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莫高窟

增加 5,85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File:莫高窟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莫高窟被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不同的是飞天是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护佑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p style="text-indent:2em;">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天在人间》一文中说:“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基本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中文名称;莫高窟
<p style="text-indent:2em;">用时参考;1天
==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现存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 [[ 北宋 ]] 、回鹘、 [[ 西夏 ]] 、元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 [[ 居住 ]] 、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File:莫高窟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 [[ 菩萨 ]] 、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异。其丰富的内涵,堪称是一部中国古代千年佛教彩塑史。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种类繁多的壁画,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现实生活,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宗教、建筑、 [[ 交通 ]] 、服饰、乐舞和民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因而被国际上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历史”。<ref>[5https://mhobby.fatiao.pro/article/65959.html 莫高窟为什么只开8个窟] , 360搜索 2019-9-25</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以及腐败的明清政府,加上道士王圆箓的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地理位置===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它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 [[ 鸣沙山 ]] 东麓,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ref>[http://public.dha.ac.cn/content.aspx?id=60518333848 敦煌的地理和历史] , 敦煌研究院 2010-05-13 </ref>
===自然气候===
==历史沿革==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 [[ 《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 ]] 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莫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ref>[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12/06/17788473_597750643.shtml 莫高窟里的惊人秘密,看了让人胆颤!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7-6-17</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p style="text-indent:2em;">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 [[ 西夏 ]] [[ 元代 ]] ,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p style="text-indent:2em;">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年)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年)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 乾隆 ]] 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p style="text-indent:2em;">清 [[ 光绪 ]] 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 [[ 中国 ]] 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2]
==洞窟结构==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File:莫高窟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 [[ 天王 ]] 、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 [[ 力士 ]] ,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
==艺术特色==
===建筑艺术===
<p style="text-indent:2em;">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 [[ 殿堂窟 ]] (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 [[ 大像窟 ]] 、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彩塑艺术====
===壁画艺术===
<p style="text-indent:2em;">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 [[ 山水画 ]] 、花卉图案、 [[ 飞天 ]] 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 [[ 伊朗 ]] 、印度、 [[ 希腊 ]] 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File:莫高窟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的重要唐代经变壁画所在洞窟列表如下:
<center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唐代重要经变壁画及所在洞窟表</center>
{| class="wikitable"
|-
|}
===贮存藏品===
<p style="text-indent:2em;">[[ 绪26 绪]]26 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 [[ 中国 ]] 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File: 莫高 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 窟4.jpg|缩略 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 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 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 图片 来源 。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层造型。于呢图网]]]
漫卷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 悠然自得 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这些 家用那特 有的 蜿蜒曲折 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 长线、舒展 艺术风格 特色。中国五代以前 意趣 画作已大都散失 呈献给人们一个优 莫高窟壁画为中国 而空灵 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 世界 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 折叠编辑本段重要价值折叠历史价值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p style="text-indent:2em;">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层造型。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 <p style="text-indent:2em;">漫卷 敦煌的 久历史,当地 然自得。画家用那特 影响 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 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 关系 意趣 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 呈献给 画像,其中有 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 ==重要价值=====历史价值===<p style="text-indent:2em;">敦煌石窟营造 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 供养人 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 记,可帮助 名结衔。能够 了解 古代经济生活的 许多历史 状况 和历史线索
法华 <p style="text-indent:2em;">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 经变、 涅盘 宝雨 经变 、楞伽经变及 养人题记,可帮助 古代 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 经济生活 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状况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 <p style="text-indent:2em;">法华经变 射靶 涅盘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 马技 出征 跃马 征伐 相扑、角力、举重(举 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 、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 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 石窟的彩塑和 壁画 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 大都是佛教内容: 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 [[骑射]]、射靶、马技、跃马 因缘 相扑 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 角力 丰富 [[举重]](举象 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 举钟) 西亚 奕棋 中亚 投壶 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 武术 宗派 [[游泳]] 信仰 [[马球]] 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 蹴踘 等。
折叠艺术价值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石窟 营建 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 彩塑和壁画 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 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 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 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 尊像 正是中国艺术 释迦牟尼 程序 本生 流派 因缘 佛传故事画,各 、理论 经变画,众多 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 佛教 与佛教艺术 入后 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 建立和发展 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 中国 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 的佛教 理论与佛教 思想、 宗派 、信仰、传播 ,佛教 美术艺术成为 中国 美术艺术 传统文化 重要门类 融合 最终完成了 佛教 中国化的 时期 过程等等
从中国绘画美 ===艺 的门类角度看, 价值===<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石窟 壁画中 营建 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 千年历 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 自成体系 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 数量众多 又由颠峰而式微 特点 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 都可成为独立 正是中国艺术 人物画史 程序 山水画史 流派 动物画史 门类 装饰图案画史。特别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 保存 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 了中国 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 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 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 实例 重要门类 这是世界各 最终完成了中 博物馆藏品所未见 时期 [[File:莫高窟5.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 敦煌 石窟 壁画中 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 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 千年历史,自成体系 绘有 数量 众多 乐队、乐伎及乐器 的特点 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 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 山水画史 动物画史 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 装饰图案画史 敦煌藏经洞文献 特别是保存了 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 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 丰富的 音乐 [[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 像数据 案的实例 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 这是世界各 音乐文化发展变化 博物馆藏品所未见 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 石窟大多数洞窟的 壁画中 几乎都有舞蹈形象。 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 场面和舞蹈形象 题材洞窟达200多个 如西域 绘有众多 民间宴饮和嫁娶舞 ;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 伎及 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 如飞天的舞蹈形象 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 供养伎 吹、打、拉、弹各类 器40余种,共4500多件 还有 敦煌 藏经洞 保存的舞 文献中也有曲 及相关 和其它音乐 资料。 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 丰富 时空艺术,古代的舞蹈形象 音乐图像数据 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 无数高超 近千年连续不断 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 中国音乐文化 发展 变化 的面貌 及其发展历程 。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石窟 艺术 大多数洞窟的壁画 几乎都 十分丰富的建筑史资料 [[舞蹈]]形象 敦煌壁画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成千成万座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 佛寺 反映人间社会生活 城垣、宫殿、阙、草庵、穹庐、帐、帷、客栈、酒店、屠房、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莹等等,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 风俗习尚 组群建筑 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 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 单体建筑。壁画 经变 还留下了丰富 反映 建筑部件 宫廷 装饰 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 ,如 斗拱、柱坊、门窗、以及建筑施工图 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 等。 长达千年 还有藏经洞保存 建筑形象 舞谱及相关 资料 。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的时空艺术 展示了一部中国建筑史。可贵 古代 舞蹈形象,现代人已知之甚少 敦煌 建筑资料 石窟舞蹈形象 精华 珍藏而言 反映了北朝至隋唐四百年间建筑 堪称舞蹈艺术 面貌 博物馆 填补 保存 南北朝至盛唐建筑资料缺乏 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 空白。此外 舞蹈艺术形象 不同 代表了各 期,不同形制的800余座洞窟建筑,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以及石窟寺的舍利塔群,都是古 留存至今 舞蹈发展 宝贵建筑实物资料 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2]
折叠科技价值莫高窟莫高窟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 作为 石窟艺术 西交通 有十分丰富 枢纽,在 建筑史资料。敦煌 壁画 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成千成万座计的 仅留下了商旅交往 同类型 活动情景 建筑画 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 佛寺、城垣、[[宫殿]] 草庵 穹庐 帷、客栈 酒店 屠房 烽火台 轿 桥梁 监狱 坟莹等 。常用 ,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 交通工具车辆类型各异 组群建筑 牛车 “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 单体建筑。壁画中还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部件和装饰 马车有驷车 如斗拱 骆车,还有骆驼车 柱坊 童车 [[门窗]] 独轮车 以及建筑施工图 。长达千年的建筑形象资料 特别是保存 展示 一部 中国 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独有贡献 建筑史。可贵的是,敦煌建筑资料的精华,反映了北朝至隋唐四百年间建筑的面貌,填补了南北朝至盛唐建筑资料缺乏的空白。此外,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的800余座洞窟建筑,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以及石窟寺的舍利塔群,都是古代留存至今 独轮车、马套挽具(胸带挽具和肩套挽具)、马蹬、马蹄钉掌等珍 的图像数据 建筑实物资料
隋至西夏的尊像画、药师经变中的佛、菩萨、弟子手中及供桌上绘画了玻璃器皿,有碗、杯、钵、瓶、盘等器型,它们呈透明、浅蓝、浅绿、浅棕色,器型、颜色与纹饰表现出西亚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了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科技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风格演变莫高窟现存有 <p style="text-indent:2em;">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 壁画 和雕塑的492个石窟 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常用的交通工具车辆类型各异,牛车有“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马车有驷车、骆车,还有[[骆驼]]车、童车、独轮车等 大体可分 特别是保存了中国 五个时期:北朝 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独有贡献的独轮车 隋唐 马套挽具(胸带挽具和肩套挽具) 五代和宋 [[马蹬]] 西夏和元 马蹄钉掌等珍贵的图像数据
折叠北朝时期开凿于北朝时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隋至西夏 洞窟共有36个,其 尊像画、药师经变 年代最早 第268窟 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 菩萨 弟子手 心塔柱窟和殿堂窟 及供桌上绘画了玻璃器皿 彩塑 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 碗、杯 佛经故事 神怪 供养人 。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 器型,它们呈透明、[[浅蓝]]、浅绿 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 浅棕 色, 再以青绿褚白等 器型、 颜色 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 与纹饰表现出 西 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 亚萨珊风格或罗马 风格 洒脱 具有中原 说明了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 风貌 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 壁画不仅反映了古 玻璃工艺 释迦牟尼塑像 特点 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
折叠隋唐时期==风格演变==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高窟莫高 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 ,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 ===北朝时期===<p style="text-indent:2em;">开凿于北朝 时期 ,现存 洞窟 有300多 共有36 ,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 窟形主要是 禅窟 中心塔柱窟 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 这一时期 逐渐消失 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 而同时大量出现 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 是殿堂 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 窟、 佛坛 第259 窟、 四壁三龛 第285 窟、 大像 第428 窟等 。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 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 ,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 [[File:莫高窟6.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 === 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 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 时期 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痣,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折叠五代和宋时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隋唐是 莫高窟莫高窟五代和宋 发展的全盛 时期 ,现存 洞窟 现存有100 有300 多个 ,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 。禅 窟和 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 中心塔柱 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 在这 个阶段 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 大量出现 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 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 是殿堂窟、佛坛 有第61 、四壁三龛 和第98 、大像 窟等 形式 ,其中 第61 殿堂 窟的 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 数量 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折叠西夏和元代莫高窟 <p style="text-indent:2em;">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 存西夏和元 了前 所没有 洞窟有85个 高大塑像 西夏修窟77个, 群像组合 多为 改造 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修缮 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 前朝洞 莫高 ,洞窟形制和 壁画 雕塑基本都沿袭了 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 风格 水平 一些西夏 唐时 制作 第79 出现回鹘王 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 形象 肌肉圆润 可能与回鹘人有关 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 而到 虽然眉宇间仍点 西夏晚期 一颗印度式红痣 壁画 却更像生活 又出现了西藏密宗 内容 真人 元代洞 还有在第159 只有8个 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 是新开凿 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 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 内外几层表 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 清楚 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 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 典型洞窟 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 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生命力的“活像”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景区===五代和宋时期===折叠 <p style="text-indent:2em;">五代和宋时期的 洞窟 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 莫高窟 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 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 窟735座 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 内有 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 壁画 ,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 彩塑 城池寺院、亭台楼阁 文物 ,堪称恢宏壮观
折叠藏经洞陈列馆===西夏和元代===利用原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高窟 下寺 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 建而成 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 陈列着跟藏经 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 有关 。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 文物 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 包括流到国外 全部是新开凿 敦煌遗书和绘画 ,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 以及 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 密宗有关。典型 的发现 窟有第3窟、第61窟 被劫掠的历史回顾,并且有敦煌学的发展现状介绍 第465窟等
折叠九层楼==旅游景区==莫高 ===洞 九层楼===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高窟 九层楼 现存 窟编号第96号 窟735座 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 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有壁画、彩塑等文物
根据敦煌遗书《 ===藏经洞陈列馆===<p style="text-indent:2em;">利用原 莫高窟 记》记载 下寺改建而成 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 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 “未来佛”弥勒佛 文物 即释迦牟尼 包括流到国外 “接班人”。大佛 敦煌遗书和绘画 作方法为石胎泥塑 即在崖壁 以及藏经洞 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 发现和被劫掠 大体形状 历史回顾 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 并且有敦煌学 气势 发展现状介绍
窟前的建筑为 === 九层楼 ===<p style="text-indent:2em;">洞窟编号第96号 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 (874~879 (618-705 年间建成五层,宋 。 此窟开凿于 (966年)重修 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 窟内的大佛高35.5米 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 两膝间宽度为12米 已成为 莫高窟的 标志之 大佛
折叠三层楼洞窟编号第16<p style="text-17号,16 indent:2em;">根据敦煌遗书[[《莫高 建于 记》]]记载,这尊大佛为 大中五 代武周证圣元年(695 至咸通(851~867)间 )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 窟前倚崖统建 是佛国 层木构窟檐 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 故俗称 即释迦牟尼的 三层楼 接班人 。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 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 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 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 编号为第17窟 着色而成 这尊大佛 此三层楼也是为数 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 失雄伟壮观 窟中窟 气势
<p style="text-indent:2em;">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 中,第十七窟(晚唐,848-906)又 共有九层而得 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 建于晚唐。 原为 四层, 晚唐 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去声 (874~879)年间建成五层 上"巩"下"言")的影窟。十一世纪 (966年)重修 由于战乱等原因 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 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 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 攒尖高耸 砌墙封门 檐牙错落 表层饰以壁画 铁马叮咚 随着时间 已成为莫高窟 流失,封门 标志 事渐渐被人遗忘……一。[[File:莫高窟7.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00 ===三层楼===<p style="text-indent:2em;">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 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 [[ 光绪 ]]三十 十六 五月二十六日) (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这一秘室被 道士 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 于16窟甬道北侧 发现 。但令人痛心的是 藏经洞 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 有英国人斯坦 编号为第17窟。 、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 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 价格从王道士手 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敦煌遗书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中,第十七窟(晚唐,848-906)又名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 包罗万象 建于晚唐。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去声 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 上"巩"下"言")的影窟。 十一世纪 中国古代的政治、 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 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 佛画 法器以及其它 宗教、 艺术 社会文书 各领域。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
折叠藏经洞莫高窟藏经洞莫高窟藏经洞<p style="text-indent:2em;">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在莫高窟居住的 这一秘室被 道士王圆 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 为第16窟(现编号) 除淤 理积 沙时,偶然发现 了北侧甬道壁上 。但令人痛心 一个小门 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 打开 ,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 有[[英国]]人斯坦因 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 到北宋)的历代文书 人[[伯希]] 纸画 及日本人[[桔瑞超]] 绢画 [[吉川小一郎]] 刺绣 俄国人[[鄂登堡]] 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 物5 献资料近四 ,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 <p style="text-indent:2em;">敦煌遗书 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 包罗万象 上塑 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 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 世纪 出土 国古代 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 政治、 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 济、 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
===藏经洞===<p style="text-indent:2em;">1900年,在 莫高窟 藏经 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 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 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 规模 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 发现 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 土文书多 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 写本 第17窟) 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 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 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 、梵文、齐卢文、粟特文、 阗文、回鹘文 纸画 龟兹文 绢画 希伯来文 刺绣 书内容主要是佛经 物5万多件 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 这就 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 著名 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 藏经洞 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折叠 <p style="text-indent:2em;"> 藏经洞 陈列馆藏经洞陈列馆藏经洞陈列馆利用原莫 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 窟下寺改建而成 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 陈列着跟藏经 似未完工。从 有关 中出土 的文 书来看 包括流失到国外 最晚 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复制品 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 以及 因此可推断 藏经洞 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 发现和被劫掠的历史回顾 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 并且有敦煌学 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 发展现状介绍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高窟 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 画师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创造了 ===藏经洞陈列馆===<p style="text-indent:2em;">利用原 莫高窟 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 下寺改建而成 陈列着跟藏经洞 一定 社会地位 文物 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 包括流失到国外 敦煌遗书和绘 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可想而知这个巨大 工程 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 以及藏经洞 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 发现和被劫掠 石洞 历史回顾 恐怕就再也没 并且 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 丝路文明的影像 发展现状介绍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指南特色饮食 驴肉黄面、杏皮水、敦煌酿皮子、敦煌臊子面、羊肉粉汤、敦煌浆水面当地特产 李广杏、夜光杯、鸣山大枣、敦煌地毯交通指南 公交 乘坐8路车,票价8元,车程30分钟。夏季发车时间08:00<p style="text- 18:00;冬季发车时间08:30-17:30,每30分钟有一趟车。始发站敦煌饭店,在鸣山南路与西域路交汇处;也可在沙洲市场东门(丝路宾馆)乘坐。出租车 从敦煌市区去 indent:2em;">莫高窟的画师创造了 莫高窟 壁画的古代画师 可以打车前往 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 有一定 单程大约35元 社会地位 轿车稍贵些 但为数不多 人力车 市内有300多辆人力车 再就是画僧 十分方便。注意事项 1. 他们是僧侣也会 为著名景区 每逢黄金周期间,这里游客 量会增加不少,请尽量错峰 者略多 2. 去之前, 好读读关于莫高窟 后便是纯粹 画工了 或者去莫高窟的官网 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 否则很难看明白石 在洞 雕像和壁 里作 的玄妙。3. 莫高 ,便在洞 窟里 是不允许自己用手电筒照明的 起居,一旦完工 ,就 连手机灯 能开,讲解员所用的电筒都是特制 到他们 冷光灯,不然会对壁画有 为了保护文物,请不要偷偷拍照!相机闪光灯会对壁画有非常 可想而知这个巨 大的 破坏。4. 阴雨天或者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 绘制工程 洞窟 一定 不开放 令许许多多 折叠编辑本段破坏情况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 画工 几百年里基本保存 耗尽 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 毕生 考古学家和探险者 精力 ,他们 以极低廉 走进了这状如蜂巢 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 石洞 恐怕就再也没有走 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 莫高窟 和敦 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 艺术 完整性 丝路文明的影像 [[File:莫高窟8.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07年 ==旅游指南==<p style="text-indent:2em;">特色饮食 驴肉黄面、杏皮水、敦煌酿皮子、敦煌臊子面、羊肉粉汤、敦煌浆水面<p style="text-indent:2em;">当地特产 李广杏、夜光杯、鸣山大枣、敦煌地毯<p style="text-indent:2em;">交通指南 公交 乘坐8路车,票价8元 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 车程30分钟。夏季发车时间08:00- 18:00;冬季发车 间08:30-17:30,每30分钟有一趟车。始发站敦煌饭店 沿着罗布泊 在鸣山 的古 路与西域路交汇处;也可在沙洲市场东门( 绸之 ,来到了 宾馆)乘坐。<p style="text-indent:2em;">出租车 从 敦煌 。当听说 市区去 莫高窟 发现了藏经洞后 他找到王圆箓 可以打车前往,面的单程大约35元,轿车稍贵些。<p style="text-indent:2em;">人力车 市内有300多辆人力车 表示愿 十分方便。<p style="text-indent:2em;">注 帮助兴修道观 事项 <p style="text-indent:2em;">1. 作为著名景区,每逢黄金周期间,这里游客数量会增加不少 取得了王的信任 请尽量错峰前往 <p style="text-indent:2em;">2. 去之前,最好读读关 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 莫高窟的 书, 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 或者去莫高窟的官网 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 否则很难看明白石窟雕像和壁画的玄妙。<p style="text-indent:2em;">3. 莫高窟 里是不允许自己用手电筒照明的,就连手机灯也不能开 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 讲解员所用的电筒 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 是特制 一些博物馆 冷光灯,不然会对壁画有影响 大英博 为了保护文 馆现拥 ,请不要偷偷拍照!相机闪光灯会对壁画 与敦煌相关 非常大 藏品约1破坏。<p style="text-indent:2em;">4.37万件 阴雨天或者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 洞窟 世界上收 不开放的。==破坏情况==<p style="text-indent:2em;">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 敦煌文物最 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 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 地方 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 但由于该馆对 运出[[ 中国 文物 ]]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 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完整性
1908 <p style="text-indent:2em;">1907 年, 精通汉学的法 国考古学家 伯希和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得知 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 莫高窟发现 古代写本 了藏经洞 后, 立即从迪化赶 他找 敦煌 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 他在 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 拣选 了三星期 文书 最终 以600 只用了200 两银两 为代价 便换 了1 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 堪称精华的 ,是世界上收藏 敦煌文 物最多的地方 后来大都入藏法 但由于该馆对中 国立图书馆 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9 <p style="text-indent:2em;">1908 年, 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 伯希和 ]] 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 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 立即 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 从[[迪化]]赶到 敦煌 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 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但 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 洞中拣选 起来 三星期 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 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 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 了一些。于是,1900年发现的五 了1 万多件 藏经洞 堪称精华的敦煌 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 后来大都 入藏 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 国国 图书馆。
对于流失 <p style="text-indent:2em;">1909年,伯希和 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 [[北京]]向 部分后来被收藏 些学 转卖给 出示 几本敦煌珍 藏家 也有 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 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 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 更多的已难以查找。 在清点前, 王圆箓 便已将一部分文物 起来 的写本 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 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 北京后 何彦升和 他的 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 亲友们又自己攫取 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 郎和橘瑞超。1914 些。于是,1900 ,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 发现 五万多件 藏经洞 进行了挖掘 文献 又获得了一万多 最终只剩下了8757 文物碎片 入藏京师图书馆 现均存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中国国家图书馆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 敦煌 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文献 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3年到 一部分后 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 被收藏者转卖给 大批有价值壁画 日本藏家 时甚至只揭取壁画 部分归[[南京]]国立 的一小块 书馆 严重损害了壁画 但更多 完整性 已难以查找 。王圆箓 为打通 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 部分 洞窟 以外,其他的 毁坏 都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 不少壁画。1922 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 年, 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 俄罗斯 沙皇军队士兵 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 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 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 破坏不小 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1940年 <p style="text-indent:2em;">近代 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 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 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 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依然争论不休。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 敦煌 莫高窟临摹 壁画 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那里逗留的 所有唐宋 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 间。张大千剥损 的壁画 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 均已不在 敦煌 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 。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 像是敦煌第二 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 学兰登·华尔纳 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 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 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 壁画, 如今人们 有时甚至 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 揭取 壁画 ,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 墙上 一小块图像 清晰地留下 严重损害 他层层剥 画的 断面 完整性 据记载,这座石 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 历时29 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 才筑成 平均 莫高窟曾 年掘进一米 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 而张大千 他们 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 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 [3]
<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依然争论不休。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File:莫高窟9.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掠夺简史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p style="text-indent:2em;">掠夺简史
1907、1914 <p style="text-indent:2em;">光绪二十六 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 (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 文物 万多件 。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8 <p style="text-indent:2em;">1907、1914 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 精品, 斯坦因两次 掠走 约5000 遗书、文物一万多 件。
1910 <p style="text-indent:2em;">1908 法国人伯希和从 藏经洞 中拣选文书 中的 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 精品 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掠走约5000件
1911 <p style="text-indent:2em;">1910 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 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 掠走约600件经卷 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4 <p style="text-indent:2em;">1911 俄国 日本 奥尔登堡又 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 敦煌拿 王道士处,掠 一批 约600件 经卷 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 <p style="text-indent:2em;">1914 国人 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 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 粘揭 盗走 莫高 了第263 画26块 [4]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现状折叠 <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美 外合作1992年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建,位于售票处对面,为半地下式博物馆 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 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莫高窟==保护现状=====国外合作===<p style="text-indent:2em;">1992年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建,位于售票处对面,为半地下式博物馆,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高窟 门票免费参观。主要展览包括莫高窟的考古发现、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历史、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介绍等,敦煌石窟文物陈列展厅,展出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设有敦煌莫高窟的创建、敦煌壁画摹本珍品、画工绘制洞窟使用过的绘画工具、莫高窟发现的精美的古代丝织物、藏经洞发现的古代写本真迹、敦煌花砖艺术等陈列单元。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敦煌石窟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物。
<p style="text-indent:2em;">持莫高 复制 门票免费参观。主要 区以1:1比例复制 览包括莫高窟的考古发现、莫高窟 八座有代表性 保护和研究历史、与国外研究机构 合作项目介绍等,敦煌石窟文物陈列展厅,展出敦煌石 出土的文物精品 包括北凉第275 设有敦煌莫高 的创建 西魏第249和第285窟 敦煌壁画摹本珍品 隋代第19 画工绘制洞 使用过的绘画工具 初唐第220 莫高 发现的精美的古代丝织物 盛唐第217窟 藏经洞发现的古代写本真迹 敦煌花砖艺术等陈列单 代第3窟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 展示 反映 了敦煌石窟 营建一千年间 艺术精品 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物
折叠 <p style="text-indent:2em;">石窟复制展区以1:1比例复制的八座有代表性的洞窟,包括北凉第275窟、西魏第249和第285窟、隋代第19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217窟、元代第3窟和安西榆林窟 国保护1944年 唐第25窟 国立 展示了 敦煌 石窟营建一千年间的 艺术 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标志着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正式开始 精品
1950 ===中国保护===<p style="text-indent:2em;">1944 年,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为敦煌文物研究 成立,[[常书鸿]]任 国家正式参与 标志着 敦煌 文物的 莫高窟 保护 、维修 与研究 工作的正式开始
1951 <p style="text-indent:2em;">1950 年, 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 化部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古代建筑修整 物研究 ,国家正式参与敦煌文物 古建、考古专家,勘察莫高窟 保护 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并在此后的10年间,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维修 加固了3处崩塌崖面和数百个洞窟 与研究
1961 <p style="text-indent:2em;">1951 年, 敦煌 文化部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的古建、考古专家,勘察 莫高窟 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保护 单位 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并在此后的10年间,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维修加固了3处崩塌崖面和数百个洞窟 [[File:莫高窟10.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63年~1966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 年, 先后三期完成了 敦煌莫高 窟576米崖面和354个洞 的维修加固 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 <p style="text-indent:2em;">1963年~1966 年, 中国 先后三期完成了 敦煌 吐鲁番学会成立 莫高窟576米崖面和354个洞窟的维修加固
1984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 年, 将扩建后的 [[中国]] 敦煌 文物研究所改名为敦煌研究院,段文杰任院长,同年完 吐鲁番学会 莫高窟南区南段26个洞窟和172米崖面的加固工程
1987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 年, 将扩建后的 敦煌 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物研究所改 录,同年日本人青山庆示向 敦煌研究院 捐赠8件敦煌 ,段 杰任院长 这是流失海外 同年完成莫高窟南区南段26个洞窟和172米崖面 藏经洞文物首次归还中国 加固工程
1988 <p style="text-indent:2em;">1987 年, 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所签订保护 敦煌莫高窟 被联合 际合作项目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同年 日本 东京国立文化财 人青山庆示向敦煌 研究 所也签订合作保护项目 院捐赠8件敦煌文物,这是流失海外的藏经洞文物首次归还中国
1993 <p style="text-indent:2em;">1988 年, 国家文物局、 敦煌研究院 美国盖蒂保护 研究 、中 签订保护敦煌莫高窟国际合作项目,同年与日本东京 化财 研究所 也签订 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古遗址 保护 国际学术会议” 项目
1998 <p style="text-indent:2em;">1993 年,敦煌研究院与 兰州大学敦煌学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文物 研究所 作,申请并通过 举办 首届“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 第一个敦煌学博士 位授予点 术会议”
1999年~2002 <p style="text-indent:2em;">1998 年,敦煌研究院与 美国盖蒂保护 兰州大学敦煌学 研究所 、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 合作, 制定 申请并通过 中国第一个 敦煌 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0 <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2002 年, “藏经洞文物发现暨 敦煌 学百年”纪念活动在 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制定了[[《 敦煌 举行 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2001 <p style="text-indent:2em;">2000 年, “藏经洞文物发现暨 敦煌 研究院与兰州大 地质系联合创办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百年”纪念活动在敦煌举行
2002 <p style="text-indent:2em;">2001 年, 《甘肃省 敦煌 莫高窟 研究院与[[兰州]]大学地质系联合创办[[中国]]第一个文物 保护 条例》被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研究中心
2008年12月29日 <p style="text-indent:2em;">2002年 总投资2.61亿元的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获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立项开工,这是 [[《甘肃省敦煌 莫高窟 文物 保护 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该工程包括保护利用设施、崖体加固及栈道、风沙防护、安防等,中央预算内投资1.8亿多元,其余的资金由 条例》]]被 甘肃省 来筹措 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整个工程于2011年完工
<p style="text-indent:2em;">2008年12月29日,总投资2.61亿元的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获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立项开工,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该工程包括保护利用设施、崖体加固及栈道、风沙防护、安防等,中央预算内投资1.8亿多元,其余的资金由 [[甘肃]]省来筹措。整个工程于2011年完工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p056005nwh1|480|270|qq}}
<center>实拍敦煌莫高窟</center>
{{#iDisplay:t0793lcbtgw|480|270|qq}}
<center>你知道吗?莫高窟的姊妹窟里竟藏着孙悟空的身世之谜!</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