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臺中國家歌劇院

增加 53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其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七期重劃區]]裡的大型公有展演空間,為[[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佔地57,685[[平方公尺]]。歌劇院內擁有大[[劇院]](2,007席)、中劇院(796席)、小劇場(200席)以及一個小型戶外劇場,另有餐飲空間與[[空中花園#現代建築元素|空中花園]]。
 
大劇院以溫暖紅色為基底,優雅大方地迎向觀眾,共享近距離的感動。
位於場館二樓,總計2007席,包括大劇院二樓1502席、大劇院四樓431席,以及左右包廂74席。在空間設計主要以創造環境的寬敞舒適魅力,為確保觀眾良好觀賞視野,採3D環繞包覆,觀眾進入場域能感染到洗鍊愉悅之氛圍,在觀眾席採歐式配置橫向連續二十席之配置,以斜坡型分為一樓及二樓,在乘坐舒適度上,每一張座椅下方,皆有良好的空調出口,讓觀眾感受舒適溫度。
 
中劇院以海藍色為基底,具有多變性的靈活空間。
位於場館二樓,總計794席,在空間上設計為縮短舞臺與觀眾的距離,活用建築空間之流動性, 不規則型態及深度運用,使觀賞無障礙,中劇場空間空間更為緊密,可創造靈活自由的變化性,臨場感更為十足,為是中劇院最大特色。在建築空間上,透過現代手法與語彙詮釋,讓生活有了新的定義。
== 歷史概述 ==
1992年台灣省政府籌建「國立台中音樂藝術中心」,但在1994年遭遇[[精省]],興建費用失去支持。1994至1999年期間台中市政府發函[[李登輝政府]],函請中央將此案改為台中市政府自行辦理並由中央補助42億元,然而中央沒有核定。直到2001年10月全案才獲得文建會核定由[[陳水扁政府]]補助一半的興建經費,並以戲劇表演為主,定位為台中市政府自行辦理之地方層級文化設施。
2013年5月22日,[[立法委員]][[楊瓊瓔]]、[[盧秀燕]]以及[[林佳龍]]提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要求北、中、南各一座國家級藝術場館,此提案隨後獲朝野立委一致支持,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成為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的一員,由中央營運管理 。龍應台指出,當初[[經建會]]同意撥款廿一億元補助臺中市興建歌劇院的曾希望完工後能由臺中市政府負責營運,即希望完工後能由臺中市政府負責營運,因此設置條例立法過程中,情勢轉變希望轉由中央接管營運時,文化部當時曾表達反對意見,但是既然最後立法院各黨派立委都同意將臺中歌劇院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龍應台完全尊重國會,表達「全心擁抱、全力促成」的支持立場
2014年11月23日歌劇院落成開幕,當日下午馬英九總統出席歌劇院戶外舉行之啟用開幕典禮,晚間由[[明華園]]總團演出的《貓神》,成為歌劇院首檔表演節目。
1,2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