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波拉病毒

增加 2,176 位元組, 4 年前
流行病學
===傳染窩===
在非洲,果蝠(尤其是錘頭果蝠(Hypsignathusmonstrosus)、富氏前肩頭果蝠(Epomops franqueti)與小項圈果蝠(Myonycteristorquata))被認為是可能的天然宿主;且伊波拉病毒的地理分布範圍與果蝠的分布範圍重疊。在非洲曾被報告的其他感染動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猴、森林羚羊與豪豬等。
 
在顯微鏡下,可見伊波拉病毒形狀又長又曲折,並有細小的釘狀物覆蓋,那覆蓋物就是醣蛋白,能讓病毒依附在宿主的細胞,就像插在門鎖的鑰匙,開啟「感染之門」。屬於其一研究團隊的英國諾丁漢大學 Jonathan Ball 表示,GPA82V 改變了鑰匙的形狀,令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除了人類細胞,變異病毒對於黑猩猩和猴子也有更高感染力,但在原宿主蝙蝠的感染能力則有所減低。
 
不過,突變病毒對於病毒傳播有多大影響仍未有結論,雖然突變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比平常病毒高 27%,但也有可能是醫療服務不足所致。兩研究團隊均指出,突變不一定是造成病毒大規模傳播的主因,其他因素如受感染者到城區活動及缺乏合適埋葬更大可能導致是次悲劇,例如西非地區的葬禮傳統是用赤手清洗遺體再替其穿葬服,便大大增加傳染風險。而病毒出現變異的同時,感染者也在人口密集的城區活動,也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病理學家也難以斷定變種病毒有多大程度惡化了疫情。伊波拉病毒(藍)在受感染的細胞。 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流行病學==
=== Reston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
美國於1989年與1990年,義大利於1992年從菲律賓進口Cynomolgus猴子,皆發現與Reston伊波拉病毒有關。許多受感染之猴子皆死亡,5位動物工作者幾乎每天皆須與這些猴子接觸,其中有4位出現特異性之抗體,但並無發燒或其他病徵出現。2008年起,在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曾發現數個豬隻感染Reston伊波拉病毒死亡的疫情。
 
===西非大規模伊波拉疫情===
伊波拉病毒現時預防疫苗和治療方法仍在試驗階段。2013年12月西非畿內亞一條小村莊,一名 2 歲男童感染伊波拉病毒,引發後來西非大規模爆發伊波拉疫情,也是伊波拉病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病毒最初由畿內亞境內爆發,後來擴散至利比里亞(Liberia)及塞拉利昂(Sierra Leone)等國家,爆發的兩年間至少有 28,500 人受感染,造成 11,300 人死亡。感染人數眾多,也讓病毒有更大機會適應人類宿主,增加感染能力。
 
早前分別有 2 支研究團隊發現,有部分伊波拉病毒發生名為「GPA82V」的突變。GPA82V 會令病毒改變表面名為醣蛋白(glycoproteins)的生成。研究發現,帶有變異醣蛋白的替代病毒(不能繁殖或傳播的假病毒,以確保研究安全)比正常病毒的感染能力高2至4倍。
===歷年國際重要疫情年表===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