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荞麦

增加 3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的生长具有耐旱性,产量低。并且适应[[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食用。<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分布在山区、高原和北部丘陵地带。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短日性作,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荞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分布。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同时荞麦还可以做 [[ 面条 ]] [[ 饸饹 ]]、[[馒头]] 、凉粉 、小食品 等食品。
<p style="text-indent:2em;">除夕荞麦面,丰盛团圆又一年。<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89827/be52aFAOs25MDppXyKcnNPe0ggjS3j1WKPxt50zsxDT_GGHWhp1QyvqYSuu-dH3jOxaJaJeZ81hu6DTW1i43qy9o66YQA2c4aDhZKrc 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植物智 2019-12-19 </ref>
[[File:荞麦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目录==
<p style="text-indent:2em;">1 简介;2 栽培历史; ​2 ​3 形态特征 ;3 ;4 生长习性 ;4 ;5 地理分布 ;5 ;6 栽培技术 ;6 ;7 植物价值
==栽培历史​==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最早起源于 [[ 中国 ]] ,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 [[ 陕西 ]] 咸阳 [[ 杨家湾 ]] 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 [[ 咸阳 ]] 马泉和 [[ 甘肃 ]] 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荞麦起源于中国的说法,除了有实物为证外,在古代的很多书籍也都有记载。如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唐代 [[ 《食疗本草》 ]] 和宋代 [[ 《嘉祐本草》 ]] 等著作中,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很早的时候就有青藏高原是荞麦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中国东北、 [[ 青藏 ]] 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荞麦。青藏高原地区的人们发现了野生荞麦这种植物,并且发现了这种植物还能食用,于是人们就开始尝试着对它进行人工栽培。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总结了荞麦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
<p style="text-indent:2em;">通过对古物的挖掘得知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种植了荞麦,但是真正开始大范围普及种植的时间是在唐朝。这个说法的证据有两个,首先《齐民要术·杂说》中有关于荞麦的记载,其中《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提出的“瞿麦”即荞麦,一般认为, [[ 《齐民要术·杂说》 ]] 并非贾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所以说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p style="text-indent:2em;">农书中关于荞麦最为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这两部书都是唐代出版的。同时荞麦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一般认为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是一种对肥料敏感的作物。施肥充足茎能产生大量分枝。磷肥可促进籽粒的形成,并能增加蜜腺的分泌。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从而提高产量。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多,但含氯的钾盐易引起叶斑病。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开花时要求昼夜温差大;夜间较冷而白天气温高,晴朗无风,开花多,泌蜜丰富。早晨开始泌蜜吐粉,中午时泌蜜最多,以后逐渐减少,14时后停止。但由于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泌蜜能延迟到下午。雨后早雾即晴的天气,泌蜜最盛。泌蜜最适气温是25~28℃。气温在25℃以下时,随气温下降而泌蜜递减。[2]
==地理分布==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内分布:荞麦在 [[ 中国 ]] 分布甚广,南到 [[ 海南 ]] 省,北至 [[ 黑龙江 ]] ,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主要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尤以北方为多,分布零散,播种面积因年度气候而异,变化较大。
<p style="text-indent:2em;">世界分布:栽培荞麦的国家还有 [[ 俄罗斯 ]] 、加拿大、 [[ 法国 ]] 、波兰、 [[ 澳大利亚 ]] 等。
<p style="text-indent:2em;">据1975年统计,世界种植面积161.6万公顷,其中苏联种植150万公顷,波兰是3.5万公顷,日本是2.2万公顷,加拿大是1.9万公顷,美国是1.3万公顷,法国是1万公顷。平均产量约400千克/公顷。80年代初统计,中国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公顷。
<p style="text-indent:2em;">选用良种是投资少、收效快、提高产量的首选措施,苦荞品种各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4dea4577114fdc9?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黑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 快资讯 2017-07-27</ref>
===选茬整地===
<p style="text-indent:2em;">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倒茬如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 [[ 玉米 ]] [[ 小麦 ]] 、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p style="text-indent:2em;">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荞麦。
<p style="text-indent:2em;">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p style="text-indent:2em;">B族维生素、维生素E、铬、磷、钙、铁、赖氨酸、 [[ 氨基酸 ]] 、脂肪酸、 [[ 亚油酸 ]] 、烟碱酸、 [[ 烟酸 ]] 、芦丁等 。
===药用===
<p style="text-indent:2em;">降压作用 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大鼠4星期,血压有轻度下降。本品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耐热的低分子物质。从荞麦种子核心部分提取的一种三肽,对ACE的IC50;,为12.7μmol/L,实验表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有抗高血压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志愿者吃荞麦粉4星期,使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 [[ 三酰甘油 ]] 明显降低,并使血糖降低,口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改善。以含荞麦粉的饲料饲养4星期的大鼠,对 [[ 葡萄糖 ]] 的耐受能力也提高,并在葡萄糖负荷后1h, [[ 胰岛素 ]] 的利用速度加快。高脂饮食兔服用荞麦提取物12星期后,可轻微降低血中丙二醛(MDA)浓度,但显着增加肝中抗坏血酸自由基的含量并伴随血中β-脂蛋白水平和肝中胆固醇和 [[ 三酰甘油 ]] 浓度的降低,血中苯乙酸睾丸素也同时增加,作用远远强于芸香甙。
===其他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从干燥荞麦种子提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TI)共有3种(TI1、TI2和TI4),除对 [[ 胰蛋白酶 ]] 有抑制作用外,TI1和TI2。对糜蛋白酶尚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这些TI对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孢子有萌发及菌丝体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荞麦花粉的水提取液具有和 [[ 硫酸亚铁 ]] 相似的抗缺铁性贫血作用,饮用水提取液35d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未见损害。
== 相关视频 ==
<center>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