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移除 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院校代码''' :91002
 
'''主要奖项'''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篇<br>
(截至2013年)
'''知名校友''': 陈赓、俞正声、粟戎生、<br>
1952年8月22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1952年9月1日在[[北京市]][[恭俭胡同]]59号开始办公。筹备委员会由陈赓、[[徐立行]]、[[李懋之]]、[[张衍]]、[[黄景文]]、[[胡翔九]]、[[张述祖]]、[[任新民]]、[[沈正功]]、[[赵子立]]10人组成,主任委员陈赓,副主任委员徐立行。1952年9月16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了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临时党委。陈赓、徐立行、李懋之、张衍、胡翔九、黄景文任临时党委委员,陈赓任临时党委书记。该院成立之后, 先后有三百多位各个专业的[[苏联]]专家参与了学院的建设, 至到60年代中苏关系完全破裂。
1952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军事工程学院请调教授的报告。中央军委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下达“为军事工程学院抽调300名助教及1000名学员的指示”。1952年11月26日,军事工程学院向中央军委呈报了校舍建筑初步计划。1952年12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建筑委员会。1953年1月30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中共军事工程学院委员会。1953年2月21日,中央军委命令:军事工程学院隶属中央军委各总部直接领导。军事工程学院下设6个部,5个系,22个专科,24个本科生专业。1953年5月13日,苏联顾问团抵达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5月15日,毛泽东批示,军事工程学院每年毕业学员以800人为限。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为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颁发《 [[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 ]] 》,为军事工程学院题写了《 [[ 工学 ]] 》报名。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举行,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代表中央军委参加。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罗荣桓]]等为学院题词。1953年9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建校日。
197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在自己家中接见了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负责人张文峰以及主管教学工作的高勇,邓小平说自己在1975年便想在军队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自高中直接招生(这是针对“[[文革]]”期间废除[[高考]]、招收仅有初中文化的[[工农兵学员]]而言),同意他们上报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组建国防科技大学的方案。
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 [[ 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通知 ]] 》(国发〔1978〕110号文件),决定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1978年10月1日起归属国防科委建制领导,列入军队序列,执行兵团级职权,1978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教职工为现役军人,学生不穿军装不入伍。
1999年6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炮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学院并入,组建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全军5所综合大学之一,直属[[中央军委]],执行[[副大军区级]]职权。
247,4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