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面条

增加 2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的食品。可再经煮、炒、烩、炸等烹调方式食用。
关于面条的最早文字记录在中国东汉时期,2005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林在青海省的喇家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000年以上历史的面条 <ref>[http://www.sohu.com/a/226097143_99966734 青海发现4000年前的面条] ,搜狐网,2018-03-22</ref> ,长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成,根据最早的史料及实物佐证,因此通常认为面起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
==中式面条==
在中国,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即汤饼包括今天的面条、面片儿、饺子、馄饨和汤圆。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索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水引饼” <ref>[http://www.doc88.com/p-50258790823.html 1《 齐民要术》“饼法” 篇, 是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中国饼食文化之集大成者(1)],道客巴巴</ref> ,是一种一尺一断,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称为冷淘的过水凉面;宋朝饮食市场上的面条品种达10种之多,丰富多彩,有插肉面、浇头面等;元朝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明朝有制作技术高超的拉面,还有山西等地制作特殊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间又有经过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烧焖而熟的伊府面,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面条制品。
面条的口感好,制作简单,所以在中国非常流行。而由于制条、调味的不同,使中国各地及华人世界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让人目不暇接。通常把稻米以外原料的面条才称为“面”,以稻米为原料的称为“粉”。面条类型有白面条、拉面、青海的面片、面线、油面、生面、米粉、米线、刀削面等。
247,9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