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花東縱谷

增加 6,59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鯉魚潭]]===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因東傍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是許多遊客來到花蓮都會安排必訪的景點。曾推出紅面鴨及晚間燈光水舞秀,有規劃完善的環潭自行車道、露營等多元遊憩活動,適合全家出遊踏青,感受慢活的步調。
其中,為營造鯉魚潭通用化的旅遊環境,提供身障者也能夠從事水域遊憩活動的空間,除了改善潭魚潭潭北碼頭無障礙坡道外,更打造一座全台唯一的無障礙碼頭。
未來鯉魚潭將可提供輪椅身障者獨自乘座獨木舟進入鯉魚潭享受體驗鯉潭優美水域環境,更提供二座無障礙的淋浴間並配有高腳輪椅,方便使用者從事水域遊憩活動後的盥洗作業,歡迎各界免費向縱管處鯉魚潭站申請使用,除了鼓勵身障者走出戶外之外,能夠進一步走進鯉魚潭水域,有更進一步的體驗<ref>葉文杰,[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00600 鯉魚潭無障礙碼頭啟用 身障者輕鬆遊水域]更生日報,2019-09-12</ref>。
===[[六十石山]]===
每逢8-9月間六十石山金針花季,在景觀台上能看見遼闊的金針花海,在金針花季期間會有交通管制,也是人潮最擁擠的時刻,六十石山清幽迷人的風情,冬天時可俯瞰壯闊的金黃色油菜花田。
 
'''六十石山'''的金針園區分布於海拔約800~1000公尺山間,青綠山巒綿延起伏,黃澄澄的花朵滿山遍野怒放,晴空一碧如洗,黃、藍、綠的大片色塊,在山間交錯出顏色鮮明透亮的油彩畫。這是每逢夏末秋初就會在[[花東縱谷]]間出現的絕美畫作,花蓮六十石山的金針花海,是後山最迷人的景致之一,來到這裡就像是踏進金黃色的浪漫國度。
 
來到位居高處的小[[瑞士]]觀景台時,就像是樂曲走到了最熱烈激昂的章節,令人著迷沉醉。這處高台視野開闊,恰恰可覽盡一個個柔順起伏的小小山丘,遠邊是如黃色絲絨般的大地,近處是整片開展的金色山坡,藍天是背景,再點綴幾朵白雲,便是一幅經典的花海風情畫。
 
花季期間,必吃的是當日現採的鮮蕾,一年中只有花季才吃得到,清炒、酥炸各有風味,而曬乾的金針乾貨也是不錯的伴手禮,煮湯、泡茶、燴炒都好運用。<ref>[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476262 〈後山花遊記1〉此生必賞!六十石山金針花季療癒登場 品嚐在地金針料理3+2選]</ref>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被稱為森坂(日語發音:摩里薩卡),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雖然隨著時間流逝,昔日風華逐漸消失,但園區中保留各種伐木器具、傳統消防物等豐富的文物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讓人一窺當年林業的繁華歷史。
 
民國49年為林場伐木發展高峰期,約有2000名員工,宿舍擴建約123棟。61年改為省營的中興紙業公司,62年林業發展時代式微,由林務局接管至77年林田山伐木終止,林務局合併光復、鳳林兩工作站,更名為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萬榮工作站,而後將林田山林場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95年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歷史聚落。園區目前仍有退休員工約32戶50多人居住於宿舍內,為見證林田山林業發展最生動的活歷史。<ref>[https://www.forest.gov.tw/0000221 林務局]</ref>
 
 
===[[蝴蝶谷]]===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並孕育出豐富的鳥類、蛙類、底棲性魚類等自然生態。居住在此的阿美族人,發展出獨特的巴拉告生態捕魚法,不僅讓人可以上一堂生態課,特有的石頭火鍋,是原民風味的美食饗宴。
 
2019年馬太鞍休閒農業區並榮獲全國績優休閒農業區表揚茁壯獎殊榮。馬太鞍休閒農業區成立於民國2004年,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休閒農業區裡有多達近百種的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水生動物種類與數量繁多。來到這裡除可體驗「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法,還可品嚐各種別具滋味的野菜、紅糯米飯與鹽烤帶鱗新鮮吳郭魚,都是休閒農業區的招牌美食。<ref>[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12/1488712.htm 全國94個休閒農業區 花蓮壽豐與馬太鞍獲茁壯獎表揚] ETtoday新聞雲</ref>
===[[瓦拉米步道]]===
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3.6公里,為日據時期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入口處附近能夠觀賞秀麗的南安瀑布。沿路上舖滿鮮綠的腎蕨植物,天然茂盛的低海拔闊葉林及柳杉,欣賞各種豐富的鳥類、昆蟲生態,以及優美的山景,適合各年齡層健行的步道。
 
瓦拉米步道上具有亞熱帶至寒帶特色的完整生態體系,蘊育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從登山口到瓦拉米這段健行步道,大致係沿日治時代所開闢之八通關越道而行。整條步道平緩並沿著拉庫拉庫溪谷而上,一路上而見保存完整的中低海拔闊葉林相及杉木造林地,鬱閉良好,並孕育有豐富地動物資源。鳥聲鳴啾,蝶影相隨,健行其間,不但可體會先人開山拓路之艱辛,更可充分享受與大自然物我交融的美妙感受。<ref>[https://www.ysnp.gov.tw/page.aspx?path=521 玉山國家公園]</ref>
===[[鹿野高台]]===
===[[利吉惡地]]===
利吉惡地位在臺東市北郊的卑南溪畔,又稱為利吉月世界,有著「台東地質國寶」之稱的利吉混同層。利吉混同層是由顆粒極細的泥岩組成,由於泥岩孔隙小,透氣性及滲水性差,進而形成這片壯觀的惡地面貌。沿著木棧道深入利吉惡地,猶如走入一條天然的地質史展示走廊。
 
'''利吉惡地''',地屬富源山,土壤為利吉層,由於長期雨水沖刷,草木不生,形成雨蝕溝滿布的獨特景象,為臺灣少見的美景。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地殼板塊運動而被推擠出地表。
 
這種地形質地軟弱,易被雨水沖刷,流蝕出無數小土溝,寸草不生,形成與高雄岡山區月世界相同的地質風景區,是地質學者重視的東臺灣惡地層。
 
從卑南大橋或利吉橋上,即可眺覽此寬2公里、深約1公里的地質奇景。
<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id=9568 交通部觀光局]</ref>
 
===[[伯朗大道]]===
[https://www.erv-nsa.gov.tw/zh-tw/travel/tour/6 跟著IG玩四季縱谷 1日遊]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ref>
。遼闊翠綠的稻田隨著時間轉為金黃,再加上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如詩如畫。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金黃稻田中騎單車、散步,讓人沉醉在無際的田野風光。
 
因國際巨星金城武的加持,位在池上'''伯朗大道'''的金城武樹儼然成為當地著名地標,2014年7月因麥德姆颱風襲台,未做好防颱固定午準備,造成樹倒枝幹斷,幸經[[台灣]]及[[日本]]醫療團隊聯手,才讓金城武樹起死回生。<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94716 遇颱防再倒 台東「金城武樹」吃風面全固定]</ref>
 
 
===[[大坡池]]===
大坡池原名「大陂」,又稱「大埤」,是內陸淡水草澤地,曾以「池上垂綸」列為臺東十景之一。由於天然環境良好,動植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周邊更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大坡池景色優美宜人,鐵馬、放空是來臺東玩不可錯過的好地方。
 
大坡池在每年七、八月時,會舉辦大型的「竹筏季」活動,每個周末都會有竹筏的體驗活動,是相當富有古意和樂趣的遊湖方式。遊客乘著竹筏在湖上悠然自得的欣賞美麗風光,穿梭在一片片荷葉中間,彷彿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ref>[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attraction/details/252 台東觀光旅遊網]</ref>
===[[鸞山部落]]===
鸞山部落位在海岸山脈南端的都蘭山,擁有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部落中沒有任何的圍籬、建築物及電力設施,有如電影阿凡達中的森林博物館,交錯粗大的榕樹氣根不斷蔓延擴展,隨著原生枝幹枯萎時取代而之,就像樹木會移動一樣,因此這裡的榕樹又稱「會走路的樹」。
 
鸞山湖位於[[台東縣]]延平鄉境內鸞山部落松林產業道路東側,原是為了提供部落飲用水及灌溉水所築堤蓄水而成,由於自然生態物種豐富,加上布農族人對所居住環境的尊重,經年累月保留了鸞山湖高自然度的生態環境,也發展出當地特有的生態旅遊活動,非常值得到此一遊。<ref>[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05273 延平鸞山湖農塘工程兼顧農塘功能並打造觀光亮點 ] </ref>
===[[武陵綠色隧道]]===
武陵綠色隧道位在台九線武陵段,全長約4.5公里。沿路兩旁的樟樹和木麻黃林蔭遮蔽,是相當迷人的綠色隧道,每逢雙數的週六便會舉辦2626市集。當陽光灑落樹葉間,徐徐涼風吹拂,再加上來往的稀疏車輛,適合躺在林蔭遮蔽的馬路上或騎鐵馬,感受悠閒樂活的慢步調。
 
台東舊台九線上的'''武陵綠色隧道''',總長4.5公里,兩旁樟樹、木麻黃緊密相連,夾雜小葉欖仁,筆直的鄉間小道顯得綠意盎然,漫步其中見到茶園、稻田等田園景致,還可以感受森林芬多精與有別於城市的慢活步調,偶爾抬頭,看得見飛行傘翱翔天際,一旁的公園小步道還有機會欣賞桐花之美,每逢雙數週的星期六會舉辦2626市集,販售農產品、文創商品,相當熱鬧。<ref>[https://tw.news.yahoo.com/%E6%BC%AB%E9%81%8A%E7%B6%A0%E6%B5%B7%E6%B6%88%E6%9A%91%E5%8E%BB-%E7%9B%A4%E9%BB%9E%E5%85%AD%E5%A4%A7%E5%84%AA%E7%BE%8E%E7%B6%A0%E8%89%B2%E9%9A%A7%E9%81%93-062209105.html 漫遊綠海消暑去 盤點6大優美綠色隧道]</ref>
 
 
==視頻==
4,7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