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妃''',和-{[[后]]}-相較,是較次一級的稱謂<ref>[http://www.sohu.com/a/126648654_115482 各朝代的后宫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搜狐网 ,2017-2-19 </ref>,在[[東亞]][[漢字文化圈]]內,為多國君王[[嫡妻|正配]]或[[側室]]的位號。
== 中國 == 
*[[夏]][[商朝|商]]時期,君王正配稱為妃,或稱王妃、正妃,側室則稱為側妃、次妃等<ref>[https://wenwen.sogou.com/z/q704730390.htm 古代妃子的名分`~~],搜狗问问, 2012-11-24</ref>。
 
*[[周代]]以後,君王正配改稱王后,自此妃轉為君王側室、男性[[皇族]]正配的稱呼:
 
*[[秦漢]]時期:[[皇太子]]正室為[[太子妃]],並為後世沿用。[[親王]]、[[王]]的正室亦稱妃,如唐[[唐代宗|廣平王]]正配崔氏称[[崔妃 (唐代宗)|崔妃]]。
 
*[[魏晋]]時期:[[魏明帝]]設[[淑妃]],位次於皇后、[[夫人 (位号)|夫人]]和[[贵嫔]]。[[晋武帝]]時,淑妃為[[九嬪]]之一。
 
*[[唐]][[宋朝|宋]]兩朝:[[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等為正一品,位在皇后之下。
 
*[[金朝]]: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等為正一品且僅次於皇后。[[完顏珣|金宣宗]][[貞祐]]年間改為[[貴妃]]、真妃、淑妃、麗妃、柔妃等。
 
*[[明朝]]:皇帝側室中[[皇貴妃]]為眾側室之首且僅次於皇后,其次贵妃。贵妃以下,妃级别以寓意[[吉祥]]或[[美德]]等字作為[[徽號]]。
 
*[[清朝]]:[[康熙帝]]定-{制}-,[[皇后]]以下为[[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其中妃定員四人。不過在康熙以及乾隆朝卻時常出現四妃以上的情況。
*康熙三十九年至康熙五十年,有五妃:惠妃、宜妃、德妃、榮妃、良妃
*康熙五十七年起,有七妃:惠妃、宜妃、德妃、榮妃、和妃、宣妃、成妃
*乾隆二十八年,有六妃:愉妃、慶妃、舒妃、穎妃、忻妃、豫妃
*乾隆二十九年至乾隆三十二年,有五妃:愉妃、慶妃、舒妃、穎妃、豫妃
*乾隆三十三年至乾隆三十八年,有五妃:愉妃、容妃、舒妃、穎妃、豫妃
*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二年,有六妃:愉妃、容妃、舒妃、穎妃、惇妃、順妃
*乾隆四十三年,有五妃:愉妃、容妃、穎妃、惇妃、順妃
*乾隆四十五年至乾隆五十年,有五妃:愉妃、容妃、穎妃、惇妃、順妃
*[[康熙]]三十九年至康熙五十年,有五妃:[[惠妃]]、宜妃、德妃、榮妃、良妃 *康熙五十七年起,有七妃:惠妃、宜妃、[[德妃]]、榮妃、和妃、宣妃、成妃 *乾隆二十八年,有六妃:愉妃、慶妃、[[舒妃]]、穎妃、忻妃、豫妃 *[[乾隆]]二十九年至乾隆三十二年,有五妃:愉妃、慶妃、舒妃、[[穎妃]]、豫妃 *乾隆三十三年至乾隆三十八年,有五妃:愉妃、[[容妃]]、舒妃、穎妃、豫妃 *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二年,有六妃:[[愉妃]]、容妃、舒妃、穎妃、惇妃、順妃 *乾隆四十三年,有五妃:愉妃、容妃、穎妃、惇妃、[[順妃]] *乾隆四十五年至乾隆五十年,有五妃:愉妃、[[容妃]]、穎妃、惇妃、順妃 == 日本 == 
[[平安時代]]初期以前,後宮設有妃的位號,定員二人且位在皇后之下<ref>[http://www.docin.com/p-1631420283.html 日本后宫妃子等级],豆丁网 , 2016-6-10</ref>。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妃的位號消失,轉由[[女御]]和更衣取代。
==参考文献 ==
35,704
次編輯