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豆豉

增加 3,92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豆豉,又称为大苦、幽菽、嗜,方言名称有豆豉颗(贵阳)、豆发(雷州)、荫豉(闽南、台湾)、豆咸(厦门)等,是用黄…”
豆豉,又称为大苦、幽菽、嗜,方言名称有豆豉颗(贵阳)、豆发(雷州)、荫豉(闽南、台湾)、豆咸(厦门)等,是用黄豆或黑豆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

豆豉是调味料,也入药,《本草纲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历史==

在先秦文献中未发现关于豆豉的记载。豉最早出现在汉代。《史记·货殖列传》提到豉,《前汉书·货殖列传》中记述两个商人因因经营豉的生意而致富;马王堆汉墓中126、301两个缸里盛豉[1]。两汉、三国时期,豉是日用的调味品,也可以入药。《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都记载有咸豆豉和淡豆豉的制法。

==制作==
第一阶段:制豆曲。将大豆(黄豆或黑豆)浸泡三天,蒸透,平摊草席上三寸厚,用灯芯草覆盖;三天后豆面长满黄色菌丝,将豆在水中浸泡,取出晾干。此时,霉菌的酶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质,产生使豆带苦味的物质,必须水泡去苦,但必须还保留很多酶。

第二阶段:将豆曲拌上豆汁、盐放入陶制的大缸中,用泥巴封口,在院子停放27天发酵,取出发酵的大豆,晒干,蒸煮,摊晒,再蒸煮,反复三次,三晒后即得成品豆豉。在此阶段,真菌在厌氧环境下被抑制,而残留的酶继续分解大豆的蛋白质,产生乳酸菌,进一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在反复蒸晒中,芳香氨基酸被氧化变黑,赋予豆豉特有的色香[2]。

==中药功效==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入肺,胃经。治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治热病后虚烦不眠;本品重用一两以上可治血尿;抗凝血。

==有关传说==

传说唐代,南昌都督在重阳节为滕王阁重修完成而大宴宾客。当时王勃恰好路过,也被邀请而来。席间,都督请王勃为滕王阁作序,王勃提笔一气呵成,众人称绝。都督当日贪杯又感外邪,只觉得浑身发冷,汗不得出,骨节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烦闷,夜不得寐。府里人请来多位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药,但都督最忌麻黄,死活不用,医生们一筹莫展。

王勃听说此事后,想起几天前在河旁遇见的情景。王勃见一位老翁正在翻晒大豆,看到还有两口大缸,一口缸里浸泡着药汁,有青蒿、藿香、佩兰、苏叶、荷叶等。老人指着另一缸说:“这是麻黄浓煎取汁。两缸药汁相混,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发酵,做成豆豉,便可以做小菜。”王勃尝了几粒豆豉,只觉香气直冲鼻窍,就买了一大包。此时王勃见众医束手无策,便说:“就用豆豉吧!”众名医只得同意,让厨房用豆豉做菜给都督吃,都督胃口大开,吃了三天,果真见效,不久后痊愈。

从此,豆豉美名就传开了。


==相关记载==

刘熙《释名》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如嗜。”可见汉代以前就有豉。古代调味,如果没有豉,其他味道便不能显示作用,放了豉,才能出味儿。

《楚辞•招魂》说:“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王逸注说:“大苦,豉也。”“辛谓椒姜也,甘谓饴蜜也。言取豉汁,调和以椒姜咸酸,和以饴蜜,则辛甘之味皆发而行也。

《史记》有“蘖面盐豉千答”之说。《后汉书》说:“羊续为南阳太守,盐豉共壶”,《宋书•张畅传》说:“魏主又遭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都以“盐”、“豉”并提。所以,豉是主咸味的,百肴无咸而失味,没有豉,椒姜蜜酢不出味。

==参考文献==
111,9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