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心理学

移除 2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词源==
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lang|gre|'''ψυχή'''}} )和「研究」({{lang|gre|'''λόγος'''}} )所组成。
「心理学」汉译译名之来源,透过历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考证,初步证明与中国明代心学、宋代理学、及宋明儒学东渡日本有直接关係<ref>[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20714971-201612-201704100017-201704100017-1-18 赖世烱〈2016〉。宋理明心渡,心理缘总督 ─ 论心理学一词中文翻译之肇基。文化越界,第二卷, 第二期,1-18。]</ref>。
=== 人本主义 ===
 
[[File:马斯洛01.jpg|缩略图|[http://image.baidu.com/search/redirect?tn=redirect&word=j&juid=11F116&sign=ckwcaiozci&url=http%3A%2F%2Fwww.51wendang.com%2Fdoc%2Fb1562be85b984958cea64b7e%2F2&objurl=http%3A%2F%2Fwww.51wendang.com%2Fpic%2Fb1562be85b984958cea64b7e%2F2-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1943年总结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先吃饭,然后在去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ref name=honolulu>{{cite web |url=http://honolulu.hawaii.edu/intranet/committees/FacDevCom/guidebk/teachtip/maslow.htm |title=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publisher=Honolulu.hawaii.edu |date= |accessdate=2011-12-1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01143223/http://honolulu.hawaii.edu/intranet/committees/FacDevCom/guidebk/teachtip/maslow.htm |archivedate=2011-01-01 }}</ref>]]
[[诺姆·乔姆斯基]]在批评行为学概念中的“刺激”、“相应”、“强化”时,触发了一场心理学“[[认知革命]]”。乔姆斯基辩称这种观点会以一种肤浅、模糊的方式应用到复杂的人类行为中,特别是在语言习得的领域上。有一种假定认为人类天生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习得]]机能,然而对于行为主义来说,这个问题在于所有行为,包括语言在内,都必须通过学习和强化来获得。[[社会学习理论家]],如[[阿尔波特·班杜拉]]称儿童的生活环境有助于行为的改良。
[[Image:Müller-Lyer illusion.svg|thumb|200px|{{link-en|穆勒-里亚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替代=]]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帮助人们重拾被行为主义抛弃的心理活动与表述,如[[认知]]等。英国神经科学家[[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与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应用实验总结了心理现象与[[人脑]]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得人类信息处理时常与机械信息处理相互类比。对认知的研究被应用于[[二战]],用以理解武器操作。在二十世纪晚期,[[认知主义]]成为心理学的统领[[范式]],[[认知心理学]]成为了流行分支。
=== 认知 ===
{{main|认知心理学}}<div style="background:#CCC;border:1px solid #666;float:right;width:15%;padding:4px;margin:0 0 2px 2px; font-size:98100%">
'''<span style="color:green">绿</span> <span style="color:red">红</span> <span style="color:blue">蓝</span> <span style="color:purple">紫</span> <span style="color:blue">蓝</span> <span style="color:purple">紫</span>'''
----
=== 外部链接 ===
* [http://rebuzz.tw/category/research 心理学研究]{{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zh-tw}}* [http://www.psychology.org/ 心理学百科全书]{{en}}* [http://www3.uakron.edu/ahap/ 美国心理学史档案]{{en}}*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 心理学史上的名著]{{en}}* [http://www.cpsbeijing.org/ 中国心理学会]{{zh-cn}}* [http://www.apa.org/ 美国心理学会]{{en}}* [http://www.psy.ntu.edu.tw/cpa/ 台湾心理学会]{{zh-tw}}
*[http://www.hkps.org.hk/zh-hant/ 香港心理学会]
{{心理学}}
{{社会科学}}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170 心理学总论]]
128,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