《灯下集》<br>《北山谈艺录》 <br>
}}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简介==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與同學[[戴望舒]]、[[戴杜衡]]、[[劉吶鷗]]等相交,成為中國現代派的主要人物。
 
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的代表。
 
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ref>[https://book.douban.com/series/13132   豆瓣讀書 - 施蛰存全集]</ref>
 
==作品==
[[施蟄存]]的小說全寫於三十歲以前,出版於三十年代前後,共出版七本小說集、兩
本散文集。<ref>[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21249/1/ntnulib_ja_B0001_0013_083.pdf 施蟄存小說中的兩性關 - 鄭明利]</ref>
 
===小說集===
《江平集》
 
《緝子姑娘》
 
《上元燈》
 
{將軍底頭》(1932)
 
《梅雨之夕》 (1933)
 
《善女人行品》 (1933)
 
《小珍集 》(1936) 。
 
===散文集===:
《燈下集》(1937)
 
《待旦錄》(1947)'
==參考資料==
[[Category:中國人]]
[[Category:文学家]]
72,7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