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興福寺 (奈良市)

增加 1,53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興福寺'''為一座位于[[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登大路町]]的寺院,為[[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的大本山,為最早被建於公元 730 的五層塔,樓高 50.8 公尺。該塔曾經幾度遭受戰火的摧殘,現在的塔是公元 1426 年重新建造的,也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ref>{{cite web |language=zh-hk |url=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8RaBEsA3Q |title=興褔寺 奈良公園標誌 |publisher=[[U Travel]] }}</ref>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登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列。
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位于奈良市登大路町。天智天皇八年(669),藤原镰足之嫡室镜女王继镰足遗志,于山城山阶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区东野之地)建立山阶寺,安置丈六释迦像。此即本寺滥觞。天武天皇元年(672)将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厩参(今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剑池附近),改称厩参寺。和铜三年(710),迁都平城京之际,藤原不比等复移寺址至现地,且易名为兴福寺。
此后,随着藤原氏之隆盛而兴隆,成为南都七大寺之一,并为法相、俱舍教学之中心道场,人才辈出。平安时代,兼管春日社,威势更盛,拥有庞大之庄园与僧兵。镰仓、室町时代以后,由于兵乱频仍,僧众纷纷自立门户,庄园又多为募府所收回,故寺势逐渐衰落。明治维新之际,百余塔头尽皆废绝,乃隶属于真言宗。明宗十五年(1882)独立,成为法相宗大本山。
自天平宝字元年(757)慈训担任别当以来,本寺寺务由别当、权别当管理。中世以降,别当一职由一乘院、大乘院两门迹轮流担任。又,本寺多次遭回禄之灾,现存建筑物有中金堂、东金堂、南圆堂、北圆堂、五重塔、三重塔、大御堂(菩提院,俗称十三钟)等。其中,北圆堂、三重塔为镰仓中期再建;东金堂、五重塔则为室町初期再建。本寺寺宝丰富,现存国宝、重要文化财级之贵重文物多达百余件。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