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岷县

移除 4,1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岷县''',隶属[[甘肃]][[定西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东经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属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带。介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区和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地中心。 全县下辖9乡、9镇,国土面积3578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户籍人口13.03万户,49.59万人。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草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海拔2040-3754米,素有“陇原旱码头”之称。
 
岷县是“洮岷花儿”的发祥地、“中国花儿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洮砚之乡”和“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洮岷花儿、洮砚加工制作技艺、巴当舞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洮岷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龙砚”经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洮砚。
==发展历程==
{| class="wikitable"
岷县属西秦岭地槽皱系的北支秦岭海西褶皱带。经历了中生代的[[燕山运动]]隆起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的格局。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在县西南部有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以及第四纪的黄土。黄土以[[洮河]]域为深厚。[[岷峨山]]、莫遮及闾井镇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
 
===地层岩石===
 
县境内地层,从晚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中生代缺失白垩纪。除第三纪和侏罗纪分别属于大陆山麓相和内陆湖沼相沉积外,其它各纪地层均属滨、浅海相沉积、变质程度较浅。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均为浅变质的板岩、砂岩、灰岩等。仅在浸入体的边缘和断裂带的两侧有接触变质的黑云母片岩、绢片岩、千枚岩和角岩以及动力变质的糜棱岩、角砾岩、压磷岩等。侏罗纪以前的部分地层受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三纪地层分布于断层东北地区。三迭纪地层仅在断层西南有出露。县内地质分层岩、岩石两大部分。
 
====第一特征====
 
岷县地貌属高原形态,西秦岭北支褶皱带。全县山地占88.8%,南有[[长江]]、[[黄河]]分水的岷峨山、大拉梁;北有洮河、[[渭河]]分水的木寨岭、岭罗山。全境山岭起伏,河流纵横,气势壮观。
 
====第二类型====
 
1、侵蚀切割山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流域及蒲麻河、湫山河、闾井河上游等区,海拔较高,山势陡峻,沟谷深,浅切割,中度侵蚀。相对高差在400—1000米之间。山坡为沉积、残积及第四纪薄层风积黄土覆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脊岩体裸露,沟地少阶地,气温低,温润垂直带明显。植被以高山草甸,针、阔叶混交井为主。林、牧资源丰富。
 
2、高原形态山区:主要分布在班哈山以东至马坞广阔地带及迭藏河上游,海拔2800左右,地形起伏较缓,山势低缓浑圆,相对高差400米左右。山间有盆地、滩地、植被完好,以沼泽、草甸沼泽、草甸草原、山地草甸等为主。气温低而湿润,有发展牧业的良好前景。
 
3、河谷川台区:主要分布在洮河、迭藏河流域,地势平坦开阔,阶地Ⅱ—Ⅲ级,中部为川地、坪台。西川、南川、梅川以及东部的狼渡滩、后治滩,均为较大面积的川台区。洮河中游川台地区无霜期较长,是主要的农业精耕区。
==气候环境==
==水文环境==
===水资源===
岷县水资源丰富,大气降水,年平均596.5mm,接近全国630 mm的平均数,境内大小河流22条,年平均径流量42.09亿立方米。淡水径流量人均占有量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倍多。河流具有海拔高、纵坡大、流程长等特点。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为32.56万千瓦,年发电量28.5亿度。
===水系及主要河流===
全境水系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3个水系。属黄河流域的有洮河水系支流16条,渭河水系支流5条;属长江流域的只有湫山河水系1条。境内自产水大小河流22条,年径流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2条,1000万—6000万立方米的10条,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10条。
草畜资源境内有亚高山草甸草场等290万亩。岷山红三叶、猫尾草是地方优质牧草,[[黑裘皮羊]]([[黑紫羔羊]])、[[蕨麻猪]]、高原[[牦牛]]是岷县的地方特产,岷县已被列入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县和甘肃省养牛大县。全县岷山红三叶、猫尾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肉类总产量近2万吨。草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8%。
 
===土地资源===
岷县土壤包括13个土类,19个亚类,45个土属,59个土种。
 
====(一)土壤特征====
 
全境土壤包括地带性土壤、中苔原土壤、荒漠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等型。西北部洮河流域属陇中黄土高原南部,分布有黑土、麻垆土、黄绵土。西南部、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属甘南高原边缘地带,分布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土、黑土。东部分秦岭山地带,分布有黑土、灰褐土、黑钙土、山地草甸土等。具有中国各土壤区划交汇过渡地带特点。
 
====(二)土壤类型====
 
1、黑土类:分布在海拔2500—3000米,涉及22个乡。面积253.7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7.3%,为本县主要土壤。土色黑灰,土体疏松,结构良好。
 
2、黑垆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700米左右的洮河沿岸山、川、坪台及河谷地带,面积89.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6.7%。土壤细而不粘,松而不散。
 
3、黑钙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闾井、申都、禾驮、寺沟等地阳坡及干沟台阶地上,面积18.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2%,土层厚50~100厘米以上,多为壤质土壤。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
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蓝马鸡]]、[[麝]]、[[穿山甲]]、[[苏门羚]]、[[毛冠鹿]]、[[云豹]]、[[野山羊]]、[[猞猁]]、[[水獭]]等。此外尚有[[熊]]、[[野猪]]、[[豹]]、[[黄鼠狼]]、[[兔]]、[[狐]]、[[狼]]、[[刺猥]]等。野禽有[[鹞]]、[[鹰]]、[[鸠]]、[[鹊]]、[[锦鸡]]、[[雉]]、[[猫头鹰]]、[[杜鹃]]、[[啄木鸟]]、[[雁]]、[[水鸭]]等。鳞介类有[[重口鱼]]、[[银鱼]]、[[银斑鱼]]、[[齿鱼]](闾井)、[[长江鱼]]、[[蛇]]、[[晰蝎]]等。
 
====家畜家禽====
 
家畜:[[牛]]、[[犏牛]]、[[牦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
 
家禽:[[鸡]]、[[鸭]]、[[鹅]]、[[鸽]]、[[蜂]]。
 
===水电资源===
县内有常年流水河22条,平均年径流量4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3.5万千瓦,其中黄河一级支流洮河流经县内9个乡镇、83.5公里,年平均流量120立方米/秒。按照洮河梯级电站建设规划,已建成刘家浪、古城、清水、坎峰、龙望台水电站5座,梅川水电站、冰桥湾水电站正在建设,其它正在积极论证。同时,叠藏河、闾井河等小水电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岷县位于西秦岭成矿带,具备成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已探明金、锑、铅锌、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等矿藏25种。境内分布崖湾、岷礼南北两条金矿带和马坞、锁龙、禾驮、多纳、鹿儿坝五大矿区,其中位于禾驮乡的寨上矿点已探明金储量108吨,价值260亿元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花岗岩储量十分丰富,已在闾井镇草地村探明储量12.1万方。已探明石灰石储量1亿吨,其中禾驮乡石灰石储量估算有8640万吨,水泥灰岩CaO含量在53%—55%左右,为大型优质水泥灰岩矿床。
 
岷县境内矿产已发现的有10多种、50多个点。
 
铁矿:分布于茶埠镇山那、奈子沟、哈扎一带。储量比较集中,品位达25—35%。其余如闾井镇草地、马坞乡下什字、申都乡石干沟、小寨沟,禾驮乡红桦林、麻子川乡旋窝、茶埠镇耳阳沟等均有分布。但储量小,品位也低。
 
铜矿:分布在禾驮乡的高家山、上禾驮,闾井镇屯坝上、茶埠镇半沟、铜峪沟等地。品位最高达7.5%。
 
金矿:主要分布在闾井镇金厂沟、麻子川乡八岔沟(旋窝)、锁龙乡的锁龙口以及秦许乡鹿儿坝等地。
 
铝锌矿:分布在茶埠镇半沟、铜峪沟,小寨乡三黄咀,禾驮乡高家山、寨上,闾井镇屯坝上、七界,蒲麻镇大磨沟。品位最高15%。汞矿:岷山乡撮撮沟有,储量217.5吨。
 
锑矿:分布在禾驮乡寨上,闾井镇结石山,秦许乡鹿儿坝,十里镇大沟寨、甘寨,西寨镇坎峰、站里等地。
 
钒矿:禾驮乡上禾驮村附近有分布,储量少。
===旅游资源===
719,3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