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文主义

增加 6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无神论]]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br ref>[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4%BA%BA%E6%96%87%E4%B8%BB%E4%B9%89&query=%E4%BA%BA%E6%96%87%E4%B8%BB%E4%B9%89&srcid=28232&from=kg0 人文主义_百度汉语] 人文主义 [拼音] [rén wén zhǔ yì] [释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ref>
== 定义 ==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ref>[http://www.zzyjszs.com/Html/MingCiJieShi/1/3090.html 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ref>
== 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 ==
128,7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