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盖叫天

增加 2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平介绍==
[[File:盖叫 天剧照天2.jpg|缩略图|左|200px|[http://img5images.imgtnchina.bdimg.comcn/attachement/jpg/site1000/it20071105/u=3270100618,1109963621&fm=26&gp=0000802e406ec0898bfa32d.jpg 原圖鏈接][http://culture.china.com.cn/zhuanti/zgjj/2007-11/14/content_9224843.htmg 图片来源]]]
盖叫天(1888年-1971年1月15日),中国著名京剧演员。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河北省内)人。
幼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以短打武生为主。长期在上海等地演出,宗法李春来并且有所发展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代表剧目有《武松》、《十字坡》、《三岔口》、《一箭仇》等。1949年后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
[[File:盖叫天2.jpg|缩略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4年给他拍摄《盖叫天的舞台艺术》京剧电影(白沉导演,黑白),涵盖《白水滩》、《七雄聚义》、《茂州庙》、《劈山救母》、《英雄义》、《武松》8出戏的精彩桥段,由上海京剧院的前身上海市人民京剧团联演,王燮元打鼓(职称是“指挥”,鼓师是京剧乐队的总指挥)。
8岁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一开始学的是老生、老旦,也学武生。他10岁开始登台,一开始艺名为“[[小小叫天]]”,因为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的艺名叫“小叫天”。后惨遭群嘲,称其自不量力,一怒之下更名“盖叫天”,意为超过谭鑫培。他以演短打武生为主,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有“[[江南第一武生]]”之称。15岁在杭州演《花蝴蝶》时曾不幸折断左臂。1934年,他在上海大舞台,用当时流行的机关布景演出《狮子楼》时,按
[[File: 六领童与 叫天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4photocdn.imgtn.bdimgsohu.com/it20111220/u=4053489159,2099725055&fm=26&gp=0Img329619047.jpg 原圖鏈接][http://yule.sohu.com/20111220/n329619044_2.shtml 图片来源]]]
照传统戏的一般演法,舞台上摆一桌二椅足矣,这既可代山代城,又可代楼代墙,根本不必搭制机关布景。可是,当时剧场老板为了招徕观众,那天竟搭了满台硬景,还别出心裁地在舞台上搭了个“酒楼”。演到武松替兄报仇,到“酒楼”上追杀西门庆时,“酒楼”就开始摇晃。西门庆见武松追上楼,吓得从窗上跳了出去,落在台面上。武松在楼上追到窗口,自然也应往下跳。可是,脚下是一排窗栏,上面又是屋檐,中间只剩下几尺高的一个窗洞,跳高了头碰着屋檐;跳低了又跃不过去。尽管这样艰难,也难不倒演技高超的盖叫天。按照戏路,他纵身一跳,一个“燕子水”动作便从两丈多高的“酒楼”上跳了出去。可是,当他跳到半空中的一刹那,忽见西门庆还躺在地上(按演出要求,西门庆跳下楼后,应迅速滚到一边,给马上跳下楼的武松腾地方)。盖叫天怕按原来的戏路跳下去压伤扮演西门庆的陈鹤峰,所以紧急中连忙在空中一闪身。由于这一闪已非戏路,又用力过大,落地时折断了右腿。盖叫天的艺德情操,由此可见一斑。在医院,又碰上庸医接错了断骨;盖叫天一听说有可能无法登台,便毅然在床架上撞断了腿骨,要医生重接。为此,[[陈毅]]曾为盖叫天题诗云:“[[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田汉也有赞盖叫天诗:“断肢折臂寻常事,练出张家百八枪。”
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File:盖曾外孙.jpg|缩略图|左|250px|[httphttps://img5p0.imgtnssl.bdimgqhimgs1.com/itsdr/u=3746211011,1460737708&fm=26&gp=0400__/t01c8e178aae78b251e.jpg 原圖鏈接] [http://www.360doc.cn/article/33014958_720881718.html 图片来源]]]
盖叫天继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表演艺术,又广泛吸取其他表演艺术的长处并结合个人的条件加以发展,形成南派短打武生又一个重要流派,世称“盖派”,擅长短打武生,曾经获得“[[第一勇猛武生]]”的称誉。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