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勒内•笛卡尔

移除 17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知名作品 = 《方法论》<br> 《思维指南录》<br>《哲学原理》 <br> 《冥想录》,
}}
 '''<big> 勒内•笛卡尔 </big>''',男,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安德尔-卢瓦尔省,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 。他在现代科学、哲学等学科领域都有重要贡献,极大推动了这些学科的现代发展。现代数学方面,他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获得“解析几何之父”之称;西方现代哲学方面,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人物生平==
虽然笛卡尔是一位文笔精练语句华丽的散文体作家,但是他的文风复古,令人瞠目不解。的确,他的话听起来常常使人感到他是一个中世纪的学究,也许是他采用理性主义方法的原因。而弗朗西斯•培根虽然比笛卡尔早生三十五年,却完全具有现代的风格。
笛卡尔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良好的天主教徒,但是教会的权威不喜欢他的观点,他的著作被列入天主教的禁书之列。即使在信奉新教的荷兰(当时也许是欧洲最宽容的国家),笛卡尔也被指控为无神论<ref>[https://www.taodocs.com/p-178777739.html 无神论和有神论之辩之无神论 ]淘豆网</ref>者
,他同教会的权威发生了矛盾,不胜烦恼。
== 人物思想 ==
 
基本学说
笛卡尔把他的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形而上学”,即认识论和本体论;二、“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三、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是医学、力学和伦理学。他把“形而上学”比作一棵树的根,把“物理学”比作树干,把各门科学比作树枝,以此表明哲学的重要地位,但也指出果实是树枝上结出的,以表明科学的重要意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中有新的思想,也有不少经院哲学的残余。他的“物理学”摆脱了经院哲学,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对哲学的新贡献。笛卡尔本人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把变数引进数学,将几何学和代数学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想和模型,提出了以数学为基础的、以演绎法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他在物理学上提出了动量守恒的观念;他以物质的涡旋运动说明太阳系的生成,成为I.康德宇宙起源说的渊源。这些科学成就都超越了机械论的局限。
 
== 人物评价 ==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ref>[https://www.guancha.cn/xuyingjin/2017_03_12_398308.shtml 徐英瑾:作为人工智能“智库”的欧洲近代哲学家们 ]观察者</ref>
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笛卡尔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并把上帝看作造物主。但笛卡儿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却是一个机械论者,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 学说影响 ==
 
笛卡尔的学说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我思故我在”,强调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启发了康德,成为从康德到G.W.F.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主题,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正如他的解析几何引出微积分一样。经过他改造的“上帝”观念,也鼓励了B.斯宾诺莎对它作进一步的改造,把“上帝”等同于自然,用唯物主义克服二元论。在笛卡尔以后,为了克服他所造成的困难,人们作出了种种努力。在“笛卡尔学派”中,N.马勒伯朗士站在唯心主义一边,强调上帝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完全依赖于上帝。G.W.莱布尼茨也用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说明身和心的无联系的一致。另一些人则站在笛卡尔“物理学”的机械唯物主义一边,克服他的“形而上学”中的唯心主义,把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形态发展到高峰。这就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